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以某不锈钢制品企业生产废水为研究对象,针对其酸度高、毒性强、产量大、难处理 的水质特征,设计了以反渗透工艺为核心的基于“预处理 + 反渗透 + MVR”组合的零排放工艺。运 行结果表明,在一、二、三段运行压力分别为 1. 2、1. 7、2. 2 MPa 和浓水回流量均为 50% 的条件下, 经过反渗透系统的处理,废水的电导率由 2 075 ~ 2 133 μS /cm 稳定降低至 30 μS /cm 以下; 对 COD、NH3 - N、TN、TP 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 88% 、65% 、88% 、97% 以上; 废水回收率基本保持在 87% ~ 92% 之间,系统总脱盐率达到 98% 以上。零排放系统总的运行费用为 56. 83 元/m3 ,反渗透 系统的运行费用为 5. 35 元/m3 ,综合收益达 13. 08 万元/年。
关键词: 反渗透; 不锈钢制品生产废水; 零排放
不锈钢制品生产废水酸度高、毒性强、产量大、 难处理,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威胁很大[1 - 3]。从经 济成本和环境保护角度出发,结合某不锈钢制品企 业生产废水的特点,笔者设计了以反渗透( RO) 技术 为核心的处理系统,应用该系统后实现了 90% 以上 的水资源回用,基本达到了生产废水零排放。本研 究着重介绍了反渗透系统的设计与运行情况,通过 系统的稳定运行,表明反渗透技术在不锈钢制品生 产废水零排放项目中的应用可行。
1 反渗透系统工艺设计
本研究中不锈钢制品生产废水来源于车间酸 洗、研磨和工艺冷却等工段的废水,水量为 60 m3 / d,pH 值为 1 ~ 2,COD、NH3 - N、TN、TP 的平均浓度 分别为 4 500、4. 5、55、54 mg /L,电导率为 4 230 ~ 4 300 μS /cm。针对进水水质特征及处理要求,该零 排放工程的工艺流程如图 1 所示。
2 反渗透系统进水水质 经过预处理后,反渗透系统进水 SDI 最大值为 2. 9,符合反渗透 SDI < 5 的进水要求; 进水 pH 值为 7. 30 ~ 7. 42[8]; 进水电导率为2 075 ~ 2 133 μS /cm; 进水 COD、NH3 - N、TN、TP 的平均浓度分别为 157、 1. 37、5. 42、4. 57 mg /L。
3 反渗透系统的运行与膜清洗
3. 1 运行压力对反渗透处理系统的影响 运行压力对产水电导率的影响如图 2 所示。可 以看出,各段反渗透系统产水电导率的变化趋势相 似,均随着运行压力的增大而逐渐减小。当一段反 渗透系统运行压力分别为 1. 0、1. 2、1. 4 MPa 时,一 段反渗透系统的电导率从 17. 27 μS /cm 降至 15. 34 μS /cm; 当二段反渗透系统的运行压力分别为 1. 5、 1. 7、1. 9 MPa 时,二段反渗透系统的电导率从 35. 46 μS /cm 下降至 33. 56 μS /cm; 当三段反渗透系统运 行压力分别为 2. 0、2. 2、2. 4 MPa 时,三段反渗透系 统的电导率从 55. 74 μS /cm 下降至 49. 80 μS /cm。 这是因为反渗透运行压力增大,膜净压力增大,水分 子透过膜的速率加快,产水量变大,但膜透盐量几乎 不受压力的影响,因此产水电导率变小。
运行压力对产水水质的影响如图 3 所示。可 知,一方面随着运行压力的增大,反渗透系统产水 COD、NH3 - N 的去除率逐渐增大,而 TN、TP 去除率 几乎不受影响; 另一方面反渗透系统对 COD、TN、TP 的去除率很高,对 NH3 - N 的去除率相对较低。当 一、二、三段运行压力分别为 1. 0、1. 5、2. 0 MPa 时, COD、NH3 - N、TN、TP 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 90. 65%、68. 65%、91. 47%、99. 12% ; 当一、二、三段运 行压力分别为 1. 2、1. 7、2. 