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主要介绍了以微生物方法处理造纸工业废水的相关技术。介绍了真菌中的白腐菌作为关键 技术的一环对处理工艺的影响和处理效果,以期对废水处理工艺进行改良,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关键词] 造纸废水;微生物;絮凝;酶
社会的生产生活对于造纸产品的需求较大,因 此造纸工业的发展已经成为了当前满足人们生产生 活需求的重点行业,2020年在“绿色低碳”环保理念 下,对于纸 张 的 需 求 仍 然 呈 现“弱 复 苏”的 状 态[1]。 在纸张生产过程中,废水成为了污染环境的主要因 素,大部分的造纸废水中,存在大量的难以降解的纤 维素以及木质素等,这些物质来源于植物纤维原料, 会对水体造成一定程度的污染[2]。因此为了进一步 解决水体污染的问题,传统的利用化学方法来实现 废水处理的方式,虽然能够去除一部分的含氯有机 物[3],但是这种方式可能会造成水体的二次污染,因 此随着科研技术的不断发展,利用微生物来实现造 纸废水处理已经成为了当前的主要技术,当前,常见 的微生物废水处理技术通常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利用真菌进行造纸废水处理 真菌是存在于生物界中的重要生物类型,其自 身有着较为独特的起源和发展历史,真菌种类具有 多样性,分布在生活各处,据相关学者的研究调查显 示,当前,全世界的真菌物种经过定名之后,已经超 过了10万种,而未知的真菌类型依旧有近20万种 以上[4]。真菌虽然并不是活性污泥以及生物膜技术 中的应用主体[5],但是其自身的特点也可以应用在 造纸废水处理中[6]。大部分真菌通过降解作用来实 现对造纸废水中的有机氯化物以及其它纤维物质进 行降解清除,具有较高的效率[7]。
1.1 可用于造纸废水处理的真菌类型 由于利用 微 生 物 进 行 造 纸 废 水 处 理 具 有 可 行 性,因此相关学者建立在活性污泥的基础上进行真 菌分离,初步分离出了近166种酵母菌以及类酵母 菌,这其中占主要优势的真菌类型以皮状丝孢酵母、 胶红酵母、近 平 滑 假 丝 酵 母、曲 霉 属、青 霉 属、根 霉 属、漆斑菌属、木霉属以及头孢霉属等近20个类别。 也有学者表示,大部分生物滤池的生物膜中含有大 量的微生物,其 中 近30%是 真 菌,具有较强优势的 真菌种群有镰刀霉属、瘤胞霉属、地霉属、竹丝霉属、 腐霉属以及青霉属。经过初步实验之后,发现大部 分真菌可以 充 当 絮 凝 剂 应 用 在 造 纸 废 水 处 理 作 业 中[8],同时也可以直接作为污染物降解,实现对废水 中原有的纤维素以及有机物进行降解[9]。
1.2 真菌应用在造纸废水处理中的案例分析 为验证真菌是否具有处理造纸废水的功能,相 关学者进行了研究:采用以白腐真菌为主的大型真 菌作为降解真菌,其中涉及到了变色云芝、粗毛革孔 菌、血红孔菌、毛栓菌、洋蘑菇等。而针对当前造纸 废水的微生物处理中,白腐真菌在污水对纸制品中 偶氮染料污染物的降解效果最好[10],而因培养方式 的原因以黄孢原毛平革菌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的研 究也很多[11]。
在2004年,我国的生物学家吴娟 认 为,白 腐 菌 在造纸废水处理中能够有效将木素以及 COD 的含 量降解有效率提升至71%以及48%[12]。国外学者 通过对46株菌种进行分离之后,得出其中有13株 菌种可以有效将造纸废水中的木素进行降解,发现 其能够进一步降低造纸废水的酸碱值,使其具备工 业化应用的价值[13]。 通常来讲,利用白腐菌作为造纸废水处理的原 理是依靠其转化为絮凝剂,促使造纸废水中的大部 分固体、悬浮颗粒以及胶体粒子能够凝集并且沉淀, 可以利用物理的方式将其分离出去,从而实现对部 分污染物的净化[14]。