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了研究可溶性盐份对脱硫废水在高温烟道气中蒸发 特性的影响,对纯水液滴蒸发的理论模型进行了修正,建立 了含盐液滴蒸发的理论模型,计算了不同含盐率脱硫废水液 滴在高温烟道气中蒸发过程的盐份成壳时间、成壳粒径、盐 壳层厚度、传热量、蒸发速率及完全蒸发时间。结果表明, 随着液滴含盐率增大,开始成壳粒径与稳定成壳粒径都增 大,盐壳层厚度也增大;液滴表面的盐壳层会使其内部液滴 的温度升高,随着液滴含盐率增大,液滴完全蒸发所需时间 减小;脱硫废水液滴的粒径越大,其表面形成的盐壳层厚度 越厚;脱硫废水中可溶性盐结晶析出形成的盐壳层,促进了 蒸发过程的热质传递,并可避免盐壳层内部具有腐蚀性的脱 硫废水与烟道及相关设备的直接接触。
关键词:脱硫废水;含盐液滴;烟道气蒸发;含盐率;盐 壳层
0 引言
燃煤电站脱硫废水成分复杂,其中盐份浓度较 高[1],传统的处理方法难以有效脱除废水中具有腐 蚀性的氯离子等污染物,脱硫废水直接排放会对环 境造成严重污染。随着环保标准的日益严格,脱硫 废水烟道蒸发技术受到广泛关注。脱硫废水烟道蒸 发技术是把脱硫废水雾化成细小液滴后喷入静电 除尘器上游的高温烟道气中进行蒸发,脱硫废水液 滴中的水分子经高温蒸发,以水蒸汽分子形式进入 烟道气中,脱硫废水液滴中的盐份则以结晶盐的形式析出,析出的结晶盐和其他杂质与燃煤烟气中的 飞灰一道进入静电除尘器中,被后续静电除尘器捕 集[2-4],从而实现脱硫废水污染物的近零排放。 1982 年,日本三菱重工首次对脱硫废水烟道蒸 发处理技术进行了工程实践[5]。张志荣[6]理论分析 了烟道蒸发技术的可行性,认为脱硫废水必须在较 短时间内蒸发完毕,并不与烟道内壁接触。还有相 关学者研究了烟道蒸发对烟道系统和蒸发产物的 影响,胡斌等[7]采用实验方法研究了脱硫废水烟道 蒸发对飞灰物性和静电除尘器除尘性能的影响,结 果表明:脱硫废水蒸发后促进了细颗粒长大,提高 了静电除尘器的脱除效率;马双忱等[8-10]对脱硫废 水烟道蒸发后的产物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 脱硫废水蒸发后会产生 CaSO4、NaCl 等固态产物, 同时还会产生 HCl 等气体;崔琳等[11-12]对固体产物 进行电镜扫描,发现固体产物为表面粗糙的多孔介 质。为了研究液滴在高温烟气中的蒸发过程,Roman 等[13-14]通过实验方法测量了液滴在高温烟气中温 度、粒径等随蒸发时间的变化关系;周正等[15]利用 数值计算的研究方法理论研究了纯水液滴在烟道 中的蒸发过程;王海涛等[16]利用数值计算的方法研 究了烟气流速、烟气温度等对液滴蒸发特性的影 响。已有的相关研究大多采用纯水液滴代替脱硫废 水液滴,这与实际情况存在一定的差异。虽然 Chen[17-18]等利用数值计算的方法研究了盐水液滴 的蒸发过程,但其仅改变了盐水液滴物性参数(相对 于纯水液滴),忽略了盐份结晶产生的结晶盐对盐水 液滴蒸发过程的影响。因此,针对高含盐的脱硫废 水液滴,其在高温烟道气中的蒸发过程仍需进一步 研究。 本文研究了未饱和 NaCl 稀溶液液滴在高温烟 道气中的蒸发过程,在纯水液滴蒸发理论模型的基 础上引入结壳蒸发模型[19-22],并对盐壳层形成后的 液滴蒸发模型进行修正。利用该模型对不同含盐率 的液滴蒸发过程进行数值计算,研究了不同含盐率 对成壳时间、成壳粒径、盐壳厚度、传热、传质及 蒸发时间等蒸发特性参数的影响,为脱硫废水烟道 蒸发技术提供基础。
