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煤炭开采过程中的废水排放严重污染周边水域,影响生态环境和周围人们的生活,因此,对煤矿废水治理进 行研究具有现实意义,应重视废水处理机制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叙述了煤矿废水污染现状,分析了其产生原因,探讨了 煤矿废水污染的治理方案。
关键词: 煤矿废水;现状;产生原因;治理方案
0 引言
能源作为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基本条件之一, 对经济增长和人们生活水平提高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作 用。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生产国和煤炭消费国, 能源消耗中大约有70%为煤炭[1],而煤炭在开采过程中 容易产生大量的问题,如排出的废水导致水污染、开 采造成植被破坏严重、开采形成地面塌陷、废气污染 等。这些问题中,废水排放导致水污染最为严重;再 加上中国对煤矿开采产生的废水治理理念上和技术水 平都还比较落后,大量煤矿废水得不到有效处理就排 放到水域中,严重破坏生态环境和浪费水资源。在中 国,解决废水污染问题意义重大,接下来对中国煤矿 废水污染问题进行相关探讨。
1 煤矿废水污染现状及产生原因
1.1 煤矿废水污染现状
煤矿废水的主要来源是随着煤矿开采出现的地表 渗透水、矿坑水、岩石孔隙水,以及在矿井生产开发 过程中开展防尘、填充等措施产生的污水[2]。目前中国 的废水污染现状较为严峻,国家对煤炭资源的大量需 求使得煤矿开采业发展较为繁荣,在此基础上煤矿数 量也相应增多,产生的废水吨量大;煤矿废水大量排 放到河流等水域中,或通过渗透进入地下水系统,造 成水资源的污染和浪费,废水中含有的大量有害物质, 对动植物生存状态、水域周围生态环境及土壤环境都 有非常大的影响。曾经报道过的山西霍州市一个村庄 因与霍州煤电集团辛置煤矿相邻,导致从村庄中穿过 的河流受到严重污染,有村民说,平时河流里的水是 黑色的,周围连蚂蚱都找不到,更不用说鱼虾蟹等。
1.2 废水污染现象严重的原因
1.2.1 从来源分析
目前采用的水力采煤和水砂充填采煤两种采煤方 法都会排放出大量废水。水力采煤主要利用高速水流 产生大的冲击力,击碎冲击面,达到煤矿开采目的, 这种开采方法从19世纪50年代在中国开滦和萍乡试用 成功之后便逐渐推广,到现在成为中国煤炭开采主要 方法之一。水力采煤需建立完整的水采生产系统,过 程中用水量庞大,所用的水在开采过程和运输完之后, 含有大量矿物质、煤尘、较大的颗粒物、悬浮物等有 害物质,因此产生大量废水;而水砂充填则是利用水 力将各种充填物输送到工作的地方,这些充填原料经 过脱水之后形成充填体,产生的水则变成废水排出, 在此过程中同样有许多有害物质溶解到水中,形成煤 矿废水。
1.2.2 从污水处理上分析
废水排放本是工业发展必然会产生的问题,国家 对此也有相应措施,即建立污水处理厂,对排放的工 业废水进行一系列处理,直至达到国家制定标准之后 方可排放到河流等水域中。同样的,在煤矿中本应该 建立污水处理厂,但很多情况下,废水经过污水处理工序之后,水质仍在不达标的情况下排放到水域中, 造成极大的污染,原因有二:a) 工作人员思想观念上, 没有重视废水排放的危害性和污染性。如上述霍州市 辛置镇南东村例子中,也建立了一个污水处理厂,但 却发现处理厂中并没有人在工作,只有几个人在一间 办公室里打麻将,而不远处就是被污染的河流及同样 受到影响变成黑色的田地;b) 中国目前针对煤矿污水 处理技术仍较为落后,传统方法主要采取石灰澄清、 重碳酸化、絮凝、沉降、过滤和气浮等,存在工艺较 复杂,净水后利用率较低,使用的化学物品消耗量大、 处理不完全等弊端[3],污水处理技术急需改善与提高。
2 煤矿废水污染的治理方案
面对煤矿废水污染现象严重,治理形势严峻的情 况,提出合理适用的治理方案尤为重要,根据工艺的 循序渐进将污水治理工艺分为五部分,如下。
2.1 初沉池进行初级沉淀
