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餐饮废水;一体式隔油-A/O反应器;废水处理效果;生物膜活性;填料污泥产率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消费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的物质生活愈加丰富起来。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人们对于饮食上的多样化、多层次需求为餐饮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劲的增长动力。近年来,我国餐饮业的数量不断增加且规模不断扩张,尤其是农家乐、饭店、食堂等在内的中小型企业。作为满足人们基础需求的行业,它的发展势不可挡,但同时由此产生的餐饮废水也大幅增加。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每年未经处理的餐饮废水排放量达上亿多吨,且有不断上升的趋势[1]。餐饮废水中含有动植物油脂、植物纤维和大量有机污染物等,成分复杂,处理难度大[2]。若未经处理直接排入市政管网,会严重污染城市水环境,给污水处理厂带来重大负荷[3]。
因此,如能设计出一套一体化餐饮废水处理反应器,并达标排放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餐饮废水的处理方法主要有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等[4-5]。物理法虽普遍具有工艺简单的特点,但是该方法的进行需要专业处理设备,需要投入的资金大,一般仅会考虑用于餐饮废水的预处理;化学法具有处理效率较高、占地面积较小的优势,但是存在处理费用高、产生的污泥量大、污泥无处排放或处理棘手等问题;生物法则通常存在占地面积大、停留时间长、处理周期长、效果慢等问题。受限于安装空间、运行费用、二次污染等因素,上述方法均不适用于中小型餐饮业,市场上急需一种性价比高,值得推广的工艺和技术来改变当前餐饮废水处理困难的局面。[6]。由于兼氧和好氧一体式 A/O 工艺具有成本低、占地小、处理效果好、操作方便等优点,近年来已成为生活污水或工业废水处理领域的有效技术之一[7],然而该工艺很少用于餐饮废水的处理[8]。
基于上述问题,本文将兼氧生物滤池和好氧生物接触氧化法结合,形成A/O生物膜工艺,再将A/O生物膜工艺与隔油池融合在一起,设计了一种小型化、家用化、操作方便的一体式隔油-A/O反应器(A/O-IOSR),在实现油水有效分离的同时,相应地削减餐饮废水中的 COD、TN 和 TP 等污染物的浓度,旨在为量广面大的饮食行业提供一种有效 的餐饮废水处理新技术和新装备。
1 实验部分
1.1 实验装置
用于处理餐饮废水的 A/O-IOSR 实验装置如图1 所示。它是由耐腐蚀性好的有机玻璃材料制成,规格为 L×B×H=90 cm×30 cm×40 cm,有效容积为102 L,反应器内部被分为除渣隔油区、兼氧区(A 区)、接触氧化区(O 区)和沉淀区等 4 部分,其容积比为 6:5:5:1。除渣隔油区内设有方便安装与取出的滤网和装有过滤接头的送水管,A 区和 O 区内悬挂廉价的纤维组合填料(直径100 mm,间距70 mm,比表面积约为2450 m2/m3),填充率在65%左右。沉淀区与 O 区由倾斜隔板分隔,并设有集水槽。A 区内不曝气保持缺氧甚至厌氧环境;O 区底部设有曝气砂头,底部进水,水流通过纤维组合填料上升;同时使废水在好氧区和兼氧区间进行反复循环流动,实现污染物的高效去除;也使得填料进行一定程度的抖动,有利于去除老化污泥,保证生物膜具有较高的活性;剩余污泥和脱落的生物膜通过排泥口排出,经沉淀区澄清后的废水通过集水槽从排水口排出。