2 MPa 时,COD、NH3 - N、 TN、TP 的平 均 去 除 率 分 别 为 92. 16% 、69. 96% 、 91. 22% 、99. 17% ; 当一、二、三段运行压力分别为 1. 4、1. 9、2. 4 MPa 时,COD、NH3 - N、TN、TP 的平均 去除率分别为 92. 95%、71. 09%、91. 20%、98. 06%。 COD 去除率升高可能是因为反渗透膜对此类废水 COD 的传质驱动力大于浓差极化,使得压力增大, 去除率升高; TN、TP 去除率变化不明显可能是由于 膜的选择透过性。氨氮去除率相对较低可能有两种 原因: 一是水分子跟氨分子的大小相差不大,水分子 及氨分子会选择性地通过反渗透膜; 二是与进水 pH 值有关,反渗透系统进水 pH 值在 7. 30 ~ 7. 42 之 间,在此条件下部分氨氮以氨气的形式存在,而反渗 透膜对于气体几乎没有脱除作用,进而影响了对氨 氮的去除效果。
运行压力对反渗透系统脱盐率的影响表明,随 着运行压力的增大,各段反渗透及系统总脱盐率逐 渐增加,但增幅逐渐变小。当一、二、三段运行压力 分别为 1. 0 /1. 5 /2. 0、1. 2 /1. 7 /2. 2 以及 1. 4 /1. 9 / 2. 4 MPa 时,一、二、三段平均脱盐率分别为99. 17% / 99. 19% /99. 28%、99. 24% /99. 21% /99. 33%、99. 27% / 99. 22% /99. 35% ; 系统平均脱盐率分别为 98. 62%、 98. 73% 、98. 79% 。这是因为运行压力增大,则产水 量变大,而透盐量受进水压力的影响较小,所以产水 含盐量降低,系统脱盐率升高。同时,运行压力的增 大还导致了反渗透膜浓差极化增大、透盐量相对增 高,故系统脱盐率增长变慢。 综合考虑以上因素,本研究中选用一、二、三段 的运行压力分别为 1. 2、1. 7、2. 2 MPa。
3. 2 浓水回流对反渗透运行效果的影响 根据系统实际运行情况,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 况下,将浓水回流量定为给水总量的 0、25% 、50% 、 75% ,探究其对反渗透系统运行效果的影响。浓水 回流量对产水电导率的影响如图 5 所示。可知,当 浓水回流量增加时,各段反渗透系统和系统总产水 电导率增大,且浓水回流量越大,电导率增速越快。 当浓水回流量为 0 时,一、二、三段反渗透系统和系 统总产水电导率分别为 16. 39、33. 11、50. 40、26. 56 μS /cm; 当浓水回流量从 0 增至 25% 时,一、二、三段 反渗透系统和系统总产水电导率分别增加了 0. 87、 2. 57、5. 35、0. 89 μS /cm; 当浓水回流量从 25% 增大 到 50% 时,一、二、三段反渗透系统和系统总产水电 导率分别增加了 3. 64、7. 40、7. 53、2. 48 μS /cm; 当 浓水回流量从 50% 增大到 75% 时,一、二、三段反渗 透系统和系统总产水电导率分别增加了 10. 14、 12. 17、10. 86、6. 53 μS /cm。这是因为浓水回流量 增大时,反渗透进水含盐量变大,导致膜透盐量、产 水含盐量、电导率均增大。
54. 42% ,系统总回收率平均值为 89. 31% ; 当浓水 回流量为 50% 时,一、二、三段反渗透系统平均回收 率分别为53. 48% 、59. 33% 、62. 96% ,系统总回收率 平均值为 92. 99% ; 当浓水回流量达到 75% 时,一、 二、三段反渗透系统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 61. 22% 、 78. 53%、74. 53%,系统总回收率的平均值为 97. 88%。 这是因为浓水回流量增大时,反渗透进水量和产水 量都变小,但进水量减少更多,故回收率增大; 同时, 浓水回流量增加越多,反渗透的进水量和产水量相 差越大,回收率增加越明显。可见,浓水回流有助于 提高反渗透系统的回收率。
