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济南乾来环保技术有限公司的网站,真诚为您服务!

济南乾来环保技术有限公司

破乳剂 除油剂 脱色剂 COD去除剂 重金属捕集剂 膜防污堵剂 混凝剂 絮凝剂

咨询服务电话:

13793114545

热门搜索关键词:
新闻资讯
铁炭微电解+UASB+MBR 组合工艺处理 DHA 废水
来源:济南乾来环保技术有限公司 发布时间:2022-11-11 09:49:21 浏览次数:
摘 要: 
        以铁炭微电解作为预处理,采用升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和膜生物反应器(MBR)串联的方式降解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合成所产生的高浓度有机废水。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获得了铁炭微电解反应的最佳工况:pH为 3,反应时间为 4 h,铁炭比为 3∶1,搅拌强度为 250 r/min。 在最佳工况下,铁炭微电解可降低 DHA 原水中 45%的化学需氧量(COD),且 BOD5/COD 值由 0.10 提升至 0.31,改善了废水的可生化性。 UASB 反应器的最大容积负荷可达8 kgCOD/(m3·d),出水 COD 浓度稳定在 1 500 mg/L,COD 去除率高于 80%。 UASB 反应器出水直接通入 MBR,MBR容积负荷为 1.5 kgCOD/(m3·d),出水 COD 浓度为 80 mg/L 左右,氨氮浓度低于 5 mg/L,满足《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CJ 343-2010)标准。
关键词: 
       DHA 废水;铁炭微电解;UASB;MBR
 
       二十二碳六烯酸(DHA)是一种人体必需的不饱和脂肪酸,俗称“脑黄金”,是保健品中常用的成分。 随着国民经济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身体健康也越来越重视。 近年来,保健品成了不少人维持健康的选择,特别是 DHA 系列保健品需求量逐年增大。 然而 DHA 生产加工过程会连带产生一定量难降解的高浓度有机废水,若废水不经处理直接排放,会对水环境造成重大污染。
       DHA 废水的特点是成分复杂、有机物浓度高,可生化性较差,生物毒性较强,是一种高浓度难降解的有机废水。目前对于高浓度难降解有机废水的处理多采用复合工艺分阶段运行。铁炭微电解技术发展于上世纪60 年代,是指在不通电的情况下,利用铁和炭产生的电位差对废水进行电解处理,以达到降解有机污染物的目的。 铁炭微电解可改善废水的可生化性,且处理成本较低,因此被广泛用于高浓度难降解废水处理的预处理。UASB 反应器有利于实现污泥颗粒化,提高反应器的微生物浓度,因此可承受较高的有机负荷。需要注意的是,UASB 反应器对有机物的去除能力有限,且基本不去除氨氮,因此常在 UASB 反应器后串联一个好氧反应器,以实现污水的达标排放。 相比于传统的好氧处理,MBR 可通过膜分离设备将微生物完全截留在反应器内,维持系统内较高的微生物浓度,这不但提高了污染物的去除率,还具有较高的耐冲击负荷,使得出水水质较好且稳定。
       工业中对废水处理的要求一般为运行成本低,占地面积小,运行稳定,管理方便。 在这些要求的基础上,本文将铁炭微电解、UASB 和 MBR 三种处理工艺耦合,研究不同的条件下该复合工艺对 DHA 废水的处理效果,以期为实际 DHA 废水的处理提供一定的解决思路。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装置和方法