浓度较低的未饱和含盐液滴在高温烟道气中 的蒸发过程主要包括四个阶段[20],如图 1 所示。 在第一阶段的非稳态蒸发过程中,含盐液滴的 温度迅速升高,随着蒸发的进行,含盐液滴的粒径 第一阶段 非稳态蒸发 第 二 阶 段 稳 态 蒸 发 第三阶段 成壳蒸发 第四阶段 核壳蒸发 开始析出盐份形 成较薄的盐壳层 不断减小,盐份浓度逐渐增大;液滴从高温烟道气 中吸收的热量一部分用于加热液滴,另一部分用于 含盐液滴的蒸发。随着含盐液滴温度的升高,一方 面,液滴与高温烟道气温差减小,液滴从高温烟道 气中吸收的热量也减小,另一方面,液滴蒸发速率 增大,液滴蒸发消耗的热量增大;当液滴从高温烟 气中吸收的热量与液滴蒸发消耗的热量相等时,也 即液滴吸收的热量全部用于液滴的蒸发,液滴的温 度不再变化。此时,含盐液滴进入第二阶段的稳态 蒸发过程,在稳态蒸发过程中,含盐液滴的温度保 持不变,随着蒸发的进行,液滴粒径不断减小,盐 份浓度进一步增大,直至液滴盐份浓度达到饱和。 此时,含盐液滴进入第三阶段的成壳蒸发过程,液 滴表面开始有盐份晶体析出并形成干燥的盐壳层, 在液滴蒸发缩小的过程中,液滴的表面张力会对盐 壳层产生一个向内的拉力,刚开始析出盐份晶体 时,液滴表面形成的盐壳层较薄,在表面张力的作 用下容易破碎,当盐壳层达到一定厚度时,盐壳层 具有抵抗因表面张力而变形的强度,盐壳层不再破 碎。此时,含盐液滴进入第四阶段的核壳蒸发过程, 盐壳层粒径不再变化,随着蒸发的不断进行,析出 的盐份晶体从盐壳层内部向液滴中心不断生长并 形成疏松的多孔介质,直至蒸发结束。为了计算方 便,假设蒸发过程中液滴形状始终保持为球形,忽 略液滴内部的温度梯度。与汽化潜热相比,结晶热 相对较小,所以忽略结晶热的影响。 当含盐液滴还未达到饱和前,液滴在蒸发过程 中只有水分子不断减少,溶解在液滴中的盐份质量 保持不变,含盐液滴的密度、比热容等物理性质会 随着盐份浓度的变化而变化,假设液滴中盐份质量 分数为 c,液滴初始粒径为 d,则液滴的密度为
式中:s 为氯化钠密度;w为纯水密度。
2 结果与讨论
2.1 液滴盐份浓度对成壳时间的影响
初始温度为 20℃、粒径为 60m 的含盐液滴在 120℃的高温烟道气中蒸发,液滴含盐浓度随时间 变化规律如图 4 所示。
从图 10 中可看出,在蒸发的初始阶段,含盐 液滴的蒸发速率从 1.7×1010 kgs 1 急剧增大到 3.57×1010 kgs 1 ,之后蒸发速率又会逐渐的减小, 这是因为含盐液滴的蒸发速率与液滴温度和液滴 粒径有关,当液滴刚进入高温烟气时,液滴温度较 低,蒸发速率较小;在非稳态蒸发过程中,液滴的 温度会快速升高,液滴蒸发率也急剧增大。当含盐 液滴的蒸发进入稳态蒸发过程后,液滴温度基本不 再变化,随着蒸发过程中液滴粒径的减小,液滴蒸 发速率减小。从图 10 中还可知,在含盐液滴结晶 析出盐份初期,液滴蒸发速率比未成壳的液滴蒸发 速率大,这是因为成壳后的液滴比未成壳液滴温度 高,如图 9 所示,所以成壳液滴比未成壳液滴具有 更大的蒸发速率,如在 0.2s 左右,初始质量分数为 15%的含盐液滴开始结壳,其蒸发速率明显比未结 壳液滴的蒸发速率大。