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搭建了烟气浓缩实验台,采用新型的“水帘式”喷淋方式,通过单因素实验与正交实验相结 合的方法,利用含盐水及实际电厂脱硫废水进行实验研究,探究了烟气体积流量、入口烟温、进水体 积流量和盐水电导率等对低温烟气蒸发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实验台最佳条件下,单位体积烟 气最大蒸发能力为15.33mL/m3;影响烟气蒸发能力因素由主到次依次为烟气体积流量、入口烟 温、进水体积流量;利用“水帘式”喷淋方式时,喷管堵塞风险较小;蒸发产物成分主要为 NaCl。
关键词:低温烟气;脱硫废水;浓缩减量;实验研究
我国淡水资源严重短缺,对水环境的保护及利 用尤为重要。随着我国环保政策的节节加码,对水 污染的治理力度也不断增大,燃煤电厂作为用水和 排水大户,其废水的处理长期以来受到环保行业的 密切关注。2015年4月14日发布的《水污染防治 行动计划》(即“水十条”)明确提出要全面控制污染 物排放,一些重点区域禁止污水排放[1]。2018年6 月6日修编的《发电厂废水治理设计规范》对电厂废 水处理设计进行了明确规定,新增了废水收集和贮 存等设施的相关设计要求[2]。 我国对电厂脱硫废水的治理是逐渐实现零排 放。现阶段实现脱硫废水零排放的整体技术思路 为:脱硫废水→预处理→浓缩减量→蒸发结晶(转移 固化)[3]。在脱硫废水的预处理方面,传统的处理方 法主要是采用化学加药的方法,去除废水中大量的 钙镁离子及部分重金属离子,如常见的三联箱处理 技术和双碱法等[4]。浓缩减量阶段的目的是减少后 续蒸发固化的处理量,降低废水蒸发固化的成本[5]。 废水的浓缩减量主要有2种方法:膜法浓缩和热法 浓缩。膜法浓缩技术中比如应用较为广泛的反渗透 (RO)、正 渗 透 (FO)、纳 滤 (NF)和 电 渗 析 (ED) 等[6-11],但由于膜法浓缩存在诸多问题,如成本 问 题、前处理要求高问题、易结垢和堵塞问题等,不能 够普遍应用于所有电厂[12]。热法浓缩技术主要是 采用蒸汽进行废水的蒸发结晶,如机械蒸汽再压缩 (MVR)、蒸 汽 热 力 再 压 缩 (TVR)、多 效 蒸 发 (MED)[13-15]以 及 利 用 电 厂 烟 气 余 热 进 行 废 水 蒸 发[16]。利用蒸汽蒸发时蒸发器造价较高,同时消耗 蒸汽量大,经多方面考虑采用烟气余热进行废水的 浓缩减量是目前较为实用、经济的技术。 目前,利用烟气余热蒸发脱硫废水主要是利用 旁路烟道蒸发,抽取空气预热器(简称空预器)前部 350 ℃左右高温烟气[17],将废水用泵送至蒸发结晶 器中雾化成小颗粒液滴,利用高温烟气将废水蒸发 结晶,产生的结晶盐被电除尘器捕集,其对电厂整体 系统的影响较小[18];或将废水直接喷入空预器与电 除尘器间烟道内,利用 150 ℃ 左 右 烟 温 将 废 水 蒸 发[19]。这2种技术无论是将废水进行旁路烟道蒸 发还是烟道内直接喷雾蒸发,均采用单流体雾化喷 头将废水雾化成小颗粒,因此难以避免产生喷头堵 塞的问题[20]。现有的处理技术难以解决设备的结 垢堵塞问题,设备结垢堵塞主要是因为废水的硬度 离子钙镁含量较高,去除废水中的钙镁离子需要进 行废水预处理,增加了废水的处理成本。为防止结 垢堵塞问题,从废水的喷淋形式上进行改造是可行 的。笔者利用低温烟气余热对脱硫废水进行蒸发浓 缩减量,并采用“水帘式”喷淋方式,通过单因素实验 与正交实验相结合的方法,探究了烟气体积流量、入 口烟温、进水体积流量和盐水电导率对实验台蒸发 水量的影 响,为 实 际 工 程 应 用 提 供 了 实 验 依 据 与 指导。
1 低温烟气余热浓缩脱硫废水
