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济南乾来环保技术有限公司的网站,真诚为您服务!

济南乾来环保技术有限公司

破乳剂 除油剂 脱色剂 COD去除剂 重金属捕集剂 膜防污堵剂 混凝剂 絮凝剂

咨询服务电话:

13793114545

热门搜索关键词:
新闻资讯
生物絮凝剂改性菌丝球负载好氧反硝化菌 T13 强化 脱氮
来源:济南乾来环保技术有限公司 发布时间:2022-09-21 09:47:59 浏览次数:
摘要: 
       由黑曲霉 Y3(Aspergillus niger Y3)形成的菌丝球经过生物絮凝剂改性强化后作为生物载体固定好氧 反硝化菌 T13 (Pseudomonas sp. T13),对其固定前后对全氮的去除效能、菌群的活性进行研究并分析固定化对于生 物强化脱氮效果的影响。 结果表明,菌丝球负载 T13 后去除全氮效能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当改性菌丝球(湿质量) 与 T13 菌液(3.5×108 CFU/ ml)的质量体积比 为1 ∶ 15 时,去除全氮的效能最好。 改性菌丝球负载 T13 后的表观图 像和电镜扫描图像(SEM)显示,T13 细菌附着在改性菌丝球的表面,且改性菌丝球载体的结构可以连续培养 45 d 后仍保持紧实结构。 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和三维荧光光谱(EEM)结果显示,胞外聚合物(EPS)在改性菌丝球固 定 T13 的过程中起到了关键作用。 菌丝球的菌丝缠绕形成的结构提供了强有力的机械结构,且具有较大的比表面 积和良好的传质性能,改性菌丝球可以作为良好的生物载体用于生物强化。 
 
关键词:
 改性菌丝球; 强化脱氮; 好氧反硝化菌; 生物载体
 
       生物强化技术在污水处理技术应用的过程中具 有独特的优势,如缩短生化系统的启动周期、提高污 染物的去除效率、减少剩余污泥产量等 。 生物强 化脱氮也是污水处理提标改造过程中一项重要的生 物强化技术,且研究者已经在国内外进行了较为广 泛的研究。 生物强化脱氮技术在污水处理系统中利 用具有特定脱氮功能微生物的特性,投加功能性微 生物菌剂,增加其生物量并提高其功能性活性,加上 调整工艺运行手段来达到改善脱氮效能的目的,提 高了氮素的脱除效果,从而促进出水水质的达标排 放 。 但是在投加功能性生物菌剂时,仍会面临功 能性菌种流失的问题,导致系统强化不够理想。 在生物强化技术应用的过程中,投加合适的载 体使功能性微生物附着其上,得以繁殖并维持其活 性是解决菌种流失的有效手段 。 载体固定化技 术不仅可以有效阻止功能菌种的流失,还使得生化 系统的固液分离更加简便,从而提高生化系统的可 操作性。 固定化载体材料的选择是固定化技术应用 的关键所在,合适的材料应当能为功能性微生物提 供良好的附着性能并为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提供适宜 的场所。 在以往的研究中,多种固定化材料被尝试 用于脱氮细菌的固定化,如聚乙烯醇 、 海藻酸 钠 、聚氨酯泡沫 等。 在有载体的情况下,功能 性微生物固定在载体上的生长速率虽然没有游离状 态下(未固定在载体上)的高,但是其对底物的摄取 速率要明显高于游离状态 。 目前,也有一些学者 对新型生物载体(如生物质炭)展开研究,以期降低 载体的成本和提高生物强化的性能 ,新型的生物 载体对环境也更加友好。 菌丝球是霉菌浸没式生长过程中在特定水力剪 切力条件下自发缠绕成球形成的颗粒,其作为吸附 重金属离子、染料等难降解有机物的材料已获得较 为广泛的应用 。 