另外,当白腐真菌对废水中的 有机物进行降解时,主要是通过关键酶的催化反应 来完成的[15],白腐菌在与木质素相遇之后会产生三 种降解酶,其中包含锰过氧化物酶、木质素过氧化物 酶以及漆酶,这三种催化酶都是胞外酶,这其中木质 素过氧化物 酶 简 称lip[16]。当 温 度 高 于35℃时,该 种催化酶的活性开始丧失,最适酸碱度 4.5,当酸碱 度低于3.0后,会出现不稳定现象,额外加入藜芦醇 能够进一步提升该种催化酶的稳定性[17]。 木质素过氧化物酶可以利用电子传递对木质素 进行攻击,在木质素的原子结构中夺取电子,并且生 成自由基,从而斩断木质素分子键,常见的木质素分 子键为愈创木基、紫丁香基以及对羟苯基结构,一般 情况下含有两个苯环,这两个苯环都可以对木质素 过氧化物酶进行氧化。与此同时,利用木质素过氧 化物酶进行氧化的过程中,需要利用 H2O2 进行驱 动,确保白腐菌在进行降解时不会导致酶活性有显 著下降。 白腐菌中产 生 的 锰 过 氧 化 物 酶,简 称 为 MnP, 这是一种含有较高铁血红素的糖 基 化 过 氧 化 物 酶[18]。在降解的过程中可以分解出芳香环多聚体, 这是能够有效实现木质素降解的主要成分,大部分 锰过氧化物酶的晶体结构中涵盖了近17%的 中 性 糖类以及大量的酸性氨基酸。大部分的锰过氧化物 酶能够氧化酚型的木质素,在氧化的过程中,锰过氧 化物酶需要在 H2O2 的催动下将二价锰离子转化为 三价锰离子,与此同时三价锰离子会生成苯氧残基, 这种转化方式与上文所论述的lip转化有着明显的 差异性,但是在进行木质素降解的过程中,MnP 可 以有效保护lip,使其免于受到 H2O2 的损害。 另外,白腐菌中的漆酶是一种含铜多酚氧化酶, 其中的铜原子为4个,分子量维持在64~390kD 之 间,有500个氨基酸组成单一多肽。但部分漆酶是 借助氧气来实现电子受体的蛋白酶,在进行污水降 解处理过程中,主要表现为可以利用生成底物自由 基并且协同4个铜离子进行降解作用,底物氢醌会 将一个电子转移到漆酶中,产生半醌-氧自由基中间 体,接下来,两分子半醌会产生一分子的氢醌以及苯 醌。中间体能够转变为碳自由基中间体,他们可以 进行偶联和结合,因此在白腐菌的体内,漆酶主要会 与氧化木质素酶系进行协同降解。 总的来说,白腐菌会产生多种酶进行木质素氧 化,每一种酶都需要进行协同作用,来发挥自身的特 点和机理来降解木质素,大部分胞外酶会协同胞内 酶,例如 H2O2 酶系来实现木质素大分子的降解,在 胞外将其转换成小分子,然后进入到胞内,将其代谢 成 H2O 和 CO2,从而能够完全将木质素进行清除。
2 利用细菌进行造纸废水处理 当前利用生物法进行造纸废水处理的技术主要 以 生 物 膜 法[19]、活 性 污 泥 法[20]以 及 厌 氧 池 消 化 法[21]为主。以上方法细菌占据了较大的地位,是具 有主要价值的作用菌,大部分细菌可以分为厌氧菌 以及好氧菌,以下分别从这两个方面来分析在造纸 废水处理中的应用方式。
2.1 利用好氧细菌进行造纸废水处理 好氧细菌在污水处理中的主要技术涉及到了生 物膜法以及活性污泥法,这其中活性污泥法中所使 用的好氧细菌为专性好氧菌,其中包含了大肠杆菌、 变形杆菌以及产气气杆菌,菌胶团细菌为主要成分, 其表面积大且具有较强的黏性,能够在极短的时间 内快速吸附 污 水 中 悬 浮 的 有 机 物 质 以 及 重 金 属 离子,能够将依附有效率提升至30%~90%。 在较为常见的生物膜处理技术中,主要应用的 好氧细菌以芽孢杆菌属、假单胞菌属、黄杆菌属、微 球菌属以及产碱杆菌属等近10个菌属为主,这些菌 属会连接在一起形成菌胶团,能够对有机物进行全 面分解,大部分生物膜中还存在丝种细菌,主要以贝 氏硫菌以及球衣细菌为主,能够实现过滤,这其中球 衣细菌对大部分有机物质具有极强的降解和清除能 力。 大部分好氧细菌在进行污水清除时,都需要在 有氧环境下作业。芬兰的某纸浆厂曾经利用活性污 泥结合污泥曝气再生处理技术对硫酸盐制浆废水进 行处理,能够 有 效 将 其 中 的 BOD 成分的去除率提 升至90%,COD 的 去 除 率 可 以 高 达84%。相 关 学 者针对混凝处理之后的废纸脱墨废水,利用活性污 泥法进行实验之后表明,经过活性污泥处理之后,废 水中的 有 机 物 得 到 进 一 步 清 除,可 以 将 COD 以 及 BOD5 的清除率提升至88.6%以及93.4%。