在蒸发末期,由于液滴粒径 减小较快,其蒸发速率快速减小。 从图 11 可看出,随着液滴中含盐浓度的增大, 液滴完全蒸发所需的时间减小,如纯水液滴在高温 烟道气中完全蒸发所需时间约为 0.41s,初始质量分 数分别为 5%、10%和 15%的含盐液滴完全蒸发时 间分别为 0.394s、0.386 s 和 0.378s,纯水液滴完全 蒸发所需的时间最长,这是因为含盐液滴在高温烟 道气的蒸发过程中,盐份晶体的析出结壳使含盐液 滴具有更大的对流换热面积,从而增大含盐液滴与 高温烟气的对流换热量,导致液滴温度进一步升 高,液滴温度升高对水分子的蒸发传质的促进作用 大于盐壳层对传质的阻碍作用,所以整体上表现为 液滴中的盐份结晶析出形成盐壳层促进了脱硫废 水的烟道蒸发,也即含盐液滴表面的盐壳层促进了 脱硫废水的蒸发传质速率。另外,脱硫废水液滴表 面的盐壳层把具有腐蚀性的脱硫废水包裹在了盐 壳内部,在工程应用实践中,应尽量避免脱硫废水 液滴直接与烟道接触,但在保证盐壳层外部干燥和 不破碎的情况下,即使有少量的脱硫废水液滴未完 全蒸发,干燥的盐壳层也可避免脱硫废水与烟道或 其他相关设备的直接接触,防止脱硫废水对后续相 关设备造成腐蚀。
3 结论 通过数值计算含盐液滴在高温烟道气中的蒸 发过程,分析研究了盐份浓度对脱硫废水蒸发特性 的影响,可得到以下结论: 1)对于含盐浓度较低的未饱和脱硫废水液滴, 其在高温烟道气中的完全蒸发过程主要经历非稳 态蒸发过程、稳态蒸发过程、成壳蒸发过程和核壳 蒸发过程等四个阶段。 2)与纯水液滴的蒸发相比,含盐脱硫废水液 滴在高温烟道气中蒸发会表现出不同的蒸发特性; 特别是在第三阶段的成壳蒸发过程和第四阶段的 核壳蒸发过程中,盐份对脱硫废水液滴蒸发过程的 传热与传质有明显的影响。 3)随着脱硫废水液滴中盐份浓度增大,液滴 表面开始成壳所需的时间减小,液滴开始成壳和稳 定成壳的粒径均增大,盐壳层的厚度也增大。随着 液滴粒径的增大,盐壳层厚度增加。 4)在蒸发进入第二阶段的稳态蒸发后,纯水 液滴在蒸发过程中温度不再变化,而含盐液滴的温 度会进一步升高;随着液滴中含盐浓度增大,液滴 温度升高的速率与幅度都增大。 5)液滴表面的盐壳层促进了液滴的蒸发传质 速率;液滴表面的盐壳层包裹了具有腐蚀性的脱硫 废水,可避免脱硫废水与烟道及相关设备的直接接 触,防止脱硫废水对烟道及相关设备的腐蚀。
相关文章
- SBR 法在屠宰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2020-07-19
- 高杂含油污水处理技术研究与应用 2021-08-30
- 高校洗浴废水回用研究 2022-05-25
- 天然高分子改性两性絮凝剂的研究进展 2021-01-12
- 染料废水处理技术及实施要点分析 2022-02-26
最新文章
- 城镇污水处理厂全流程水质管理方法分析 2023-01-29
- 高排放标准下某高新园区污水处理厂工程实例 2023-01-16
- 一种树状多支化破乳剂的合成与应用 2023-01-14
- 地层注入水悬浮物含量偏高原因分析与治理 2023-01-13
- 浅谈胶印润版液的净化循环使用 2023-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