菌丝球由于其所具备的沉降速 率快、易于固液分离、培养简便和对环境友好等特 点,被越来越多的学者在研究中尝试用作一种新型 的生物载体。 Zhang 等 将苯胺降解菌( Acineto⁃ bacter calcoaceticus JH⁃9)、化学需氧量(COD)快速降 解菌与黑曲霉 Y3 形成的菌丝球混合培养后制成的 改性菌丝球颗粒用于序批式反应器 ( Sequencing batch reactor, SBR)运行,对苯胺的降解速率起到了 一定的促进作用。 Wang 等[12] 利用黑曲霉 Y3 形成 的菌丝球将产絮菌 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 F2 和 Bacillus sphaeicus F6 固定后采用半连续发酵的方式 持续产絮 35 个周期,直至改性菌丝球颗粒破碎。 Zhao 等 利用黑曲霉 Y3 形成的菌丝球固定产氢 细菌 Clostridium sp. T2 进行产氢效能的研究,结果 表明,经过菌丝球载体固定的产氢细菌的累积产氢 量随着菌丝球载体的加入量增加而增加。 此外,菌 丝球作为生物载体也被广泛应用于产能微藻的培养 和富集 ,但是其作为载体在实际废水处理中的应 用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本研究将黑曲霉 Y3 形成的菌丝球作为生物载 体用于固定好氧反硝化菌 T13,对其固定前后对全 氮的去除效能、菌群的活性进行研究并分析固定化 对于生物强化脱氮效果的影响。 此外,对胞外聚合 物(EPS)的变化和固定前后的扫描电镜图像(SEM) 进行表征。 
1 材料与方法 
1.1 菌丝球和好氧反硝化菌的培养
       菌丝球的培养使用本课题组筛选的黑曲霉 Y3 作为菌种 。 培养时采用孢子悬浮液作为接种液。 将无菌去离子水加入长有黑曲霉 Y3 并生成了孢子 的固体培养基之上,用经消毒的接种环轻轻将孢子 刮下制成孢子悬浮液。 将孢子悬浮液装入经灭菌的 装有数粒玻璃珠的三角瓶内,加入适量的无菌去离 子水使孢子悬浮液稀释到一定浓度,旋转振荡 24 h 使孢子悬浮液充分混匀分散后在 620 nm 波长下测 量其吸光度 OD620 。 使用孢子悬浮液时的接种量可 用下列公式进行计算: 
                        孢子悬浮液接种量 = (0.25×0.1%×液体培养基 体积) / 孢子悬浮液吸光度 
        菌丝球的培养采用张斯的方法。 菌丝球的 液体 培 养 基 成 分 为: 蔗 糖 10. 0 g, NH4Cl 1. 0 g,KH2PO4·3H2O 1. 0 g,MgSO4·7H2O 0. 5g,去离子 水1 000 ml。 按计算后的接种量接种后,在 28 ℃140 r/ min 条件下培养48~72 h。
         好氧反硝化菌 T13 的菌种由本课题组筛选 。 菌种经发酵培养后的菌液在8 000 r/ min条件下离心 5 min 后弃置上清液,将沉淀的菌体使用 20 mmol的 磷酸缓冲液清洗 2 次后,使用漩涡振荡器重新悬浮 并充分混匀。 制成的 T13 菌种悬液的含量约为3.5× 108 CFU/ ml。 
1.2 生物絮凝剂的制备 
        生物絮凝剂的制备采用产絮细菌 F2 。 将活 化后的絮凝菌 F2 的菌液按 5%的接种量接种到发 酵培养基中发酵培养 24 h 后,按3 ∶ 1 的体积比加入 无水乙醇使生物絮凝剂析出,弃去无水乙醇,将絮凝 剂置入透析袋中,在去离子水中除去乙醇后冻干备 用。 生物絮凝剂发酵培养基的成分为葡萄糖 10. 0 g, K2HPO4 5. 0 g, KH2PO4 2. 0 g, NaCl 0. 1 g, MgSO4·7H2O 0. 2 g,尿素 0. 5 g,酵母膏 0. 5 g,去离 子水1 000 ml,pH 7. 2~ 7. 5,在 112 ℃ 、30 min 条件 下灭菌。