由图 7 可知,当无浓水回流时,一、二、三段反渗 透和系统总平均脱盐率分别为 99. 21% 、99. 25% 、 99. 34% 、98. 73% ; 当浓水回流量增加至 25% 时, 一、二、三段反渗透系统和系统总平均脱盐率分别下 降了0. 05% 、0. 06% 、0. 07% 、0. 07% ; 当浓水回流量 增至 50% 时,一、二、三段反渗透系统和系统总平均 脱盐率分别下降了 0. 17% 、0. 17% 、0. 08% 、 0. 11% ; 当浓水回流量增至 75% 时,一、二、三段反 渗透系统和系统总平均脱盐率分别下降了0. 48% 、 0. 25% 、0. 14% 、0. 30% 。可以看出,随着浓水回流 量增加,反渗透系统脱盐率下降,且浓水回流量越大 脱盐率下降越快。原因同上,当浓水回流量增大时, 反渗透进水含盐量增加,膜两侧盐浓度差增大,透盐 率增大,产水含盐量变大,但进水含盐量不变,故系 统脱盐率降低。同时,浓水回流量提高越大,浓差极 化越严重,膜透盐量越大,脱盐率下降越快[9]。 综合考虑以上因素,本研究中选择浓水回流量 为总给水量的 50% 。
4 运行费用及综合收益分析
4. 1 运行费用 对零排放系统运行费用进行核算,其中电费6. 0 元/m3 、人工费 2. 2 元/m3 、药剂费 29. 65 元/m3 、膜 折旧费用 0. 89 元/m3 、滤料更换费用 0. 17 元/m3 、 综合污泥费 7. 5 元/m3 、危废委外费用 10. 42 元/ m3 ,零排放系统运行费用约为 56. 83 元/m3 。 对反渗透系统运行电能、药剂消耗进行核算,其 中电费按 0. 6 元/( kW·h) 核算,功率因子以 0. 8 计,用电量为 11 kW·h / d; 药剂主要包括还原剂和 阻垢剂,二者均按 3 mg /L 进行投加,其中还原剂按 10 元/ kg、阻垢剂按 13 元/ kg 计,反渗透系统运行费 用约为 5. 35 元/m3 。
4. 2 综合收益 零排放系统的收益包括纯水收益和冷凝水收 益。其中回收纯水 52. 5 m3 / d( 回收率按 87. 5% 计 算) ,回收纯水价值按 7. 5 元/m3 计算,则回收纯水 的收益为 11. 81 万元/年; 冷凝水回收 7. 4 m3 / d,回收冷凝水价值按 5. 7 元/m3 计算,回收冷凝水的收 益为 1. 27 万元/年,综合收益为 13. 08 万元/年。
5 结论 ① 当反渗透运行压力增大时,产水量明显增 加,在最大压力下,一、二、三段平均产水量和系统总 平均产水量分别为2. 06、1. 03、0. 54、3. 62 m3 / h。回 收率、脱盐率及 COD、NH3 - N、TN、TP 的去除率也 与产水量的变化趋势相似,均随着运行压力的升高 而增大。但电导率随着压力的增加而减小,这是因 为产水量增加时,透盐量几乎不变,导致电导率减 小。另一方面,运行压力增大导致反渗透膜浓差极 化变大,膜性能下降,反渗透系统产水水质、产水量、 回收率、脱盐率的变化趋势变缓。本研究中选择一、 二、三段的运行压力分别为 1. 2、1. 7、2. 2 MPa。 ② 当反渗透浓水回流量增加时,进水含盐量 增加,膜的渗透压增大,产水量、脱盐率均减小,回收 率和电导率反而增大。另一方面,浓水回流量增加, 反渗透膜浓差极化变大,膜性能下降,透盐量增大, 反渗透系统产水水质、产水量、回收率、脱盐率的变 化趋势变快。本研究中选择各段系统浓水回流量为 总给水量的 50% 。 ③ 反渗透系统运行稳定,各项水质指标均达 到设计要求,零排放系统总的运行费用为 56. 83 元/ m3 ,反渗透系统的运行费用为 5. 35 元/m3 ,综合收 益为 13. 08 万元/年。
相关文章
- 食品工业废水处理工艺及节能探析 2021-05-16
- 次氯酸钙处理 EDTA-Ni 络合废水 2021-08-14
- 助交联剂对过氧化物交联聚乙烯绝缘料性能的影响 2020-06-03
- 无甲醛添加人造板绿色产品将获得良好发 2019-10-14
- 污水处理系统中电气控制自动化的组成与特点分析 2019-10-25
最新文章
- 城镇污水处理厂全流程水质管理方法分析 2023-01-29
- 高排放标准下某高新园区污水处理厂工程实例 2023-01-16
- 一种树状多支化破乳剂的合成与应用 2023-01-14
- 地层注入水悬浮物含量偏高原因分析与治理 2023-01-13
- 浅谈胶印润版液的净化循环使用 2023-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