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随着再生水用途的不断拓展,反渗透工艺在城市污水再生处理中的应用日益广泛。 然而,城市污水的反 渗透浓水具有污染物种类复杂、浓度高、难生物降解等特点,亟需开发经济高效的处理技术。 采用臭氧高效催化氧化 法对反渗透浓水进行处理。 中试研究结果表明,过渡金属离子臭氧均相催化氧化工艺处理反渗透浓水时,COD 去除 速率始终<20 mg/(L·h),且出水水质不稳定,受膜清洗废水冲击时几乎无法去除 COD。 臭氧均相/非均相催化氧化去 除 COD 效果好,稳定性高,适于浓水处理。 反渗透浓水的 COD 去除速率明显提升,最高可达 56 mg/(L·h)。 当进水 COD 为 42~96 mg/L,出水 COD 可控制在 16~48 mg/L,稳定达到 GB 18918—2002 一级 A 排放标准要求。 与臭氧均相 催化氧化相比,臭氧均相/非均相催化氧化去除单位 COD 的臭氧消耗量下降 26%。
[关键词] 反渗透浓水;臭氧;催化氧化;深度处理;城市污水
随着再生水用途的不断拓展和水质要求的不断 提高, 反渗透工艺在城市污水再生处理中的应用日 益广泛。 反渗透工艺能有效去除有机物、无机物和 (病原)微生物等,适于生产 A 级再生水〔1〕 ,但同时产 生反渗透浓水。 浓水的处理是反渗透工艺应用面临 的技术挑战之一。 目前, 反渗透浓水处理技术研究主要集中在混 凝沉淀、生物处理和高级氧化等。混凝沉淀可去除一 定的大分子有机物, 对溶解性有机碳的去除率约为 26%~58%,但对中小分子物质的去除有限〔2〕 。反渗透 浓水的生物降解性差, 生物处理难以实现有机物的 有效去除〔2〕 。 浓水进行生物处理前一般需氧化预处 理以提高可生化性。 臭氧催化氧化通过均相催化剂 (Mn2+、Fe3+、Co2+、Cu2+和 Zn2+等金属离子)或非均相催 化剂(金属氧化物、碳基催化剂、负载金属催化剂等) 强化臭氧分子生成强氧化性的羟基自由基, 可促进 污染物降解〔3〕 。 臭氧催化氧化在生活污水和工业废 水的深度处理中取得良好的应用效果, 其在反渗透 浓水中的应用值得研究。 针对反渗透浓水中难降解有机物的处理需求, 研究采用臭氧均相催化氧化和臭氧均相/非均相催 化氧化中试系统, 考察 2 种臭氧高效催化氧化工艺 对反渗透浓水中有机物的去除特性和臭氧消耗情 况,为反渗透浓水的深度处理提供技术支撑。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用水 试验用水为某城市污水处理厂三期工程出水反 渗透处理系统产生的浓水。该工程处理规模为 12 万 m3 /d,处理工艺为 AAO 生物处理、混凝沉淀和转盘 过滤处理工艺,出水按 GB 18918—2002 规定的一级 A 排放标准设计。 处理出水经超滤—反渗透工艺深 度处理后,作为工业纯水供给电厂和工业园区。反渗 透产水规模为 9 万 m3 /d,同时产生 3 万 m3 /d 浓水。 该厂计划将三期工程的反渗透浓水回流至一期 工程的生物处理设施。但反渗透浓水量大、有机污染 物浓度高,难以生物降解,回流处理后 COD 难达标。 以削减难降解有机物(以 COD 计)为目标,在回流处 理前增设臭氧高效催化氧化单元处理反渗透浓水。
由图 2 可见,中试装置分为 3 段,第二段、第三 段的进水分别为第一段出水和第二段出水。 三段反 应池的体积相同,单段反应池尺寸为 0.4 m×0.4 m× 2 m,水深为 1.6~1.7 m。 在中试装置离心泵管道处设 置高效臭氧溶气装置,采用多点投加臭氧,分别在第 一段、第二段和第三段的进水处投加臭氧。池底设置 二次混合设备,臭氧气体质量浓度在(130±10) mg/L, 三段臭氧投加量按照 2∶1∶1 进行投加,水中臭氧总投 加量约为 30 mg/L,臭氧利用率>95%。 均相催化采用电解装置在进水端原位产生过渡 金属离子。 非均相催化剂采用氧化铝为载体,负载 铁和铜的氧化物。文献调研和前期试验结果表明,氧 化铝可作为臭氧催化系统的载体或催化剂, 铁氧化 物和铜氧化物对有机物分解有很好的催化氧化效 果〔3-4〕 。 催化剂填料层厚度为 0.5 m。
