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随着改革开放的持续进行以及社会不 断发展,人们的经济和生活水平不断地提高,大家 对水污染的观念越来越淡薄,此现象直接导致水污 染变得越来越严重。本课题以酸性废水为研究对 象,根据煤矿废水的水质特征,针对处理过程中的 重要步骤———混凝吸附操作步骤进行理论和实验上 的探讨。
关键词: 煤矿废水; 混凝试验; 沉淀实验; 吸 附实验
0 前 言
0. 1 我国目前的水资源状况
我国水资源总量不丰富,分布不平衡,人均占有量很 低。水土资源分布不匹配,部分地区经常遇到旱涝灾害。 供需矛盾日益加剧,用水效率不高,浪费严重。目前,关 于水资源的保护和水土治理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水 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是实现 “中国梦 “的必要条件,只 有这样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
0. 2 煤矿废水的危害
酸性强是煤矿废水的主要特点之一,部分金属制的部 件以及管道遇到酸性较强的煤矿废水时都会被腐蚀,进而 造成比较大的经济损失。Fe2+ 、Mn2+ 以及其他重金属离子 大量存在于煤矿废水中,水体中的溶解氧被这些重金属离 子大量消耗,导致水体自身的自净能力大幅度降低。水体 自净能力降低会阻碍淡水生植物的生长。没有处理的酸性 废水一旦排放到地表,不但污染地表水,还会破坏土壤的 结构,阻碍农作物的生长。
0. 3 煤矿酸性废水处理回用的意义
我国境内已探明的煤炭储量非常大,我国也是最大的 煤炭消费国家,然而在煤炭的采集、转移和加工中或多或 少会引起各不相同的环境问题。这些未经处理的污废水会 严重恶化周边水质。严重影响周边的生态环境,甚至导致 有些地区出现沙漠化。本文希望能找到一个有效的、经济 可行的方法或工艺来最大程度地解决煤矿废水污染,为矿 区周边的环境治理和经济发展提供有效的理论支持。
1 混凝吸附法
1. 1 混凝机理
水体混凝机理较繁杂,混凝机理与混凝剂的种类、水 质条件等因素有关。混凝及沉淀的过程机理为: ①电中和; ②吸附架桥作用; ③沉积物的卷扫; ④颗粒碰撞原理。
1. 2 吸附机理 吸附的主要原理是使用本身表面多孔且表面积大的物 质( 本身有吸附能力) ,对水体中的重金属离子及其他污染 物进行吸附。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通常使用两种吸附方式。
1. 3 混凝吸附方法 1) 实验使用装置和污染物的检测方法。实验装置: 烧 杯、干燥剂、温度计、试管、密度计等常用仪器、电炉, 干燥器等烘干器具、紫外分光光度计、GSP-80-04 型磁力搅 拌器、电子分子天平、PHS-3B 型精密酸度计、混凝试验六 联搅拌器、冷却器、马弗炉。 2) 实验步骤和结果。 ( 1) 石灰沉淀实验。 实验步骤: ①用 500 mL 量筒取均匀搅拌后的水样 8 个 放置到 500 mL 的烧杯里面; ②把烧杯放到六联搅拌器下, 用移液管分别移取 CaO12、14、16、18、20、22、24、26 g /L 至试管中; ②开启搅拌器,使其在 500 r/min 的转速下 搅拌 25 min,在 150 r/min 的转速下搅拌 5 min,在 80 r/ min 的转速下搅拌 5 min; ③记录在搅拌过程中 “矾花”的 外观和密实程度等,停止机器运作,大约静置 15 min 后,取上清液 100 mL 置于烧杯中,测定污染物的浓度和 pH 值。 实验结果: 如果将生石灰的量加大,则溶液中的 pH 值也随之增大,若生石灰的剂量小于 3 g /L,则 pH 值基本 没有变化,随着生石灰的投加量超过 3 g /L,其 pH 值迅速 升高,因为此煤矿废水中有大量的铁离子,最初加入生石 灰时,先使氢氧根离子与铁离子发生反应,这样溶液中的 pH 值几乎不变化,后来继续反应消耗完铁离子后,溶液中 还有较多的的氢氧根离子,这样溶液中的 pH 值升高。 从实验可以得知,如果煤矿酸性废水使用生石灰来处 理,会降低废水中的亚铁离子、锰离子等。同时,碱性中 和剂———生石灰会与硫酸根离子发生中和反应,使部分硫 酸根离子含量降低。但是,对亚铁离子的去除效果不是很 好,最高去除率仅 35%左右。 ( 2) 吸附沉淀实验。 实验装置: 电炉、烧杯、温度计、试管、密度计等常 用仪器、紫外分光光度计、干燥器,电炉等烘干仪器、电 子分子天平、混凝试验六联搅拌器、磁力搅拌器、精密酸 度计、马弗炉、冷却器。 实验目的: 更进一步消除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硫酸 根离子含量,使处理后的水质达到回用水要求。 实验步骤: 取均匀搅拌后的样本 7 个,用 1 000 mL 量 筒量取后置于烧杯里面; 将烧杯放到六联搅拌器下,使搅 拌棒位置在烧杯正中,然后加入不同剂量的活性炭,吸附 45 min 后,停止振荡,然后让其沉淀 20 min; 用虹吸法取 上清液 100 mL,放入 250 mL 的锥形瓶中,进行污染物离 子的测定; 进而将活性炭换成活性氧化铝,沸石后重复做 上述实验。 结果分析: 经过混凝实验、沉淀实验和吸附实验处理 后的煤矿废水水质都能达到废水回用水质的要求。吸附实 验后,废水中主要污染物的去除情况为: 87%悬浮物被去 除、约 90%硫酸根离被子去除、约 92%的锰离子和亚铁离 子被去除; 当活性氧化铝加入废水后,对废水的主要污染 物的去除有: 约 87%悬浮物被去除、约 86%硫酸根离子被 去除、约 88%亚铁离子和锰离子被去除; 人造沸石加入废 水后的去除效果为: 约 88%悬浮物被去除、约 89%硫酸根 离子被去除、约 86%亚铁离子和锰离子被去除。综上可知: 吸附剂活性炭处理废水的效果最好,在活性炭吸附实验中 的最佳振荡时间为 40 min。而活性氧化铝和人造沸石作为 吸附剂的处理效果要次之。 3) 混凝、吸附实验的影响因素。 ( 1) 水温影响。水温主要影响混凝剂的溶解速率,从 而降低其处理效果。当温度低时,分子的布朗运动较慢, 这一点对于废水分子也一样。因为低温也降低了各胶体颗 粒的碰撞次数,很难形成较大颗粒的胶体,另外,混凝剂 的化学反应会因为水温低而大大降低,这是因为混凝剂的 水解反应是一个吸热过程。低水温会使废水中的絮凝体体 积细小且结构相对松散,从而沉淀效果变得相对较差。 ( 2) 原水水质的影响。对原水水质影响较大的主要是 废水中的悬浮物浓度以及有机物含量等。当悬浮物或有机 物大量存在于废水中的时候,废水中颗粒相互碰撞的机会 就会大大增加,从而形成的絮凝颗粒也会较大,所以沉淀 效果也相对较好。 ( 3) 吸附结构的影响。一般来说,吸附剂的比表面积 与其吸附能力成正比,而吸附剂的孔结构和其表面化学性 质都影响吸附剂的比表面积。 ( 4) pH 值影响。实验得知 pH 值对使用有机高分子混 凝剂得到的混凝效果影响相对较小。因为有机高分子混凝 剂水解产生的 H+ 会使水的 pH 值下降,为了让 pH 值保持 在最佳的 p 区间内,需要适当增加碱性物质与水解产生的 H+ 中和。
2 混凝和吸附实验结论
混凝实验后,发现仅仅用生石灰来处理酸性废水的处 理效果不理想: 对硫酸根离子、锰离子、亚铁离子和悬浮 物的去除率不足 1 /3。在酸性废水中加入活性炭等吸附剂 后,废水中的主要污染物的去除效果明显提高了,在沸石 加入后形成的絮凝体体积大且结构密实,污染物的沉淀速 度也相对较快很多。实验证明,它对主要污染物的去除结 果为: 2 /3 左右的硫酸根离子被去除,约 90%悬浮物被去 除、近 90%的锰离子和亚铁离子被去除。 为了使最终处理后的水质达到回用水的水质标准,往 往在通过混凝和沉淀实验后,再用吸附处理方式将废水中 的硫酸根等污染物去除。而吸附实验用的原水来源于混凝 沉淀后的上清液。实验证明此法可行且处理后的水质达到 回用水要求。
相关文章
- 混凝-超滤组合工艺的模拟高含盐废水预处理性能 2021-04-26
- CASS工艺处理蛋糕食品加工废水实例 2020-07-07
- 振动膜处理变性淀粉废水的研究结果与讨论 2020-01-16
- 高盐废水分质结晶技术 2019-12-28
- 几个应用领域陶瓷膜清洗技术进展 2020-09-01
最新文章
- 混凝吸附法处理煤矿废水的研究 2022-02-04
- 矿井废水井下处理新技术及工程应用研究 2022-02-04
- 龙里县废弃煤矿井废水污染治理研究 2022-02-03
- 麦饭石固定化 SRB 污泥颗粒处理模拟煤矿酸 性废水的适应性 2022-02-03
- 煤矿废水的来源及水质特征 2022-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