        DHA 废水成分复杂且可生化性较低,无法对原水直接进行生化处理。 铁炭微电解可有效去除废水中的有机物,同时还可以增大废水的生化性能。 为了使 DHA 废水实现达标排放,本研究采用铁炭微电解作为预处理,耦合厌氧和好氧生物处理的方法对 DHA 废水进行处理。
        为了获得铁炭微电解的最佳工况,本研究分别选取 pH 值、反应时间、铁炭比和搅拌强度为影响因素,考察各因素对 COD 去除率的影响。 取 200 mL 未经处理的 DHA 废水置于 500 mL 烧杯,加入一定体积的0.2 M NaOH 调节 pH 值,加入不同比例的废铁屑和颗粒活性炭,调节搅拌装置转速。 待反应结束后用0.45 μm 滤膜过滤上清液,分析不同工况下上清液 COD 浓度的变化。
        本研究采用升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反应器对铁炭微电解处理后的 DHA 废水进行厌氧处理。 UASB反应器由有机玻璃管制成,高 1 m,有效容积为 3 L。 将 UASB 反应器放于实验室自制的水浴箱,并通过 PLC控制加热棒,使水浴箱内水温维持在 37±0.5 ℃。 进水流量采用蠕动泵控制。 启动阶段,采用啤酒与生活污水混合的方式配制进水,每天进水 1.5 L,HRT 为 48 h。 待污泥活性恢复后,改用铁炭微电解后的 DHA 废水与生活污水按照一定比例混合的方式进行配水,直到配水中的生活污水被 UASB 反应器出水完全替代。本研究采用保持不变(HRT=3 h),逐步增大进水有机物浓度的方式提升反应器负荷,直到达到处理 DHA 废水的最大负荷。
       为了使处理后的废水达标排放,本研究选用膜生物反应器(MBR)对 UASB 反应器出水进行好氧处理。MBR 反应器由有机玻璃制成,有效容积为 4 L,在反应器底部安置曝气泵,以保证泥水充分混合。进出水流量均采用蠕动泵控制。 在出水泵和膜之间连有压力表(量程为-0.1-1 MPa),记录过膜压力。 当过膜压力超过-0.1 MPa,停止反应器运行,进行手动清洗。 本研究采用的是中空纤维膜膜组件,其中每个膜件包含 48 个膜单元,膜丝长 0.25 m,平均膜孔径 0.04 μm,膜过滤面积为 0.5 m2。 MBR 运行温度维持在室温,且 HRT 为 24 h。
1.2   试验材料及原水水质
        本研究选用废铁屑和颗粒活性炭进行铁炭微电解试验,其中废铁屑取自苏州某机械加工厂,平均粒径为5 mm,颗粒活性炭平均粒径为 4 mm。 试验前需对废铁屑进行活化:将废铁屑置于 10%NaOH 溶液,浸泡10 min 后用清水洗净,之后再置于 5%HCl 溶液浸泡 10 min,用清水洗净后待用。
        UASB 反应器接种污泥取自安徽某淀粉厂 IC 反应器中厌氧颗粒污泥。 颗粒污泥呈黑色球状,具有良好的沉降性能,污泥浓度为 50 000 mg/L 左右,VSS/SS 为 0.89。 UASB 反应器接种污泥约占反应器有效容积的1/3。 启动初期,采用啤酒与生活污水混合的方式配制进水,控制进水 COD 为 500 mg/L,待微生物具有较高的活性后(即 COD 的去除率稳定在 85%),改用铁炭微电解处理后的 DHA 废水与生活污水按照一定比例混合进水,投加适量的 NaHCO3 调节 pH 值至中性并控制反应器内总碱度维持在 2 500 mg CaCO3/L 左右,同时投加 Ca2+,Mn2+,Fe2+,Co2+,Ni2+等微量元素。
        MBR 接种污泥取自苏州新区污水处理厂曝气池内活性污泥。 污泥呈棕色絮状,污泥浓度为 7 000 mg/L左右,MLVSS/MLSS 为 0.57。 将取回后的污泥连续闷曝 24 h 后,采用生活污水进行启动。
       DHA 废水取自江苏某生物科技公司生产车间的综合废水。 该废水有机物浓度高、成分复杂及可生化性差,难以直接生化处理。 具体水质情况见表 1。