用于处理餐饮废水的 A/O-IOSR 实验装置如图1 所示。它是由耐腐蚀性好的有机玻璃材料制成,规格为 L×B×H=90 cm×30 cm×40 cm,有效容积为102 L,反应器内部被分为除渣隔油区、兼氧区(A 区)、接触氧化区(O 区)和沉淀区等 4 部分,其容积比为 6:5:5:1。除渣隔油区内设有方便安装与取出的滤网和装有过滤接头的送水管,A 区和 O 区内悬挂廉价的纤维组合填料(直径100 mm,间距70 mm,比表面积约为2450 m2/m3),填充率在65%左右。沉淀区与 O 区由倾斜隔板分隔,并设有集水槽。A 区内不曝气保持缺氧甚至厌氧环境;O 区底部设有曝气砂头,底部进水,水流通过纤维组合填料上升;同时使废水在好氧区和兼氧区间进行反复循环流动,实现污染物的高效去除;也使得填料进行一定程度的抖动,有利于去除老化污泥,保证生物膜具有较高的活性;剩余污泥和脱落的生物膜通过排泥口排出,经沉淀区澄清后的废水通过集水槽从排水口排出。
1.2 餐饮废水
实验用水取自宁波市某饭店,该饭店废水排放高峰出现在中午和晚间两个时段。废水中的动植物油脂为 253.46~334.86 mg/L,悬浮固体浓度(SS)为336.46~435.86 mg/L,COD、NH3-N、TN 和 TP 分别为 1 582~2 287、15.67~21.80、25.96~36.12、4.71~7.30 mg/L。 对 照 GB/T 31962-2015,除 N、P 外 ,COD、动植物油、SS等存在明显的超标问题,这意味着多数中小型餐饮企业面临着严峻的环保压力。
1.3 生物膜优势菌种
实验所用的复合菌种购自某环保技术有限公司,主要成分:硝化细菌属、反硝化细菌、芽孢杆菌属(Bacillus Cohn)、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和活化酶以及多糖等营养物质。
1.4 分析方法
DO 采用哈希便携式 DO 仪测定(SensION6);pH 采用便携式 pH 计测定(pHB-9);COD、NH3-N、TN、TP、SS、混合液悬浮固体浓度(MLSS)、混合液挥发性悬浮固体浓度(MLVSS)、动植物油的测定,参照《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测试[9];氧吸收速率(OUR)参照文献方法测定[10]。
1.5 A/O-IOSR的启动与运行
A/O-IOSR 装置采用优势菌种挂膜启动,向 A 区、O 区泵入隔油池出水,浸没纤维组合填料,然后投加适量的复合菌种后,充分搅拌混合均匀。保持O 区 DO 质量浓度为 3~4 mg/L,pH 控制在 6.5~ 8.5,温度在 24~34 ℃,连续曝气 24 h 后,此后每天向A区、O区泵入10 L的新鲜废水,替换经排泥口排出的废水,并测定COD指标。
由图 2 可以看出,挂膜初期 COD 出水为 1 825mg/L,高于进水1 550 mg/L,其主要原因是复合菌种中存在适合微生物生长的培养基,导致水体中COD升高。随着复合菌种的驯化和对环境的适应,出水COD 逐渐降低,8 d 后出水 COD 降低到并维持在395 mg/L,去除率 73% 左右。现场观察发现 O 区填料上挂着一层絮状的黄色生物膜;A 区填料呈黑灰色、絮状,生长状况良好,表明系统内生物膜上的微生物已经初步具有去除污染物的能力,驯化成熟,启动成功。此后正式进入运行阶段:阶段Ⅰ(7 月 31 日~9 月 9 日,温度 21~34 ℃),阶段Ⅱ(9 月 10 日~11月 10 日,温度 12~30 ℃),阶段Ⅲ(11 月 11 日~1 月11日,温度 6~14 ℃),保持 DO不变,阶段初期将反应器内的剩余污泥排空,以促进生物膜的生长;模拟该餐饮单位间歇排放的特点,每天处理2个批次。

