您好,欢迎访问济南乾来环保技术有限公司的网站,真诚为您服务!

济南乾来环保技术有限公司

破乳剂 除油剂 脱色剂 COD去除剂 重金属捕集剂 膜防污堵剂 混凝剂 絮凝剂

咨询服务电话:

13793114545

新闻资讯
水厂排泥水处理系统工艺优化试验研究(一)
来源:济南乾来环保技术有限公司 发布时间:2022-01-25 11:04:55 浏览次数:
             摘 要: 针对南水北调引江水净水气浮工艺排泥水特点,进行了斜管混凝沉降浓缩性能、药剂投加量、水力负荷、固体负荷、排泥量和 PAM 絮凝浓缩脱水投加量、比阻的试验研究,并优化确定了工艺参数。结果表明,三氯化铁和活化硅酸组合混凝处理能显著改善斜管浓缩池排泥水的脱水性能,沉降斜管浓缩池最大水力负荷为 3. 0 m3 /( m2·h) ,最大固体负荷为 6. 1 kg /( m2·h) 。经阴离子 PAM 絮凝浓缩后,比阻进一步降低。
            关键词: 气浮; 排泥水; 混凝; 絮凝; 优化
             水源的变迁必然带来水质的改变,促使净水工艺做出对应的变化。天津市某水厂从 2015 年开始,将引滦水改为南水北调中线引江水作为饮用水水源后,原水水质发生了很大改变,呈现浊度低、悬浮物少、有机质低的特点。水厂因此调整了混凝剂种类和投加量,排泥水的质和量也随之发生了很大变化,研究排泥水处理系统浓缩、脱水工艺优化十分必要。笔者以该水厂净水气浮工艺排泥水处理系统为对象,进行工艺优化分析与试验研究,以期获得可供实际生产借鉴的工艺优化参数,提升出泥含固率,提高排泥水系统的处理效率。
              1 排泥水处理系统
               1. 1 工艺流程
               该水厂早年建成的排泥水处理系统,设计依据针对以引滦水为代表的低温、低浊、高藻且有机质含量较高的水库水。为了保证污泥浓缩效果,采用两级浓缩工艺,分别为斜管浓缩池和成套气浮浓缩池。该水厂排泥水处理系统工艺流程如图 1 所示。
               1. 2 排泥水的组成
               送检污泥取自污泥调节池,主要成分含量和占比检测结果见表 1。由测定结果可知,排泥水中 Al2O3、Fe2O3 占比较多,与净水气浮工艺投加聚合氯化铝和三氯化铁混凝剂有直接关系,是产泥的主要来源。
                1. 3 排泥水污泥量计算
               有研究表明,净水厂的产泥量通常与原水的SS、投加的混凝剂和助凝剂、色度、pH 调节剂等有关。与国内大多数水厂相同,该水厂净水工艺设计产泥量的计算参考《给水排水设计手册》( 第 3 册)以及英国水研究中心编制的《污泥处理指南》中提供的污泥干固体含量计算公式。
英国水研究中心推荐:
                式中 DS 为干泥量,t /d; Q 为自来水处理水量, m3 /d; SS 为去除的原水悬浮物浓度,mg /L; C 为去除的原水色度; A 为铝盐混凝剂投加量( 以 Al2O3 计) ,mg /L; F 为铁盐混凝剂投加量( 以 Fe 计) ,mg /L。
 Cornwell 推荐的原水浊度 - SS 关系为:
                 SS = bT          ( 2)
                 式中 b 为 SS 与浊度的相关系数; T 为原水浊度,NTU。可以看出,污泥产量与原水的悬浮物浓度( 或原水浊度) 、加药种类及投加量相关性较大。在原水浊度不高的情况下,b 取值为 0. 7 ~ 2. 2。饮用水源为引江水后,该水厂原水浊度常年在 5 NTU 以 下,故取 b 值为 1. 5,原水浊度保守取值 3. 0 NTU。则计算公式简化如下: 
                DS = Q( 4. 5 + 1. 53A + 1. 9F) × 10 - 6
                依据该水厂 2019 年引江水水质和净水工艺投药量,计算得出最大污泥干固体量约为 8. 9 t /d,若离心脱水污泥含固率按 13. 5% 计,则污泥量约为65. 9 t /d,与污泥车间生产实报产泥量 65. 4 t /d 相 近。而依据引滦水水质计算得出的设计最大污泥干固体量为 42. 82 t /d,与引江水水质相比差距很大。以 2020 年 4 月 3 日的生产运行数据计算,最大污泥干固体量为 5. 53 t /d,若离心脱水污泥含固率按 13. 5% 计,则污泥量为 41. 0 t /d,与生产实报产泥量 43. 6 t /d 相近。
                2 分析项目与方法
                 2. 1 分析项目
                开展了混凝实验、沉降试验、比阻实验、斜管浓缩中试等,分析指标包括浊度、污泥浓度、含固率等。
                 2. 2 试验装置与仪器
               试验装置: 透明有机玻璃沉降柱和 1 座斜管浓缩中试装置。
               试验仪器: HI93703 - 11 便携式浊度计,BBS - 200C 便携式污泥浓度计,MY3000 - 6D 六联混凝试验搅拌器。
               2. 3 方法
               采用重量法测定污泥的含固率,采用布氏漏斗真空过滤法测定污泥比阻,真空度为 380 mm Hg 或 0. 05 MPa。
                3 排泥水处理系统优化分析
                3. 1 处理单元污泥含固率
                水厂排泥水处理系统各处理单元污泥含固率监测数据见表 2。

