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济南乾来环保技术有限公司的网站,真诚为您服务!

济南乾来环保技术有限公司

破乳剂 除油剂 脱色剂 COD去除剂 重金属捕集剂 膜防污堵剂 混凝剂 絮凝剂

咨询服务电话:

13793114545

热门搜索关键词:
新闻资讯
膜法污水处理技术的绿色低碳化发展思考(下)
来源:济南乾来环保技术有限公司 发布时间:2022-11-10 09:48:37 浏览次数:
3.1.5  创新研发膜材料的再生循环技术
           目前,膜材料遵循制备-使用-废弃的线性生命周期过 程,在 每 一 阶 段 均 会 产 生 相 应 的 碳 排 放。在长期使用过程中,由于不可恢复污染的累积,当膜的水通量下降至难以达到产水要求时,按传统思维需废弃并更换新膜。据估计,2022年全球将产生35000t聚合物废弃膜,而填埋 或 焚 烧 是 目 前 大多数废弃膜的最终处置途径。从全生命周期角度而言,膜的处理处置是膜法污水处理产生碳足迹的主要环节之一。因此,基于膜材料的再生循环与可持续利用,延长膜的生命周期,对于技术的绿色低碳化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废弃膜的再生循环利用主要技术途 径 包 括:①废弃高压膜的“降级”再生;②废弃低压膜的“升级”再生;③废弃高压膜或低压膜的“平级”再生。降级再生是指将 废 弃 的 RO/NF 膜 经 过 适 当 物 化 处 理,合理调 控 或 破 坏 聚 酰 胺 截 留 层 结 构,从 而 降 级 为NF/UF膜。基 于 聚 酰 胺 不 耐 受 次 氯 酸 盐 的 特 性,可利用次氯酸盐产生的自由氯攻击废弃 RO 膜的聚酰胺活性层,当聚酰胺部分降解时再生为 NF膜,当其完全脱 落 后 再 生 为 UF 膜。升 级 再 生 是 指 将废弃的 MF/UF膜经过 适 当 的 物 化 处 理 后,通 过 界面聚合在 膜 面 生 长 聚 酰 胺 层,升 级 为 NF/RO 膜。
         如在废弃的PVDF MF膜表面界面聚合或采用清洗-修 复 - 界面聚合三步法可以制得再生 NF膜。平级再生是指将废弃 低 压/高 压 膜 通 过 一定物化处理直接恢复膜的产水性能。从实际工程角度出发,废弃膜平级再生无需改变组件形式,应用前景更加突出。同济大学团队近期开发了深度清洗-结构转化-再生修复的废弃低压膜再生策略,并将其应用于某污水处理厂废弃中空纤维 PVDF 超 滤膜的再生,再生膜透水性和出水水质恢复至与新膜相当,且抗污染性能与通量恢复率显著优于废弃膜,采用 此 平 级 再 生 策 略 修 复 该 废 弃 膜 的 年 成 本 小于9元/m2。
        膜材料的再生循环利用同时需开展全过程碳排放的定量分析作为理论支撑(见图6)。生命周期评价(LCA)工 具 可 通 过 计 算 CO2排 放 当 量 来 评 估 膜材料全生命周 期 产 生 的 环 境 影 响。以 降 级 再 生 为例,每制 备 一 个 标 准 膜 组 件 将 产 生87.7kgCO2 的排放,每 填 埋 一 个 标 准 膜 组 件 将 产 生 0.74kgCO2的排放,由此 可 见,膜 再 生 循 环 利 用 可 以 对 冲 膜制备阶段的碳排。同时,废弃膜再生延寿所贡献的碳减排随其再生寿命的增加而增加,若膜的平均使用寿命为5年,再生延寿期为2年,在不考虑其他化学药剂和用电消耗的情况下,使用周期内每个膜组件每年可减少5.1kgCO2 排放。除膜材料本身外,膜组件中的膜壳、端盖、进料侧垫片/渗 透 液 测 垫 片等材料同样可以通过适当的物化方法进行回收。LCA 结果表明,每回收1kg聚酯渗透液侧垫片、聚丙烯进料液 侧 垫 片 和 ABS端 盖 将 分 别 贡 献0.93、1.64和2.5kgCO2 的减排。
 