 1.3 改性菌丝球的制备 
         称取湿质量为 30 g 的菌丝球放入 200 ml、0. 2 g / L的生物絮凝剂溶液中,在磁力搅拌器 30 r/ min的 搅拌转速下浸泡 12 h,使菌丝球与生物絮凝剂充分 接触后捞出,与 30 ml 的 T13 菌种悬浮液混合,在 140 r/ min、30 ℃下振荡培养 24 h。 
1.4 多糖和蛋白质的提取及测定方法 
         多糖和蛋白质经加热后提取 。 取 25 ml 充 分混匀的样品置入离心管内,在11 000 g、4 ℃ 条件 下离心 15 min,弃置上清液,加入 0. 01%的 NaCl 溶 液并定容至 25 ml,使用漩涡振荡器将离心的沉淀重 新完全混匀。 将混匀后的样品在 80 ℃ 水浴条件下 加热 30 min,冷却至室温后再次在上述条件下离心。 离心后,将上清液经 0. 45 μm 膜过滤后待测。 
         蛋白质的测定方法采用福林酚法 。 取 1 ml 样品与 5 ml 试剂Ⅰ充分混合后静置 10 min,然后加 入 0. 5 ml 试剂Ⅱ并立即混合,继续在室温下静置 30 min 后,使用紫外分光光度计在 500 nm 波长下测量 吸光度。 试剂Ⅰ的成分为溶液 A 与溶液 B 按50 ∶ 1 的体积比混合,其中溶液 A 的成分为 Na2CO3 10. 00 g、NaOH 2. 00 g、KNaC2H2O4·4H2O 0. 25 g,定容至 500 ml,溶液 B 的成分为 0. 5 g CuSO4 ,定容至 100 ml。 试剂Ⅱ为福林酚试剂。 多糖的测定方法采用苯酚⁃硫酸法 。 取 1 ml 待测样品装入 10 ml 的离心管中,再加入 1 ml 去离 子水和 1 ml 6%的苯酚并摇匀,然后快速加入 5 ml 硫酸(98%,质量分数),静置 10 min 并充分混合,继 续静置 20 min 并冷却至室温后,使用紫外分光光度 计在波长 490 nm 处测量其吸光度。 
1.5 脱氢酶活性的测定方法
        脱氢酶活性的测定采用 TTC(2,3,5⁃三苯基氯 化四氮唑) 法[21] 。 取 5. 0 ml 上清液样品加入 5. 0 ml Tris⁃HCl 溶液(pH = 8. 4),再依次加入 5. 0 ml 去 离子水和 10. 0 ml 4%的 TTC 溶液。 同时,在对照组 中加入 0. 5 ml 的甲醇。 将样品组和对照组用水浴 锅在 37 ℃条件下水浴加热 30 min。 加热结束后,在 样品组和对照组中同时加入 5. 0 ml 三氯甲烷,密封 后振荡 10 min,萃取反应生成的 TF(1,3,5⁃三苯基 甲臜)。 萃取结束后在3 000 r/ min下离心 5 min,离 心结束后取下层三氯甲烷溶液在波长 485 nm 下测 量吸光度。 在测定菌丝球载体颗粒上的脱氢酶活性 时,将样品摇匀并取 5. 0 ml 的悬浮液,静置沉淀后 将上清液弃置,再加入去离子水并定容至相同体积, 后续步骤同上。 
1.6 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样品的预处理及检测
         菌丝球载体固定好氧反硝化菌 T13 前后的 FT⁃ IR 样品预处理及测定步骤如下:将菌丝球载体样品 冻干后与溴化钾(KBr)按1 ∶ 100(质量比)混合并压 缩,制成样品后使用 Perkin Elmer Spectrum One B 傅 里叶变换光谱仪进行光谱测量。 
1.7 三维荧光光谱(EEM)样品的检测