         
 
1.3   分析方法
       本试验所采用的测试方法均参考国家标准方法《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所述,其中 COD 采用重铬酸钾法,BOD5 采用稀释接种法,挥发性脂肪酸和总碱度采用酸碱滴定法,氨氮采用纳氏试剂法,温度采用温度计测量,pH 采用便携式 pH 计(HQ11d,HACH,美国)。
2       结果与讨论
2.1    铁炭微电解最佳工况的确定
2.1.1 铁炭比
         取 5 个 500 mL 烧杯,分别加入 200 mL 未经处理的 DHA 原水,调节 pH 为 3,加入经处理后的铁屑和颗粒活性炭,使得各烧杯内铁炭比分别为 1∶2、1∶1、2∶1、3∶1 和 4∶1,调节搅拌速度为 250 r/min,反应时间为 4 h。反应结束后,用 0.45 μm 滤膜过滤上清液,测定上清液 COD 浓度。 试验结果如图 1 所示。
 
                
         由图 1 中可以看出,铁炭比对 COD 的去除率有非常明显的影响。 在初始 COD 相同的条件下,随着铁炭比的增大,COD 去除率逐步增加。当铁炭比增大到 3∶1 时,并且当铁炭比继续增至 4∶1 时,COD 去除率出现下降。 这是可能是由于铁炭之间的作用位点已经达到饱和,并且多余的铁屑导致铁炭之间接触不充分,降低废水的传质效率。 因此,处理 DHA 废水的最佳铁炭比为 3∶1。
2.1.2 pH 值
         取 8 个 500 mL 烧杯, 分别加入 200 mL 未经处理的 DHA 原水, 用 10% H2SO4 和 10%NaOH 调节废水pH,使其分别为 1、2、3、4、5、6、7 和 8,加入经处理后的铁屑和颗粒活性炭,控制各烧杯内铁炭比为 3∶1,搅拌速度为 250 r/min,反应时间为 4h。 反应结束后,用 0.45 μm 滤膜过滤上清液,测定上清液 COD 浓度。 试验结果如图 1(b)所示。
        酸性条件下铁炭微电解的 COD 去除率高于碱性条件。 当 pH=3 时,COD 的去除效率最高,达到 45.3%。这是由于系统内 pH 值降低,加速系统内 Fe3+和 Fe2+的生成,提高氧的电极电位,加速电极反应的进行。 过低的 pH 值虽然能够提高 COD 去除率,但需要耗费大量的酸,这不仅会加快微电解柱的侵蚀,还会增大运行成本。 因此,处理 DHA 废水的最佳 pH 为 3。
2.1.3  反应时间
          取 6 个 500 mL 烧杯,分别加入 200 mL 未经处理的 DHA 原水,调节各烧杯 pH 值为 3,加入经处理后的铁屑和颗粒活性炭,控制各烧杯内铁炭比为 3∶1,搅拌速度为 250 r/min,设置各烧杯反应时间分别为为 1、2、3、4、5 和 6 h。 反应结束后,用 0.45 μm 滤膜过滤上清液,测定上清液 COD 浓度。 试验结果如图 1(c)所示。
由图 1(c)可知,随着反应时间的增长,COD 去除率经历了先增加后降低的过程。 当反应时间为 4 h 时,COD 去除率达到最大,为 45%。 由此可知铁炭微电解的反应时间并不是越长越好,而是存在最佳反应时间。
        这是因为反应初始,铁屑和活性炭混合不充分,形成的 Fe-C 微电池较少,电极反应相对较弱。 随着反应时间的进行,微电解反应越充分。 系统内铁屑数量随反应时间增长不断减少,使得 Fe-C 微电池数量也随之减少,电极反应速率降低。 系统内会形成的大量污染物紧密地包覆在铁、炭表面,阻止了两者之间的有效接触从而导致微电解过程减弱。 此外,随着反应的进行,铁表面会产生钝化膜,阻碍反应的进行。 因此,处理 DHA 废水的最佳反应时间为 4 h。
2.1.4  搅拌强度
          取 6 个 500 mL 烧杯,分别加入 200 mL 未经处理的 DHA 原水,调节各烧杯 pH 值为 3,加入经处理后的铁屑和颗粒活性炭,控制各烧杯内铁炭比为 3∶1,调节各烧杯搅拌速度分别为 100、150、200、250、300 和350 r/min,反应时间为 4 h。 反应结束后,用 0.45 μm 滤膜过滤上清液,测定上清液 COD 浓度。 试验结果如图1(d)所示。
       COD 去除率随着搅拌强度的增加缓慢增大。 当搅拌强度达到 250 r/min 时,COD 去除率达到 45%左右。
这是因为搅拌转速过低,铁、炭沉于烧杯底部,出现分层现象,导致系统内形成的铁炭、原电池数量较少,COD去除率较低。搅拌还可以增大摩擦,减少铁屑的板结及表面钝化的现象。然而,当搅拌强度大于 250 r/min 后,COD 去除率不再增大。 因此,处理 DHA 废水的最佳反应时间为搅拌强度为 300 r/min。
2.1.5 正交试验
         根据单因素实验结果,以 pH 值、反应时间、铁炭比和搅拌强度为影响因素,COD 去除率为评价指标,设计 L9(34)正交试验。 正交实验因素水平及结果分别见表 2 和表 3。
 