               从表 2 可知,排泥水处理系统斜管沉淀池进泥( 调节池出口) 、斜管沉淀池出泥( 均衡池) 、气浮池出泥 和 离 心 机 出 泥 的 含 固率平均值分别为0. 058% 、0. 25% 、1. 15% 和 13. 50% ,均未达到相应设计值的要求,特别是调节池污泥浓度偏低很多。
              从排泥水各处理单元的效能上看,斜管沉淀池的浓缩效率最低,直接影响了后续处理效率。因此,分析现有系统工艺存在的问题,研究新水源条件下排泥水斜管混凝浓缩、PAM 絮凝气浮浓缩、脱水性能,筛选适宜的斜管浓缩混凝剂,调整斜管沉淀池、气浮池等设施的运行工况,从而提高出泥含固率很有必要。 
               3. 2 混凝浓缩试验
              在整个排泥水处理工艺中,排泥水浓缩是关键,直接影响脱水效果,决定脱水工艺运行成本。基于水厂排泥水质轻、不易沉降的特性,试验研究了斜管加药混凝沉降性能和浓缩工艺参数。试验所用混凝剂取自水厂净水气浮处理工艺所用三氯化铁( 以下简称铁盐) 和聚合氯化铝( 以下简称铝盐) ,铁盐密度为 1. 46 kg /m3,含量为 43% ; 铝盐密度为 1. 2 kg /m3,含量为 10% 。
               3. 2. 1 单一混凝剂试验
                当采用单一混凝剂进行试验时,向初始污泥浓度为 2. 32 g /L 的排泥水中分别投加 20,30,40,50 和 60 mg /L 的三氯化铁,上清液浊度为 0. 93,0. 67, 0. 80 和 0. 75 NTU; 向初始污泥浓度为 2. 32 g /L 的排泥水中分别投加 20,30,40,50 和 60 mg /L 的聚合氯化铝,上 清 液 浊 度 为 1. 11,1. 11,1. 07,0. 92 和 0. 85 NTU。铁盐混凝剂较铝盐的混凝效果更好,且投加量较少。试验中发现,混凝形成的絮体松散细小,沉速较慢。 
              3. 2. 2 组合混凝试验
               有研究表明: 当混凝剂形成的絮粒细小松散,不易沉淀时,活化硅酸可通过吸附架桥作用将絮粒连接起来,从而增大絮凝体的尺寸和密度,提高沉淀效果。对初始污泥浓度为 4. 94 g /L 的排泥水,选取活化硅酸作为助凝剂( 投加量为混凝剂投加量的1 /3 ~ 1 /2) ,分别与三氯化铁、聚合氯化铝组合进行混凝试验,结果见表 3。可以看出: 活化硅酸与铁盐组合较与铝盐组合的混凝效果更好且投加量少,因此后续试验中采用铁盐作为混凝剂。
               3. 3 排泥水沉降试验
              3. 3. 1 自然沉降
               对排泥水开展自然沉降试验,结果见图 2。可以看出污泥初始浓度越低,沉降速度越快,底泥浓度与初始浓度成正相关。 
               3. 3. 2 混凝沉降试验
                对排泥水开展铁盐混凝沉降试验,结果表明初始污泥浓度增大,投药量也要随之加大; 底泥浓度随投药量的增加而升高,但污泥界面沉降速度却变慢。污泥初始浓度相同时,组合混凝沉降效果优于自然沉降,且有更高的底泥浓度,如图 3 所示。
               原标题:水厂排泥水处理系统工艺优化试验研究
               原作者:巴如虎, 陈静梅, 白雪娟, 姜建伟, 巴 珊, 尹 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