2 结果与讨论
2.1 对油脂和SS的处理效果
处理餐饮废水的首要一步是实现除渣隔油,在完成油水初步分离后,A/O 工艺中的生物膜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由图 3 可知,A/O-IOSR 启动后,在整个运行阶段油脂和 SS 的去除效果较好且受温度影响较小,油脂和 SS 的平均去除率达到了 93.12% 和91.16%。在进水油脂质量浓度为253.46~334.86mg/L,SS 质量浓度为 336.46~435.86 mg/L 范围波动下,除渣隔油区对油脂隔离后出水保持在92.93~136.81 mg/L,SS 出水保持在 132.93~176.81 mg/L之间。原因是除渣隔油区设有除渣滤网以及送水管的底部设有过滤接头,在两者的作用下较大的悬浮颗粒物被阻滞在除渣隔油区,同样由于油的密度比水小,废水中大量的悬浮态油脂浮在水面被隔离在该区。余下的乳化状油脂和微小悬浮物进入A/O区可以作为微生物的能源和碳源,通过微生物的新陈代谢作用将油脂酶解成脂肪酸、甘油,最后分解为CO2、H2O和 CH4等[8],最终反应器出水油脂和 SS质量浓度在近半年内分别维持在 16.73~23.58、21.75~51.75 mg/L之间,优于纳管排放标准。

2.2 对COD的去除效果
在 3个不同阶段下,反应器对 COD 的去除效果如图 4 所示。实验中进水 COD 为 1 582~2 287 mg/L,均值为 1 968 mg/L,反应器出水 COD 为 144~258 mg/L,COD总去除率(阶段Ⅰ、阶段Ⅱ和阶段Ⅲ共同去除效果)平均值是 90.19%,这说明反应器具有相当强的抗冲击负荷能力,出水COD优于纳管排放标准。由图 4可知,COD 去除率从夏季至冬季逐渐降低,阶段Ⅰ、阶段Ⅱ和阶段Ⅲ去除率分别为 91.29%、90.89% 和 88.74%,对比阶段Ⅰ和阶段Ⅱ,阶段Ⅲ对COD 的去除略有降低。这是因为不同阶段间存在较明显的温度差异,温度对微生物的活性产生了影响。CHEVALIER 等[11]研究表明,温度对好氧池的吸附性能、沉降性能、微生物生长发育、种群组成和总氧转移效率有显著影响,水温降低,酶的催化作用减弱,微生物代谢能力下降,生化反应速度降低,进而系统对 COD 的去除率降低。活性污泥法中微生物的活性与温度间并不只是简单的线性关系,经实验数据显示活性污泥法微生物的适宜生长温度为8 ~35 ℃,当温度在一定范围内升高时,微生物的代谢速率将加快,而当温度降低时,微生物的代谢速率将降低[12]。

2.3 对NH3-N、TN和TP的去除效果
图 5 为 A/O-IOSR 启动后,对水体中 NH3-N、TN和TP的去除效果。实验期间进水NH3-N、TN、TP的质量浓度分别为 15.67~21.80、25.96~31.24、4.71~7.30 mg/L。经 A/O-IOSR 处理后,NH3-N、TN 和 TP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 87.41%、77.29% 和 69.04%。