2 结果与讨论
2.1 臭氧均相催化氧化的处理效果 该厂二级出水 COD 月平均值在 22~38 mg/L,反 渗透浓水 COD 在 37~96 mg/L。臭氧均相催化氧化对 反渗透浓水 COD 的处理效果如图 3 所示。
由图 3 可见,进水 COD 为32~54 mg/L 时,出水 COD 为 20~49 mg/L。 COD 出水水质呈周期性波动, 第 4、8 和 11 天时 COD 几乎没有去除。 为防止膜污堵、恢复膜通量,该厂定期投加药剂 对反渗透膜进行清洗, 而出水水质的周期性波动时 间与投加药剂清洗的时间一致, 出水水质受反渗透 工艺膜清洗废水的影响。 膜清洗药剂和膜面洗脱的 污染物进入浓水中, 影响臭氧均相催化氧化的处理 效果。可见,臭氧均相催化氧化对反渗透浓水有一定 处理效果,但受水质波动影响明显,稳定性不高。
由图 4 可见, 采用臭氧均相催化氧化工艺处理 反渗透浓水时,COD 去除速率始终<20 mg/(L·h),且 出水水质不稳定, 膜清洗废水排入浓水时,COD 几 乎未被去除。 采用臭氧均相/非均相催化氧化工艺 后,COD 去除速率明显提升, 最高可达 56 mg/(L·h), 且解决了臭氧均相催化氧化抗冲击性差等问题。 当进 水 COD 在 42~96 mg/L 时,出水 COD 在 16~48 mg/L。 采用臭氧均相/非均相催化氧化工艺处理反渗 透浓水时 COD 变化情况如图 5 所示。 图 5 中,COD 去除速率的波动与反渗透浓水 COD 的变化有关。 随着反渗透浓水 COD 的升高, COD 去除速率呈上升趋势。 臭氧催化氧化处理煤化 工高盐废水也有类似结论报道〔5〕 。 中试期间采用该厂反渗透浓水, 此时三期工程 正处于调试运行阶段,因此反渗透浓水 COD 波动较 大。 当反渗透浓水 COD 从 42 mg/L 升高到 96 mg/L, COD 去除速率也从 12 mg/(L·h)升至 49 mg/(L·h), 出水 COD 始终<50 mg/L。
臭氧消耗量和 COD 去除量的比值 η 代表去除 单位 COD 的臭氧消耗量,是评价臭氧氧化工艺能效 的重要参数,其计算公式如式(1)所示。 η= ΔO3 ΔCOD (1) 式中:ΔO3———臭氧消耗量,mg/L; ΔCOD——COD 去除量,mg/L。 2 种臭氧催化氧化工艺的 η 如图 6 所示。
3 结论 臭氧均相催化氧化处理反渗透浓水易受膜清洗 废水的影响,使得出水 COD 不稳定。 采用反渗透浓 水处理技术时, 应关注膜清洗废水中的药剂对反渗 透浓水处理特性的影响。 在中试规模下,采用臭氧均相/非均相催化氧化 工艺处理反渗透浓水,进水 COD 在 42~96 mg/L 时,出 水 COD 可控制在 16~48 mg/L,稳定达到一级 A 的 排放标准要求。与臭氧均相催化氧化相比,其去除单 位 COD 的臭氧消耗量减少 26%。 臭氧均相/非均相 催化氧化工艺适于处理城市污水厂的反渗透浓水。
相关文章
- 新型破乳剂的制备与性能评 2020-05-28
- 工业废水零排放工程 MVR 装置的仪表问题解决方法 2022-05-22
- 金湾电厂废水零排放技术研究与实践 2021-07-04
- 组合工艺处理含油废水研究综述 2022-02-21
- 浙江油田管5井区块注水处理研究 2019-12-20
最新文章
- 城镇污水处理厂全流程水质管理方法分析 2023-01-29
- 高排放标准下某高新园区污水处理厂工程实例 2023-01-16
- 一种树状多支化破乳剂的合成与应用 2023-01-14
- 地层注入水悬浮物含量偏高原因分析与治理 2023-01-13
- 浅谈胶印润版液的净化循环使用 2023-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