1.1 实验装置 本低温烟气余热浓缩实验台主要由鼓风机、加 热管、模拟烟道、烟温测量装置、喷淋装置、冲洗装 置、冲洗泵、喷淋泵和浓缩罐9部分组成(规格见表 1),整体实验装置见图1。
为了避免喷淋过程的喷头堵塞问题,常见的雾 化喷头被替代,笔者采用新型的喷淋方式“水帘式”。 通过在管道侧面进行切口来实现“水帘式”喷淋,切 口为矩形,横截面积 As=长×宽=18cm×0.1cm (切口尺寸根据“水帘”的喷射速度来确定)。模拟烟 道横截面为边长20cm 的正方形,烟气流速vgas为 1.3889~3.1250m/s(烟气流速通过调节鼓风机空 气流量来实现),水流的喷射速度vw 按vw∶vgas=1∶ 1计算,从而确定进水体积流量qV(qV =vw·As)。
1.2 实验用水 实验用水为含盐水(含盐水水质按照实际电厂 普遍脱硫废水水质配制)。配置含盐水的药品纯度 均为分析纯,含盐水的离子质量浓度见表2。
2 探究单因素条件对低温烟气蒸发 能力的影响 采用控制变量法,探究单因素条件对低温烟气 蒸发能力的影响。进行如下定义: (1)蒸发能力:单位体积烟气量能够蒸发的水 量,mL/m3。 (2)蒸发水量:实验台运行1h浓缩罐中水样 体积的减少量,mL。
2.1 烟气体积流量对蒸发能力的影响 实验条件设定:入口烟温为100℃,进水体积流 量为17L/min,改变烟气体积流量大小(依次为200 m3/h、240m3/h、270m3/h和300m3/h)。实验结 果见图2。
根据图2可知,随着烟气体积流量的增大,蒸发 水量呈现先增长后逐渐趋于平缓的趋势。在烟道横 截面积不变的情况下,烟气体积流量的增大意味着 烟气流速变大,使得单位时间内与废水进行热交换 的能量增强,较大的烟气流速使得水蒸气被烟气迅 速带走,而避免其在烟道局部区域凝结为水。同时 烟气体积流量增大能够携带的水蒸气量增加,有利 于废水的蒸发。当烟气体积流量为270m3/h时,曲 线开始 趋 向 平 缓,再 次 增 大 烟 气 体 积 流 量 至 300 m3/h,蒸发水量增幅较小,基本不变,由于实验台的 限制,烟 气 蒸 发 能 力 存 在 极 限 值。在 入 口 烟 温 为 100℃,进水体积流量为17L/min,烟气体积流量为 300m3/h时,最大蒸发水量为3.96L。 2.2 入口烟温对蒸发能力的影响 实验条件设定:烟气体积流量为300m3/h,进 水体积流量为21L/min,改变入口烟温(依次为80 ℃、90 ℃、100 ℃和110 ℃)。实验结果见图3。
根据图3可知,随着入口烟温的不断提高,蒸发 水量逐渐增加。入口烟温越高,越有利于废水的蒸发,当入口烟温为 110 ℃ 时,最大蒸发水量为 4.6 L,即蒸发能力最大为15.33mL/m3。 2.3 进水体积流量对蒸发能力的影响 实验条件设定:入口烟温为100℃,烟气体积流 量为300 m3/h,改变进水体积流量(依次为15L/ min、17L/min、19L/min和21L/min)。实验结果 见图4
根据图4可知,随着进水体积流量的增大,蒸发 水量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在该实验条件下, 存在一个极值点,当进水体 积 流 量 小 于 19L/min 时,蒸发水量呈线性增长,当进水体积流量大于19 L/min时,蒸发水量开始下降。这主要是因为进水 体积流量过大,喷射速度过快,导致水流的更新速度 过快,烟气与水流的接触时间变短,传热效率下降, 最终导致蒸发能力下降。在该实验条件下,最大蒸 发水量为4.3L,即最大蒸发能力为14.35mL/m3。
2.4 盐水电导率对蒸发能力的影响 实验条件:入口烟温为100℃,烟气体积流量为 250m3/h,进水体积流量为18.75L/min,改变实验 用水(将原始盐水离子质量浓度依次扩大 2 倍、3 倍、4倍和5倍(即改变盐水电导率)进行实验)。实 验结果见图5