         三维荧光光谱使用日本 Jasco 的 FP6500 荧光 光谱仪进行测量,发射波长为220~ 500 nm,波长扫 描间隔为 5 nm,吸收波长在220~ 600 nm 内检测,步 进为 1 nm。 测量速率设置为2 000 nm / min。 
1.8 电镜扫描图像(SEM)样品的预处理及检测
        将样 品 置 于 使 用 0. 1 mol / L 的 磷 酸 缓 冲 液 (pH = 7. 4)配制的 4%戊二醛溶液中,在 4 ℃ 下浸泡 1 h,对颗粒表面的菌体进行固定,固定后使用相同 的缓冲液清洗 3 次。 将样品依次在 50%、70%、80% 和 90%的乙醇溶液中浸泡 15 min 进行脱水,最后再 在无水乙醇中浸泡 15 min。 脱水后的样品置于干燥 器中保存待测。 测量前,将脱水样品表面进行喷金 处理再上机检测。
2 结果与分析 
2.1 改性菌丝球负载 T13 对全氮的去除效能 
       将改性菌丝球(湿质量) 与 T13 菌液按1 ∶ 30、 1 ∶ 15、1 ∶ 10、1 ∶ 6 的质量体积比分别负载后进行 全氮去除效能的试验,以未添加改性菌丝球的 T13 菌液为对照。 并在相同负载比例下与未经生物絮凝 剂强化的菌丝球负载 T13 进行全氮去除效能的对 比,结果如图 1 所示。 从图 1a 中可以看出,培养至 13 d 时,未经生物絮凝剂强化的菌丝球负载 T13 后 可较为明显地提升对全氮的去除效能,1 ∶ 15、1 ∶ 10 和1 ∶ 6 负载比例下的全氮去除率分别为 43. 09%、 40. 90%和 40. 91%,而 T13 菌液(对照组)的全氮去 除率仅为 26. 09%。 图 1b 中经过生物絮凝剂改性强 化后的菌丝球负载 T13 后的全氮去除效能有了更为 明显的提升,培养至 13 d 时,1 ∶ 15、1 ∶ 10 和1 ∶ 6 负载比例下的全氮去除率分别为 52. 10%、49. 36% 和 50. 26%。 其中,以1 ∶ 15 负载比例的菌丝球负载 T13 后的全氮去除率最为稳定。

        不同负载比例条件下生物絮凝剂改性菌丝球负 载 T13 对去除全氮效能的影响如表 1 所示。 由图 1 和表 1 可见,在没有菌丝球作载体的情况下,尽管加 入了生物絮凝剂,但游离的 T13 菌液对全氮的去除 效能与未添加生物絮凝剂的差异并不显著 (P> 0. 05),表明添加生物絮凝剂与否对 T13 游离菌去 除效能没有显著影响。 而在生物絮凝剂改性菌丝球 负载 T13 之后,全氮的去除效能与未经生物絮凝剂 改性的菌丝球相比,差异显著(P< 0. 05)。 结果表 明,在有生物絮凝剂改性强化的情况下,菌丝球负载 T13 去除全氮的效能有显著提高,从经济适用的角 度出发,菌丝球的负载比例为1 ∶ 15 较为合适,在满 足全氮去除效能提升的前提下,无需更多菌丝球载 体的加入。
2.2 改性菌丝球负载 T13 的脱氢酶活性变化
        由图 2 可见,经过和未经过生物絮凝剂改性强 化的样品中,其上清液中脱氢酶活性随着培养时间 的延长呈现急剧下降的趋势,而菌丝球载体颗粒上 的脱氢酶活性则表现出持续上升的趋势。 在 T13 固 定后培养初期,液体培养基中存有大量的游离 T13 细菌,在每天更换 50%培养基时,会随着弃置的液 体流失部分菌体,因此上清液中的脱氢酶活性也随 之降低。 而颗粒上的菌量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则在 不断增加,因此颗粒上的脱氢酶活性在逐渐升高。