          
        从表 3 中可以看出, 铁炭微电解法对 DHA 废水中有机物的去除具有一定效果,COD 去除率都可达到40%以上。 通过对各影响因素的极差比较可得,极差顺序为 C>A>B>D,即各因素对 COD 去除率的影响程度依次为铁炭比、pH 值、反应时间和搅拌强度。 正交试验得出的最佳运行条件为 A2B2C3D1,即 pH 值为 3,反应时间为 4 h,铁炭比为 3∶1,搅拌强度为 250 r/min,铁炭微电解出水效果最佳,达到 45.8%。
2.2     UASB 处理 DHA 废水试验研究
2.2.1 UASB 的启动及负荷提升
         反应器启动共进行 9 d,期间采用控制水力停留时间,增大进水 COD 浓度的方式提升反应器容积负荷。
该过程每天进水 1.5 L,HRT 为 48 h。 进水 COD 浓度于第 9 天增至 1 000 mg/L,此时反应器容积负荷为0.5 kgCOD/(m3·d)(见图 2)。 污泥驯化过程反应器出水 COD 去除率稳定且大于 85%,出水 pH 值保持在 7 左右,说明反应器内颗粒污泥活性得到有效恢复。
        负荷提升阶段共运行 48 d。 第 10 天开始,逐渐改用铁炭微电解后的 DHA 废水与生活污水按照一定比例混合配水,每天进水 1.5 L。 18 d 后,反应器容积负荷已达 1 kgCOD/(m3·d)。 虽然此过程 COD 去除率略微下降,但随着反应时间的增长,COD 去除率逐渐恢复,表明反应器内污泥已逐渐适应 DHA 废水的水质。第 19天时,采用调节进水流量、增大进水中 DHA 废水比例的方式提高进水负荷,每天进水 3 L,并于 27 天后将反应器容积负荷逐渐提升至 3 kgCOD/(m3·d)。 由于反应器容积负荷的提升,导致反应器受到负荷冲击影响,出水 COD 浓度增大,COD 去除率降低至 60%,在此后的运行过程中,为防止因负荷提升过快导致反应器系统崩溃,采用缓慢提高进水浓度的进水方式,以保证反应器可以正常运行。 COD 去除率随反应时间的增长不断上升,并于 27 d 时增长至 75%。 27 d 后,反应器容积负荷达到 3 kgCOD/(m3·d),此后采用 UASB 反应器出水与 DHA 废水进行配水,并不断提升反应器内容积负荷。 虽然 COD 去除率略有波动,但很快又恢复并逐渐升高,57 d 后达到 8 kgCOD/(m3·d)。 当反应器容积负荷达到 8 kgCOD/(m3·d)时,出水 COD 浓度为 1 500 mg/L左右,去除率大于 80%。
 
           
2.2.2  容积负荷对有机物去除效率的影响
         分析为研究 UASB 处理 DHA 废水所能达到的最大负荷,分别考察容积负荷为 6,7,8,9 和 10 kgCOD/(m3·d)时,反应器性能的变化。 本研究通过控制进水 COD 浓度不变(8 000 mg/L),改变水力停留时间的方式调控反应器容积负荷,每一负荷运行 20 d。 采用 UASB 反应器出水与 DHA 废水进行配水,比例为 1∶3.3,控制反应器水温为 37 ℃,进水 pH 值为 7.5。 运行结果如图 3 所示。
 
         
        当反应器容积负荷为 6 kgCOD/(m3·d)时,出水平均 COD 为 1 000 mg/L,COD 平均去除率为 87.1%,出水水质波动较小。 当反应器容积负荷为 7 kgCOD/(m3·d)时,出水 COD 值为 1 200 mg/L 左右,COD 平均去除率相比于 6 kgCOD/(m3·d)时降低了 2.09%,为 85%。 反应器容积负荷为 8 kgCOD/(m3·d),出水 COD 值为1 500 mg/L 左右,COD 平均去除率为 82.3%。 当反应器容积负荷为 9 kgCOD/(m3·d)时,出水 COD 值为2 000 mg/L 左右,COD 平均去除率为 75%。 当反应器容积负荷为 10 kgCOD/(m3·d)时,出水 COD 值为2 300 mg/L 左右,COD 平均去除率为70.9%。 且当反应器容积负荷大于 8 kgCOD/(m3·d)时,UASB 出水水质波动较大,这是因为高容积负荷对反应器内污泥造成一定程度的冲击。 反应器提升至较高的容积负荷后,微生物所需要的适应时间也会相应的增长。 本研究分别观察了每次负荷提升后 20 d 的 COD 去除率变化,测试时间可能低于容积负荷为 9 kgCOD/(m3·d)和 10 kgCOD/(m3·d)时微生物所需要的适应时间,导致 COD 去除率没有恢复到较高水平。 此外,UASB 反应器的最大容积负荷由反应器内异养微生物的污泥量决定。 当容积负荷为 8 kgCOD/(m3·d)时,COD 去除率最大,表明反应器内异养微生物数量(16 666 mg/L)与反应器有机物负荷匹配度好。 当容积负荷大于 8 kgCOD/(m3·d)时,反应器内有机物需要更多的异养微生物数量,造成反应器内 COD 的累积,导致 COD 去除率较低。 因此,UASB 处理 DHA 废水的最大容积负荷为 8 kgCOD/(m3·d)。
        在容积负荷 8 kgCOD/(m3·d)时,进水 COD 浓度为 8 000 mg/L、出水 COD 浓度 1 500 mg/L 左右,可去除废水中 81%左右的 COD 浓度。
2.3    MBR 处理 DHA 废水试验研究
2.3.1 MBR 的启动及负荷提升
         为了降低有机负荷的冲击,试验采用低负荷进水的方式启动。启动初期,采用生活污水对污泥进行培养,HRT 为 24 h。这是由于生活污水具有较好的生化性。如图 4 所示,5 d 后,采用 UASB 反应器出水与生活污水按一定比例混合进水的形式提高进水负荷,保持 HRT 不变。 虽然 COD 去除率一开始有所下降,但继续运行20 d 后,COD 去除率逐渐增大,表明系统内微生物已适应新的环境。 随着进水负荷的提升,反应器内污泥浓度 不 断 增 大 ,COD 去 除 率 不 断 提 升 。 21 d 后 ,MBR 进 水 完 全 为 UASB 反 应 器 出 水 , 容 积 负 荷 达 到1.5 kgCOD/(m3·d),且 COD 浓度保持稳定,出水 COD 去除率维持在 85%左右。 启动初期,出水中氨氮浓度较低,去除率可达 90%以上。 随着反应时间的增长,系统内氨氮去除率逐渐上升,表明系统内亚硝化细菌和硝化细菌数量增多,进而增大氨氮的去除效率。
 