2.2 利用厌氧细菌进行造纸污水处理 当前广泛应用在造纸污水处理中的厌氧细菌, 以甲烷细菌以及产酸细菌为主,这其中,产酸细菌由 专性厌氧菌以及兼性厌氧菌这两者组成,常见的专 性厌氧菌分为双歧杆菌属、梭状芽孢菌属以及拟杆 菌属,能够对废水中的有机物进行降解,而兼性厌氧 菌分为芽孢杆菌属、假单胞菌属、黄杆菌属以及产气 杆菌属等。该种类型的厌氧菌具有较为严格的厌氧 生长条件。 通常来讲,利用厌氧细菌进行生物降解,可以分 为4个步骤,首先是水解,会在污水中加入水解菌, 将不溶于水的大部分有机物质转化为可溶性物质, 其次是酸化过程,在这个阶段内,经过水解菌溶解之 后的有机物会形成挥发酸。在这一阶段会受到处理 环境以及细菌活性的影响,而葡萄糖会将预酸化池 中的大部分丙酸氢、乙酸以及丁酸进行降解。 接下来是产氢产酸阶段,大量的硝化菌会将污 水中的生化产物,降解为二氧化碳、氢气和乙酸。然 后需要利用产甲烷菌进行甲烷转化,通常来讲产甲 烷菌的电位较低,其中一部分可以将醋酸盐进行甲 烷转化,另一部分会将氢气转化成甲烷。 大部分的厌氧细菌废水处理过程中,产氢产酸 以及产甲烷是在同一时间发生的,厌氧细菌可以将 废水中的醋酸盐以及大部分酸性物质转化成甲烷的 有效率提升 至70%~75%。国内的相关研究学者 曾经利用厌氧-酸化来实现对小型的碱法草浆纸 厂 废液进行处理,能够将 COD的去除率提升至77%, BOD5 的去 除 率 提 升 至80%,脱 色 率 高 达90%,甲 烷的产气率可以控制在0.342~0.539L/L·d。
3 利用其他生物进行造纸废水处理 当前应用于造纸废水处理的生物技术中,除大 量的细菌以及真菌类物质之外,还发现一系列的原 生动物以及藻类植物。与此同时,国内外也有相关 文献阐述了利用人工湿地来实现废水处理的相关研 究,例如,利用人工湿地塘来进行废水过滤,研究表 明可以有效清除造纸废水中的 COD、BOD,同时,将 处理过的废水灌溉芦苇还能够进一步降低土壤的盐 渍化程度。而芦苇也可以作为造纸的原材料进行二 次利用,这种方式在小范围内实现了对污水生产以 及废料处理的循环。芦苇在生长过程中,不仅可以 吸收大部分废水中的残留营养物质,也能够对废水 中的部分重金属物质进行吸收,其根茎所需要的养 分也可以支撑根区的微生物生长,为其提供降解和 繁殖的好氧条件。
4 展望 综上所述,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造纸工业 的环保处理也需要进行创新和优化,当前利用微生 物技术来实现绿色废水处理已经成为了主要的研发 任务,大量的真菌、细菌以及原生动物,可以有效实 现对造纸废水中的有机物和大部分重金属元素的过 滤降解。同时利用微生物来实现可循环的污水处理 系统,不仅可以提升经济效益,也能够进一步节省资 源,降低对环境的影响。这种方式可以促使造纸废水处理向生态化和多样化方向转型,从而满足社会 发展和环保的双重要求。
相关文章
- 含油废水除油-以ZnCl2和NaOH及其复配活化剂进行吸附碳材料的 2020-11-03
- 高盐废水单质分盐与资源化利用的研究进展 2022-06-29
- 污水处理中陶瓷膜清洗技术的研究进展 2022-03-30
- BR-ZFJ 型反相破乳剂在污水汽提装置的应用 2022-11-21
- 标准化操作流程在煤化工废水处理设计中的运用 2019-12-05
最新文章
- 城镇污水处理厂全流程水质管理方法分析 2023-01-29
- 高排放标准下某高新园区污水处理厂工程实例 2023-01-16
- 一种树状多支化破乳剂的合成与应用 2023-01-14
- 地层注入水悬浮物含量偏高原因分析与治理 2023-01-13
- 浅谈胶印润版液的净化循环使用 2023-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