        对比图 2a、图 2c,可以看出,生物絮凝剂改性与否对 菌丝球负载 T13 后上清液中的脱氢酶活性影响较 小,当负载比例为1 ∶ 15 时,生物絮凝剂改性的菌丝 球比未经改性的菌丝球负载 T13 后在连续培养第 13 d 时的上清液脱氢酶活性高 2. 55 mg / g。 而对比 图 2b、图 2d 可以看出,培养第 13 d 时,负载比例为 1 ∶ 15 时生物絮凝剂改性的菌丝球比未经改性的菌 丝球负载 T13 后的脱氢酶活性高了 7. 51 mg / g,提 高幅度约 62. 3%。 由于脱氢酶活性的强弱代表了 T13 活性的强弱和菌量的大小,因此这一结果证明, 菌丝球的改性与否对上清液中 T13 的活性和菌量没 有显著影响,而改性后的菌丝球使 T13 的固定化效 果得到了较为显著的提升。
2.3 改性菌丝球负载 T13 后蛋白质和多糖含量的 变化趋势
        由图 3 可知,蛋白质的含量在培养前 7 d 里呈 现出下降的趋势,然后在后续的 6 d 内又呈现出了 上升的趋势,负载比例为1 ∶ 15、1 ∶ 10 和1 ∶ 6 的 改性菌丝球负载 T13 后的蛋白质含量在培养第 13 d 时分别达到了 59. 93 mg / g、65. 23 mg / g和 58. 55 mg / g。 前 7 d 的培养过程中,有部分菌体随着更换 培养基时弃置的液体流失,因此蛋白质含量均降 低,而在后 6 d 的培养过程中,随着固定在改性菌 丝球载体上的 T13 生长繁殖,蛋白质含量升高。 多糖的含量在 13 d 的培养过程中变化不是十分明 显,总体呈现出较为平缓的趋势,到培养第 13 d 时 除1 ∶ 15 比例下的多糖含量比培养第 1 d 升高了 3. 21%外,1 ∶ 30、1 ∶ 10、1 ∶ 6 和对照组中的多糖 含 量 分 别 下 降 了 4. 95%、 28. 81%、 39. 84% 和 21. 85%。 负载比例为1 ∶ 15 时多糖和蛋白质含量 随时间变化的影响如表 2 所示,可以看出,培养至 第 13 d 时,蛋白质含量相比于培养初始时有了显 著降低,而多糖的含量在培养第4 ~ 7 d 时稍有上 升,至培养第 13 d 后又恢复了初始水平。 这是由 于作为载体核心菌丝球,其细胞壁主要组成中含 有较大量的多糖 ,且改性菌丝球负载 T13 的活 性颗粒的多糖成分的主要来源是菌丝球。 同时, 培养过程中的培养基成分 pH 始终保持在6. 8 ~ 7. 0,而制备菌丝球的黑曲霉 Y3 并不适宜在这种 环境下生长 ,因此,菌丝球在这样的共培养条 件下仅作为生物载体且生长速率极其缓慢。 另 外,菌丝球载体的结构在培养过程中可能也有少 许破损脱落,因此多糖的含量有少许的降低。
2.4 改性菌丝球负载 T13 后傅里叶红外(FTIR)光 谱的变化
         菌丝球和改性菌丝球负载 T13 后的 FTIR 光谱 如图 4 所示,识别出的主要吸收峰如表 3 所示。 两 者的 FTIR 光谱吸收曲线大致相似,但在改性菌丝 球负载 T13 后,也有几处波数下的吸收峰发生了变 化。 光谱在3 320 cm-1处的吸收峰较宽且深,是羟基 基团中 O-H 键的伸缩振动引起的,在2 927 cm-1处 的锐峰是 C-H 键的伸缩振动引起的。 在1 154 cm-1 处的吸收峰在改性菌丝球负载 T13 的曲线中变得更 加锐利,这是典型的多糖中-O-C-O 基团伸缩振动 引起的吸收峰,结合3 320 cm-1处的宽峰,可以推断 出菌丝球中含有大量的多糖类物质。 在1 655 cm-1 处的吸收峰是 C = O 和 C-N (酰胺Ⅰ带)的伸缩振 动引起的,1 540 cm-1处的吸收峰则是 C-N 的伸缩 振动和 N-H 的形变振动(酰胺Ⅱ带) 引起的,这 2 处吸收峰是蛋白质二级结构特有的 FTIR 吸收峰, 并且在改性菌丝球负载 T13 的测定中吸收峰更加锐 利,表明蛋白质在改性菌丝球负载 T13 的过程中起 到了重要作用。 1 400 cm-1处的吸收峰是天冬氨酸 特有的去质子化的羧基中 C = O 的对称振动引起的,且该吸收峰在改性菌丝球负载 T13 时显现得更 加明显,也表明蛋白质在菌丝球固定功能菌的过程 中起到了作用。 1 075 cm-1处的吸收峰则是多糖中 C⁃O 的不对称伸缩振动引起的,866 cm-1 、541 cm-1 和 528 cm-1处的吸收峰则表明在改性菌丝球中不饱 和键数量的增加。 有研究结果表明,羧基和胺基与 细菌附着固定在固体表面时的过程有关。