煤矿废水中一般都含有大量颗粒悬浮物。悬浮颗 粒有大有小,在污水处理的开始阶段,建立初沉池, 首先对废水进行初级沉淀,此时较大的悬浮颗粒由于 体积大、重量大,容易沉到底部,由此形成初步沉淀, 去除较大悬浮颗粒。这个工艺虽然技术含量并不高, 看上去较为简单,但在整个污水处理工序中的作用不 容忽视,如果不对污水进行初级沉淀,很容易导致悬 浮颗粒物堵塞过滤通道,给二次沉淀工序造成影响。
2.2 曝气工艺
曝气也是一种污水处理工艺,其治理原理是通过 加大污水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使污水中的O2含量提高, 通过除掉污水中有害气体,更重要的是使污水中的有 机物与O2发生反应以达到去除有机物的目的。有机物是 煤矿废水中的一部分,有机物的去除一般依赖化学物 品的投放,但通过曝气工艺,增加废水与空气的接触 面积,使废水与空气中的O2充分接触,去除悬浮物的同 时也可除去一部分有机物[4],例如BAF工艺,即曝气生 物滤池技术,这种技术综合了过滤、吸附和生物代谢 等多种净化作用,以这种工艺处理废水,出水水质稳 定,质量好,同时具有体积小、占地省、效率高、流 程简单、操作管理方便等特点是一种值得大力推广的 新型实用技术[5]。
2.3 混凝沉淀
过滤 经过初沉池对废水初级沉淀,再经过曝气工艺之 后,煤矿废水中少部分较大颗粒悬浮物和部分有机物 就已除去,接下来第三道工艺是混凝沉淀、过滤,此 工艺是废水处理工艺中的中心环节,大部分污染物将 在此环节去除。在这个过程中需建立澄清池,经过上 述两个工艺处理之后的废水经过泵房提升后进入澄清 池,在池中投入混凝剂和絮凝剂,以去除废水中胶体 悬浮物[6]。混凝沉淀过程中通过混凝剂和絮凝剂等药剂 的投放,使废水中或因质量和体积太小,或因颗粒本 身特性难以聚集沉淀的颗粒凝结成胶体,然后在加上 与废水中一些未过滤的杂质聚合,因为聚合物体积和 质量变大,从而沉淀并过滤,完成煤矿废水的处理。
2.4 活性炭吸附
活性炭是一种暗黑色含炭物质,具有发达的微孔 构造和巨大的比表面积,其化学性质稳定,可耐强酸 强碱,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可有效吸附废水中的有 机物和重金属离子,及除臭、除色等[7]。活性炭吸附工 艺是利用活性炭良好的吸附性能,将之用于煤矿废水 处理工序中,建立吸附池,将经过混凝沉淀、过滤后 的废水通过活性炭再过滤,以去除水中的臭味和不能 沉淀、尚未过滤的物质如重金属离子等。活性炭吸附 工艺吸附性大,便于控制和管理,对于煤矿废水处理 有明显效果,应该提倡。
2.5 消毒
消毒工艺在整个废水处理工序中已属于污水处理 工艺的“扫尾”阶段,在此之前的工艺处理下的废水 已可进行二次利用,即使排放到河流湖泊中也不会造 成水污染,更不会影响周边的生态环境,经过活性炭 吸附工艺处理之后的废水水质基本可达到生活用水的 标准,但将将其净化成为饮用水,还需经过消毒这一 工序。在这一工序中可采用紫外线消毒,利用紫外线 将水中的细菌、病毒、寄生虫及其它病原体杀死,之 后便可达到饮用水标准。
3 结语
通过对中国煤矿废水污染的现状以及产生原因的 研究分析,结合中国实际,对煤矿废水污染治理提出 了相应解决方案,可看到煤矿废水污染问题在中国已 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处理好废水治理问题具有紧 迫性和必要性,制定合理的废水处理工序和完整的治 理体系是解决废水污染现象严重的关键,对此应给予 重视。
相关文章
- 煤矿水污染现状及其治理工艺的优化改进 2022-01-24
- ED在高盐废水“零排放”中的机遇 2019-12-30
- MVR 技术在含盐废水处理领域的运用策略 2021-06-04
- 稠油脱水低温破乳剂研究与应用 2020-05-31
- 浅论中水回用 2020-10-25
最新文章
- 煤矿废水污染现状研究及其治理方案思考 2022-02-03
- 煤矿各类废水处理及综合利用途径的探讨 2022-02-02
- 煤矿井下废水强化混凝特性研究 2022-02-02
- 煤矿矿井废水处理及回收技术分析 2022-02-02
- 煤矿矿井废水处理设计方案与实行 2022-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