         
2.3.2  MBR 处理 DHA 废水效能分析
          将 UASB 处理后的 DHA 废水直接通入 MBR 反应器,控制 HRT 为 24 h,此时 MBR 容积负荷达到1.5 kgCOD/(m3·d)。 MBR 持续运行 30 d 的结果如图 5 所示。 MBR 膜出水 COD 相对稳定,出水 COD 浓度在80 mg/L 左右,COD 去除率均在 94%以上。 MBR 系统对 DHA 废水中的氨氮同样具有较好的去除效率,MBR出水氨氮为 5 mg/L,氨氮去除率可达 97%,这是因为生物转化和膜截留共同作用的结果。
 
         
2.3.3  膜组件截留效果分析
          为了区分生物降解和膜截留对 MBR 系统处理 DHA 废水中的影响,试验采用一次性进水的方式,选取一个反应周期(24 h),每两时取样测量反应区上清液和膜出水的 COD 浓度,试验结果如图 6 所示。由图 6 可知,运行过程中,MBR 系统具有对 DHA 废水较高的 COD 去除效率。 在一个进水周期内,膜截留作用对 COD 去除率的波动较小,为 80%~93%,而生化反应去除率波动相对较大,为 12%~76%。 虽然 MBR系统中微生物对废水中有机污染物的降解起主导作用,膜起截留作用,但也不应忽视膜截留对出水 COD 的去除影响。膜的截留作用可弥补微生物对 COD 去除的不足,从而使系统可以高效稳定的运行。可认为膜截留作用与生化反应对 COD 去除率成协同作用。 正是由于这种互补关系,使得 MBR 系统出水保持稳定。
        随着反应时间的增长,增加了废水中有机物与微生物的接触时间,使系统内部分难降解有机物得以去除,提高了废水生物处理效率。 由图 6 还可以看出,运行 12 h 后,微生物对有机物的去除率趋于稳定,MBR出水稳定在 80 mg/L。 MBR 与传统活性污泥法相比,具有较短的水力停留时间。 这是因为运行过程中未对系统进行排泥,系统内具有较高的污泥浓度,从而增加了废水处理效率。 但 MBR 系统的水力停留时间不宜过短,过短会由于废水与微生物接触不充分,影响系统的去除效果,从而降低 MBR 系统的运行稳定性。
 
            
3     结语
       铁炭微电解工艺可有效降低 DHA 废水中 COD 的浓度,并改善废水的生化性能。当 pH 为 3,反应时间为4 h, 铁炭比为 3∶1, 搅拌强度为 250 r/min 时,COD 去除率为 45%左右,BOD5/COD 值由 0.10 提升至 0.31。
UASB 反应器的最大容积负荷为 8 kgCOD/(m3·d), 出水 COD 浓度稳定在 1 500 mg/L,COD 去除率高于80%。 UASB 反应器出水直接通入 MBR,MBR 的容积负荷为 1.5 kgCOD/(m3·d),出水水质稳定,COD 浓度为80 mg/L 左右,氨氮浓度低于 5 mg/L,满足《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CJ 343-2010)标准,同时可为实际工程提供参考。
 
 
原标题:铁炭微电解+UASB+MBR 组合工艺处理 DHA 废水
原作者:黄 溢   李瀚翔    徐乐中   袁 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