2.5 改性菌丝球负载 T13 后 EEM 的变化
        选择1 ∶ 15 负载比例条件下的改性菌丝球,取 样后测定 EEM 随培养时间延长的变化,结果如图 5 所示。 从图 5 中可以看出,样品的 EEM 图包括了 4 个明显的峰。 第 1 个主峰是激发/ 发射波长( Ex / Em ),位于 280 nm / 340~345 nm 处的 A 峰,第 2 个主 峰是 Ex / Em ,位于 230 nm / 330~ 340 nm 处的 B 峰。 据报道,这 2 个峰的荧光与蛋白质类物质的存在相 关,A 峰所在的位置主要和芳香类、蛋白质类物质的 存在相关,B 峰位置则主要和色氨酸类、蛋白质类物 质相关 ,荧光的强度与物质的含量密切相关, 荧光的强度越高,则峰所在位置代表的物质含量越 高。 A 峰和 B 峰的荧光强度在起初 7 d 的培养时间 里有略微的减弱,在后续 7 d 的培养过程中又有明 显的增强。 这一结果表明,在前 7 d 里,有部分的 T13 菌体还没有固定在改性菌丝球表面,随着置换 的培养基被一起排出体系,而在后续 7 d 的培养过 程中,随着固定在表面的菌体的生长繁殖,此类蛋白 质类化合物的数量也有升高。 第 3 个峰是 Ex / Em ,位于365~ 370 nm / 450~ 460 nm 处的 C 峰,C 峰所在位置主要与类腐殖酸物质相 关。 第 4 个峰是 Ex / Em ,位于280~ 285 nm / 450~ 460 nm 处的 D 峰,主要与类富里酸物质相关 。 对比 改性菌丝球负载 T13 第 13 d 时和第 1 d 时的最大荧 光强度峰的位置,可以发现 C 峰和 D 峰有较为明显 的蓝移,C 峰从 Ex / Em = 360 nm / 466 nm 蓝移至 Ex / Em = 360 nm / 444 nm 处,D 峰则从 Ex / Em = 285 nm / 460 nm 蓝移至 Ex / Em = 285 nm / 455 nm 处。 荧光强 度最高峰的位置变化表明,EPS 中的部分物质在共 培养过程中产生了变化,可能是由于 T13 的生长代 谢产生了新的代谢产物。
2.6 改性菌丝球负载好氧反硝化菌 T13 的变化及 SEM 图像 
      将改性菌丝球负载 T13 后连续培养 45 d,每天 取出培养瓶静置沉淀后拍摄图像。 如图 6 所示,改 性菌丝球负载好氧反硝化菌 T13 后的变化较为明 显。 图 6a 所示为培养 24 h 后的菌丝球在未经生物絮凝剂改性时的情况,图 6b 所示为经过生物絮凝剂 改性后的菌丝球负载 T13 培养第 4 d 时的情况,可 见颗粒已经由白色变为浅黄色。 经过 15 d 的培养 后,颗粒颜色逐渐加深,且有少量浑浊出现,这是由 于改性菌丝球表面的 T13 生长繁殖后,菌量变大而 进入培养基中,也有少量断裂的菌丝携带附着的 T13 从菌丝球表面剥落所致。 连续培养至第 45 d 时,改性菌丝球颗粒仍能保持完整的结构,颗粒直径 相比于纯菌丝球有略微的增大,但颗粒的颜色已经 由浅黄色变为黄褐色,且培养基中有大量的黄褐色 絮体,结合 2.2 节中得出的脱氢酶活性随培养时间 延长而提升,表明在改性菌丝球颗粒培养的过程中, T13 的菌量有明显的提升,不仅在改性菌丝球颗粒 的表面附着生长,且进入液体培养基的游离菌体能 够形成具有活性的絮体。改性菌丝球负载 T13 的 SEM 图像也可以表明 菌丝球固定 T13 强化后的效果。 由图 7a、图 7 b 可 以清晰看出,改性菌丝球表面负载了大量的 T13 细 菌,能够维持较为完整的颗粒状结构,横截面 SEM 图像(图 7c、图 7 d)表明,