结果表明,A/O-IOSR具有脱氮除磷功能。而在不同阶段 N、P 质量浓度的变化与 COD 类似,阶段ⅢNH3-N、TN和 TP的去除率均弱于阶段Ⅰ、阶段Ⅱ。温度对系统中 TN 去除也有着显著影响,且这种影响是非线性的,实验阶段Ⅰ至阶段Ⅲ,随着温度的降低,微生物降解 TN 的能力减弱。一般来说,15~35 ℃是生物硝化的最适温度范围,当温度低于 10℃时,生物硝化作用明显受到抑制。而温度对生物除磷机理的影响尚不完全清楚,多数学者认为温度对生物除磷的影响不同,随着温度的升高,磷的释放和吸收速率变化不大,这表明温度对磷的去除影响很小。
例如,姜体胜等[13]研究了温度对活性污泥法脱氮除磷效果的影响,实验发现随着温度的升高,磷的释放和吸收速率变化不大,由此认为磷的去除受温度影响很小。HELMER等[14]发现,当温度从5 ℃变化到15 ℃时,温度对生物除磷能力没有明显影响。

2.4 工艺参数分析
DO 和 HRT 是污水处理技术中的重要影响参数,对于大多数餐饮单位而言,其直接影响投资成本和运行费。图 6为运行阶段周期内 DO 对油脂、SS、COD、NH3-N、TN 和 TP 去除率的影响。可以看出,随着 DO 的增大,油脂和 SS 去除率变化不大,始终维持在较高的水平,平均去除率分别可达93.25%和90.96%。而COD、NH3-N、TN和TP的去除率则波动较大,当 O 区 DO 为质量浓度 1~2 mg/L 时,COD、NH3-N、TN、TP去除率较差;当 DO质量浓度为 4~5mg/L 时,COD、NH3-N、TN、TP 的去除率达到最大,分别为 90.27%、85.51%、76.58%、64.36%;继续增大DO,当 O 区 DO 质量浓度为 5~6 mg/L 时,COD 和NH3-N 去 除 率 基 本 保 持 不 变 ,分 别 为 90.23% 和85.34%,而 TN 和 TP 的去除率却逐渐下降分别为75.44% 和 61.22%。其原因是,当 DO 较低时,微生物的活性能力差,导致污染物去除率低,随着DO的增加,异养菌的活性能力变强,对有机物的降解较彻底,进而促进反硝化菌的脱氮效果[15],同时聚磷菌的活性也变强,使混合液中磷的浓度大量下降,但当O区DO进一步增大时,使得A区内缺氧区和厌氧区的空间逐渐减小,导致微生物脱氮除磷作用效果变差。因此,当 DO 质量浓度为 4~5 mg/L 时,反应器的脱氮除磷效果最好。
7为运行阶段周期内 HRT对油脂、SS、COD、NH3-N、TN 和 TP 去除率的影响。控制 O 区 DO 为 4 ~5 mg/L,通过改变废水的处理量来调节 HRT 大 小,使 HRT分别为 4、6、8、10、12 h(废水处理量分别为 25.5、17、12.7、10.2、8.5 L/h),由图 7 可知,随着HRT 的延长,油脂和 SS 的去除率趋于稳定,平均去除率分别可达 93.29% 和 91.44%,而 COD、NH3-N、TN和TP的去除率先增大后趋于稳定,当HRT为4 h 时,COD、NH3-N、TN 和 TP 的去除率仅为 75.39%、67.82%、62.16% 和 59.52%,而 当 HRT 为 8 h 时 ,COD、NH3-N、TN 和 TP 的平均去除率可达 92.45%、88.11%、79.31% 和 72.83%,进一步延长 HRT 去除率趋于稳定。其原因可能是,废水停留时间HRT较短时,微生物对 COD 和 NH3-N 的吸收降解不完全,从而抑制反硝化菌的脱氮效果,同时聚磷菌摄取磷酸盐不完全,除磷效果也受影响;当停留时间达到 8 h及以上时,有机物在异养菌的作用下降解较彻底,硝化菌和反硝化菌有足够的时间进行硝化和反硝化作用,聚磷菌也有足够时间摄取磷酸盐。


2.5 反应器内填料生物膜活性
