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对聚苯硫醚 (PPS) 生产废水的资源化利用进行了研究,使用有机溶剂对废水中的有机物进行萃取分离。 通过探究萃取过程中操作条件对萃取效果的影响,获得了最佳的萃取条件为:以二氯甲烷为萃取剂,萃取时间为 3h,萃取温度可选择303K,适宜的溶剂比为1∶1,萃取级数为三级。对经萃取处理后的废水进行蒸发结晶析氯 化钠,蒸发母液冷却至298K析磷酸盐,结果表明:氯化钠的总收率可达到96.68%,纯度为99.27%;磷酸三钠收 率为92.28%,纯度为98.88%,产品均符合工业品标准。采用溶剂萃取与结晶相结合的方法,不仅实现了废水回 用及其组分资源化利用的目的,而且具有操作简单以及节约能源的优点。
关键词:聚苯硫醚;废水;氯化钠;磷酸三钠;萃取;蒸发结晶;冷却结晶
聚苯硫醚 (PPS) 是具有良好的耐热性及优越 抗化学腐蚀性的高分子工程材料,因其优异的性能 被广泛应用于工业中[1-2]。PPS的生产过程是以对二 氯苯和硫化钠为原料,磷酸钠为助剂,N-甲基吡咯烷酮 (NMP) 为溶剂,发生聚合反应形成。PPS 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的主要组分为N-甲基吡咯 烷酮[3]、氯化钠和磷酸钠。为实现PPS生产废水的 资源化利用,需要达到NMP 的回收利用以及氯化 钠与磷酸钠分离两个目标。苟梁武[4]提出将混合液 在精馏塔中进行脱水,离心分离出结晶盐,将滤 液回流入 NMP 的精馏塔,通过间歇真空精馏对 NMP 进行精馏回收,但该方法没有对副产盐进行 回收。段琳等[5]提出运用PDCA循环处理含有NMP 的 PPS 生产废水,但在实际的运行过程中,处理 效果并未达标。王军等[6]采用三维电极电化学方法 对合成 PPS 废水进行处理,有机物的去除率为 54.30%,但对其中的盐没有进行处理。方卫东等[7] 采用 Fenton 氧化法,利用 Fenton 试剂处理生产废 水中的有机物,但处理后的废水还需进行电解 处理。 国内工业化聚苯硫醚的开发、推广和应用刚刚 起步,聚苯硫醚生产过程中的副产物的回收利用对 实现聚苯硫醚的工业化发展至关重要。本文对PPS 生产过程中副产物的资源化利用进行初步研究,结 果表明:可以利用有机溶剂萃取分离出废水中的 NMP,其他无机盐可根据其特性进行分离提纯,实 现PPS生产废水的资源化利用。本文进行实验研究 的基本路线如图1。
1 药品与仪器
1.1 试剂和仪器 试剂:去离子水,pH≈6.6,25℃时电导率 <1×10-5 S/cm,实验中溶液配制均使用此水。硫酸 钾 (K2SO4 )、浓硫酸 (H2SO4 )、硫酸铜 (CuSO4 )、 石油醚 (C5H12)、二氯甲烷 (CH2Cl2 )、三氯甲烷 (CHCl3 )、四氯化碳 (CCl4 )、乙酸乙酯 (C4H8O2 )、 甲酸甲酯 (C2H4O2 ) 以及配置平衡料液所使用的氯 化钠(NaCl)、磷酸钠(Na3PO4 ),均为分析纯。 仪器:分光光度仪,HXC-500-8A多点磁力搅 拌低温槽,全自动凯氏定氮仪,石墨消解仪。
1.2 分析方法[8] PO3 - 4 采用钼酸铵分光光度法;Cl采用银量法 (摩尔法);Na+ 采用差减法;密度使用称量瓶法测 定;平衡固相采用湿渣法测定;N-甲基吡咯烷酮 的检测采用凯氏定氮法。
2 原理与内容
2.1 萃取实验
2.1.1 萃取原理 本文采用的是物理萃取过程,主要是利用 NMP 在水和一些有机溶剂中的溶解度不同,使水 相中的NMP转移至有机溶剂中,完成NMP与无机 盐溶液的分离过程。 萃取分配系数 (D) 常被用来表示被萃组分在 萃取相和溶液中的平衡分配关系[9]。由分配系数的 定义式式(1)可以看出,被萃组分在萃取相中的浓 度越大,D的值越大。影响D值的因素包括萃取剂 对被萃组分的萃取能力以及萃取过程中的操作环境 与条件,因此可以通过对操作条件的改变来提高萃 取剂对被萃溶质与溶液的分离效果。 D = 萃取相中被萃组分质量分数 萃余相中被萃组分质量分数 = YNMP XNMP (1) 萃取率是在萃取过程中,被萃组分由水相中转 移至有机相中的量占原溶液中的被萃组分的量的百 分比,用E表示,如式(2)所示。 E = 萃取相中被萃组分质量分数 原样品中被萃组分质量分数 × 100% (2)
2.2 结晶分盐实验
2.2.1 相图分析 本文首先通过实验绘制了353K下的三元体系 Na+ //Cl- ,PO3 - 4 -H2O 相图[10-11],并以此数据为理论指 导,利用有机溶液萃取PPS生产废盐溶液的萃余相 为原料,进行减压等温蒸发实验。其溶液组分 如表1所示。 针对PPS生产废盐溶液,因经萃取后的废水中 NMP含量较低,在忽略NMP存在的情况下,可利 用 353K 时三元体系 Na+ //Cl- ,PO3 - 4 -H2O 相图进行理 论分析,如图2所示。图中M点为PPS生产废盐溶 液经过萃取后的组分 (%),随着水分被蒸发,溶 液组分沿M点蒸发至M0点,M0点开始有固相NaCl 析出,继续蒸发,溶液组分则从点M0向点E移动, 点 E 为共饱和点,此时溶液中的 NaCl 和 Na3PO4都 达到饱和状态。对共饱和点处的饱和溶液加水使之 达 到 298K 时 三 元 体 系 Na+ //Cl- , PO3 - 4 -H2O 相 图 Na3PO4的结晶区域,如图2所示,此时理论上析出 的应该是Na3PO4·12H2O。