根据图5可知,随着初始盐水电导率的增大,蒸 发水量呈现先下降后逐渐增加的趋势。盐水电导率 对蒸发的传热性能影响较大,随着盐水电导率的升 高,传热系数减小,这是由流体的物理性质决定的, 液体黏度的增大会影响传热过程的进行,进而影响 液体的流动状态。当溶液中离子质量浓度增幅大于 2倍时,蒸发水量开始出现明显下降的趋势。当溶 液中离子质量浓度增大至3倍时,随着溶液盐分的 增加,溶液离子强度提高,水蒸发减慢。当溶液中离 子质量浓度增幅超过3倍以后,溶液出现明显的硫 酸钙白色沉淀及分层,溶液中部分阴阳离子结合为 沉淀析出,这样会使溶液中离子质量浓度下降,溶液 的蒸发能力上升,因此蒸发曲线又呈现上升趋势。
3 正交实验 采用正交实验的方法来确定影响低温烟气蒸发 能力因素的主次。选取入口烟温、烟气体积流量、进 水体积流量和喷管位置4个影响因素,建立四因素 三水平正交实验。正交实验计划表见表3。
利用极差分析法来分析正交实验结果,见表4。 根据极差R 可确定影响因素的主次,极差大,对指 标(蒸发能力)的影响大,为主要因素;极差小,对指 标的影响小,为次要因素[21]。 根据本次结果分析,依照极差大小确定出影响 因素由主到次为:喷管编号→烟气体积流量→入口 烟温→进水体积流量。 各因素的取值:选取因素的水平与要求的指标 (本实验的指标为蒸发水量或蒸发能力)有关,要求 的指标越大越好,本次实验选取使指标最大(即蒸发 水量最大或蒸发能力最大)的那个水平,即入口烟温 110 ℃,烟气体积流量300m3/h,进水体积流量21 L/min,喷管编号取2号喷管。在实际工程中,喷管 的位置是确定的,在本实验中,水平烟道与加热管的连接处是渐扩管,进入水平烟道内的烟气流速会由 于渐扩管段发生突变,烟气流场不稳定,离烟道入口 越近的喷管受影响越大,会将“水帘”吹散,对蒸发水 量产生影响。
4.1 蒸发能力实验 从某电厂2×300MW 机组采集脱硫废水,其 脱硫废水水质见表5。 为探究单因素烟气体积流量对蒸发能力的影 响,共进行了2组实验,在其他条件相同(入口烟温 和进水体积流量)的情况下,对实验条件进行设定, 由于该电厂低温段烟温为95℃,则本次实验将入口 烟温设定为95 ℃,具体实验条件设定见表6,每次 实验 时 长 4.5h(长 时 间 运 行 观 察 实 验 台 结 垢 情况)。
根据实验测得的低温烟气蒸发水量为 2700 mL(蒸发能力为9mL/m3)计算,对于300 MW 机 组,其烟气体积流量约为1×106 m3/h,则能够蒸发 约9t/h的水量。
4.2 实验现象分析 在实际工程应用中,除需达到预期的浓缩效果, 其装置结垢及后期的维护同样应受到重视。观察模 拟烟道壁的打壁现象以及喷管的结垢堵塞现象,实 验台情况见图6和图7所示。 初始烟道壁情况 1.5h后结垢情况 3h后结垢情况 4.5h后结垢情况
相关文章
- 丙烯酸阴极电泳涂料的制备 2020-06-09
- 膜分离技术用于印染废水处理及回用的研究进展 2020-08-13
- 水伴侣污水处理破乳剂安全技术说明书 2021-02-14
- 焦化酚氰废水生产排污水回用,废水综合利用 2020-03-29
- 餐饮油水分离器检测的入水油成份和浓度 2020-06-18
最新文章
- 城镇污水处理厂全流程水质管理方法分析 2023-01-29
- 高排放标准下某高新园区污水处理厂工程实例 2023-01-16
- 一种树状多支化破乳剂的合成与应用 2023-01-14
- 地层注入水悬浮物含量偏高原因分析与治理 2023-01-13
- 浅谈胶印润版液的净化循环使用 2023-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