             
 
3.1.6  推进膜法污水处理系统数字化、智慧化运维
           膜法污水处理系统的数字化、智慧化是未来的重点发展方向之一。研究基于人工智能的数据采集分析与决策机制,开发物耗、能耗、工艺参数等多源数据融合的集成式精准化运管技术,建立膜污染与膜运行的可视化监测与信息化模拟平台,构建膜系统关键工序智能管控技术,提升系统运行效能,是推进膜法污水处理技术绿色低碳化发展的重要内容。
    (1)数据采集分析与决策机制建立。通过物耗、能耗、工艺参数等模块的集成式膜系统大数据分析,构建数据采集分析系统与决策机制。通过操作单元能耗数据趋势跟踪与能耗面板统计,实现膜系统能耗实时采集与智能调度;研发预处理药剂、膜清洗药剂剂量智能管理技术,建立水质波动自适应智能加药系统;构建系统运行智能预测体系,搭建数据、操作、调度、管理、巡检的集成式膜系统控制平台。
     (2)关键工序运行管控。通过人工神经网络、随机森林以及模糊逻辑等算法,实现对膜出水水质、能耗、物耗、跨膜压差、膜通量以及膜阻力的变化趋势等输出量的准确建模。同时,通过 基 于 膜 污 染可视化在线识别技术、泵组智能诊断技术、预处理及膜系统状态评估与自动控制技术等关键工序智能管控设计,结合遗传算法和粒子群算法等,对物耗、能耗、工艺参数等模块进行实时智能反馈优化,提升膜系统的运行稳定性
3.2 膜法污水处理技术
           低碳化目标预测基于膜法污水处理技术节能降耗、资源能源回收、再生水利用、智慧化运维和膜材料再生等绿色低碳发展重点攻关方向,以典型低压膜法水处理技术(MBR、MF、UF)和高压膜法水处理技术(NF、RO)为例,对未来膜法污水处理技术绿色发展的低碳化目标进行预 测(见 图7)。
 
          
        在 综 合 采 取 节 能 降 耗、资源能源回收、再生水利用和智慧化运维等低碳化措施后,5种典型膜法污水处理技术的碳排放量均将显著削减(见图7a),其中 MF、UF、MBR 等低压膜技术吨 水 碳 排 平 均 削 减 47.7% ~72.8%,NF、RO等高压膜技术吨水碳排平均削减35.6%~40.0%。
         在此基础上,废弃膜材料的再生利用还将进一步实现膜技术的碳排削减。如图7b所示,膜材料再生循环技术可使 MF、UF、NF、RO 等典型污水处理膜材料单位碳排平均削减30%~66.7%。由此可见,在低碳绿色发展的导向下,积极采取节能降耗、资源能源回收、再生水利用、智慧化运维和膜材料再生利用等措施,有望实现膜法处理技术碳排放量的大幅削减甚至“零碳排”,对于膜法污水处理技术绿色低碳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4   结语
       膜法污水处理技术作为污水处理与再生利用领域的重要技术,面对污水高标准处理与排放的需求以及低碳绿色发展的导向,需要系统评估膜法污水处理系统碳排放与减污降碳潜力,在建立膜法污水处理系统的全系统、全过程、全生命周期碳排放评价体系的基础上,持续推进膜法污水处理技术节能降耗,加速革新膜法污水处理技术与资源化能源化技术的耦合与应用,同时统筹做好膜法所产再生水循环利用,创新研发膜材料的再生循环与可持续利用技术,持续推进膜法污水处理系统数字化、智慧化运维,推动在膜法污水处理技术在绿色低碳化发展方向上的不断革新与迭代升级。



原标题:膜法污水处理技术的绿色低碳化发展思考
原作者:王 志 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