       改性菌丝球的内部是由菌 丝缠绕在一起形成的紧密网状结构,为颗粒的整体 提供了支撑,且能为改性菌丝球提供较大的比表面 积和良好的传质性能,使得 T13 细菌得以在改性菌 丝球表面附着生长。 黑曲霉 Y3 形成的菌丝球作为 生物载体也被用于固定产氢细菌 和产絮菌以 提高氢气和生物絮凝剂的产量,在这些研究中,产氢细菌和产絮菌也成功地固定在了菌丝球的表面。
3 讨 论 
        菌丝球作为生物载体在以往的研究中被用于其 他一些功能微生物的固定,并用于强化污染物的去 除,Dong 等利用黄孢原平毛革菌 DH⁃1 形成的菌 丝球负载光合细菌 PSB⁃1D,用于强化 2⁃氯酚的去 除,发现用同时培养法形成的混合菌丝球在 7 d 内 对 2⁃氯酚的降解率可达 89%以上。 林胜红等 使 用烟曲霉形成的菌丝球固定另一株产漆酶的荧光假 单胞杆菌后处理刚果红废水,结果表明,被固定后的 混合菌丝球对废水的脱色效能和染料的降解效率都 有了明显提升。 在本研究中,菌丝球负载 T13 对全 氮的去除效能有较大的提升,在未经生物絮凝剂改 性强化的情况下,当负载比例为1 ∶ 15 时,可使全氮 的去除率提升约 17. 00%,而经过生物絮凝剂改性 强化后, 全氮的去除率在相同条件下又可提升 9. 01%。 生物固定强化技术主要目的在于提升体系 中功能微生物的生物量, 提高其在系统中的活 性 。 从脱氢酶活性的变化可以看出,T13 可以在 菌丝球的表面附着生长,菌丝球载体颗粒表面的脱 氢酶活性在逐渐升高,而在生物絮凝剂改性强化菌 丝球之后,仅培养 7 d 后,载体表面的脱氢酶活性就 有明显的提高,同时去除全氮的效能相比于游离菌也有较大改善,说明经过生物絮凝剂改性的菌丝球 可以强化好氧反硝化菌 T13 的固定,增强 T13 在体 系中的菌量和活性。 有研究结果表明,在微生物负载在载体表面的 过程中,EPS 起到了重要作用。 王鑫等 用膨胀石 墨⁃海藻酸钙法固定石油菌 T4 的过程中发现,T4 附 着在载体表面的时候会分泌大量的 EPS。 田秀梅 等采用乙酸改性苎麻纤维为载体吸附固定石油 降解菌时也发现,细菌自身产生的胞外聚合物增强 了对载体材料的黏附。 而在膜生物反应器的研究中 也发现,通过减少 EPS 的产生可以有效预防微生物 群体附着在膜的表面,有效减少膜污染的发生 。 在本研究中,FTIR 的图谱分析结果表明,多个蛋白 质或多糖中含有的基团的吸收峰在改性菌丝球负载 T13 前后产生了变化。 而从 EEM 分析结果中可以 看出,EPS 的含量在 13 d 的培养中经历了先降低后 升高的过程,尽管在前 7 d 中被固定的 T13 菌量有 少许下降,但在后续的培养过程中其菌量和活性都 有所提高,这一结果表明,EPS 在改性菌丝球负载 T13 的过程中起到了关键作用,特别是蛋白质,有助 于 T13 在菌丝球表面的固定。 改性菌丝球培养过程中的表观图像及 SEM 图 像表明,改性菌丝球可以作为生物载体将好氧反硝 化菌 T13 有效固定在其表面。 经过 45 d 的培养后, 改性菌丝球载体仍能保持完整、良好和紧实的结构, 菌丝缠绕形成的表面提供了较大的比表面积供细菌 附着,而 T13 菌体附着后也可以继续生长繁殖,且从 载体表面脱离下来的菌体也能够形成具有活性的絮 体,避免在固液分离的过程中被排出系统导致流失。
 
 
原标题:生物絮凝剂改性菌丝球负载好氧反硝化菌 T13 强化 脱氮
原作者:孔祥震   郭海娟   马 放    耿明月   肖 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