不同生物接触氧化法的生物膜活性存在一定差异。生物膜活性的研究有助于从微观角度了解不同生物处理方法的特点。反应器在不同阶段最优工况下生物膜活性如图 8所示。在 3个不同运行阶段期间,分别从O区上、中、下3处取生物膜,测定生物膜活性(以OUR表示)。取样时将反应器停止曝气,取出载体后直接剪断刮膜测量[16]。在3个阶段运行当中,①下部生物膜的活性都优于中部和上部,原因可能是填料处于反应器升流区,反应器升流区出水首先冲刷载体下部生物膜,使其更新较快,导致填料下部的生物膜保持了较高活性;②阶段Ⅲ生物膜的活性要弱于弱于阶段Ⅰ、阶段Ⅱ,因此更加确定温度对生物膜的吸附性能、沉降性能、微生物生长发育、种群组成及好氧池中的氧总转移效率有着重要的影响。

2.6 A/O-IOSR污泥产量
剩余污泥少,无需人工排泥是 A/O-IOSR 的研制及其用于餐饮废水预处理的初衷。整个运行阶段污泥总产量为 714.31 gMLSS,污泥的平均产量为5.76 gMLSS/d,平 均 污 泥 产 率 为 0.0964(gMLSS/gCOD),通常普通生物膜工艺的污泥产率系数为0.185(gMLSS/gCOD)[17]。其主要原因可能是 A/OIOSR拥有自己独立的优势生物菌群,生物膜上除生长着真菌、丝状菌和菌胶团外,还有多种捕食细菌的原生动物和后生生物,形成稳定的食物链;O区溶解氧高,微生物内源呼吸进行得更加充分,合成物质被进一步氧化。
3 结 论
实验采用优势菌种挂膜法,历时10 d实 现了反应器的快速启动。反应器在阶段Ⅰ、阶段Ⅱ和阶段Ⅲ运行期间,A/O-IOSR 对动植物油脂、SS 和 COD 等主要超标污染物的平均去除率分别达到了 93.12%、91.16%和90.19%,出水水质优于纳管的排放标准且受温度影响较少。除此以外,A/O-IOSR还具有脱氮除磷功能,且受温度影响较大,阶段Ⅲ NH3-N、TN和TP的去除率均弱于阶段Ⅰ和阶段Ⅱ。
DO 和 HRT 是污水处理技术中的重要影响参数,当 HRT 为 8 h,DO 质量浓度为 4~5 mg/L 时,A/O-ICBR对餐饮废水中油脂、SS、COD、NH3-N、TN和TP 的 平 均 去 除 率 可 达 93.29%、91.44%、92.45%、88.11%、79.31%和72.83%。不同阶段反应器内填料生物膜具有较高的生物活性,其中生物膜的下部活性要高于中部和上部活性;段Ⅲ生物膜的活性要弱于弱于阶段Ⅰ、阶段Ⅱ;填料污泥产率系数为 0.096 4 (gMLSS/gCOD),低于普通生物膜工艺。
A/O-IOSR结构上以隔油池为原型,A/O生物膜工艺为原理,对餐饮废水进行油水分离的同时进一步实现废水中悬浮物、有机物、总氮和总磷等污染物浓度的削减。在整体装置上力求做到简练、结构紧凑、提高处理效率、减小占地面积,并降低运行成本,突出适用于中小型餐饮企业或度假村餐饮废水的处理,具有可观的应用前景。
原标题:一体式隔油-A/O反应器(A/O-IOSR)的研制及其处理餐饮废水的效果研究
原作者:林方聪,王国贺,王趁义*,田 啸,管晨博,张 念(浙江万里学院 生物与环境学院,浙江 宁波 315100)
相关文章
- 双氰胺-甲醛缩聚物脱色剂的研究及应用 2020-06-07
- 现有含油污水处理方法 2019-11-17
- 石灰铝盐沉淀法去除焦化废水氯离子的影响因素研究 2022-01-06
- 絮凝剂对水中污染物去除性能和机理的最新研究进展 2021-06-12
- 油脂废水的生物降解研究 2019-11-01
最新文章
- 城镇污水处理厂全流程水质管理方法分析 2023-01-29
- 高排放标准下某高新园区污水处理厂工程实例 2023-01-16
- 一种树状多支化破乳剂的合成与应用 2023-01-14
- 地层注入水悬浮物含量偏高原因分析与治理 2023-01-13
- 浅谈胶印润版液的净化循环使用 2023-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