2.2.2 结晶过程中的物料衡算 (1)蒸发结晶过程 为了确定实验过程中的相 关参数,需要对该结晶过程中的每个组分进行物料 衡算,从而得到每个节点的物料量,溶液原料以 100g为基准进行计算。 M为原料溶液,因萃取后的原料溶液中有机物 含量较少,因此可以忽略。M 点的组成:NaCl 为 11.74%,Na3PO4为 3.01%。根据 353K 时的三元体 系 相 图 来 看 , 点 M1 的 组 成 : NaCl 为 24.14%, Na3PO4为6.19%。将溶液从点M蒸发至点M0需要蒸 发的水分为 w0,蒸发得到的母液 M0的质量为 m0。
2.2.3 结晶分盐实验内容 取适量溶液于三口圆底烧瓶中,将圆底烧瓶与 冷凝管等回流装置连接,同时连接真空泵,将圆底 烧瓶置于电加热套上加热,进行减压等温蒸发[12]。 在不同的蒸发水量对液相进行取样分析,分别测定 液相中的离子组成及物化性质,将固相烘干并进行 化学组分分析。 蒸发结束后,对蒸发母液进行抽滤,从而将氯 化钠固体从母液中分离。根据 298K 的相图分析, 计算出理论加水量,向滤液中加入适量的水,使其 组分达到M3点,待温度冷却至298K后,磷酸钠从 溶液中析出,再次抽滤分离结晶析出固体与母液 M4,并对该固体进行化学分析。 为提高氯化钠的回收率,实验对冷却结晶后的 磷酸钠母液进行再一次的蒸发或返回前段蒸发结晶 器进行循环蒸发结晶,以保证氯化钠的提取率。
3 结果与讨论
3.1 萃取条件对萃取效果的影响
3.1.1 萃取剂的选择 美国有专利[13]提出采用溶剂萃取法分离出无机 盐中的NMP。文献[14]报道,NMP可以被氯代溶剂 通过络合作用从含氯化钠的水溶液中萃取出来,但 文献报道的系统性较差。为进一步研究不同有机溶 剂对NMP的萃取效果,实验选用的萃取剂分别为: 二氯甲烷、四氯化碳、石油醚、乙酸乙酯、苯胺、 甲酸甲酯。 实验条件:T=298K,t=3h,V(O)∶V(W)=1∶1, 萃取级数为一级。 实验结果如表 2 所示,结果表明,以二氯甲 烷、乙酸乙酯、石油醚、四氯化碳及甲酸甲酯作为 萃取剂,二氯甲烷的萃取效果较好。
3.1.3 萃取温度对萃取效果的影响 选用二氯甲烷为萃取剂,按照溶剂比 V(O)∶ V(W)为 1∶1 混合,分别在 291K、293K、296K、 298K、300K、303K、306K 以及 308K 条件下,搅 拌 3h 后静置分离,分别测定两相中的 NMP 含量, 计算分配系数。 如图4所示,随着萃取温度的升高,NMP在有机相和水相中的分配系数不断增大,303K时萃取 效果最好。这是因为随着温度的升高,液体分子间 的扩散运动加剧,有利于两相间的传质。但在 303K以后两相中分配系数开始减小,其减小原因 有待研究。
3.1.4 溶剂比对萃取效果的影响 在 298K 的条件下,选取二氯甲烷作为萃取 剂,将水溶液或盐溶液与二氯甲烷分别按照不同 比例混合,萃取时间为 3h,静置分离后,分别对 两相中的 NMP 含量进行分析检测,计算分配系 数D。 实验结果如图5所示,萃取剂的用量越大,分 配比也越大,萃取效果也就越好。然而使用有机溶 剂的量过大会使生产成本过高,从经济性考虑实验 选择 V(O)∶V(W)为 1∶1,在这时对 NMP 的萃取即 可得到较好的效果。
3.2 氯化钠和磷酸钠的分离提纯
3.2.1 蒸发结晶分离氯化钠 图 6 为本文作者通过相平衡研究绘制的 353K 时三元体系Na+ //Cl- ,PO3 - 4 -H2O平衡相图。在实际废 水蒸发过程中得到的液相组成曲线与353K时三元 体系Na+ //Cl- ,PO3 - 4 -H2O相图趋势相似,但因该盐溶 液中NMP 的存在,其组成与理论存在差异,其溶 解度曲线与理论值略有偏差。 根据其结晶规律,通过蒸发浓缩结晶后,对析 出的固体进行化学分析,其中氯化钠的含量为 98.15%,其余组分为母液中夹带的少量的磷酸钠 及其他杂质。称重,得到析出盐的质量为94g,则 蒸发实验中氯化钠的单次收率Ya'=80.44%。氯化钠 收率的实际值比理论值偏小,其原因主要是转移过 程中的氯化钠损失以及蒸发过程中取样所带来的损失。
3.2.3 冷却母液的二次蒸发 如表5所示,将冷却母液蒸发至M7时,对该母 液的浓缩倍数最大,但随着溶液浓缩倍数的增大, 析出的氯化钠中夹带的杂质含量也增大。为保证析 出氯化钠的纯度,对溶液的浓缩倍数不应超过2.59 倍,此时氯化钠的收率为87.42%,纯度为97.54%, 对其进行母液转换后纯度可达到99.41%。
相关文章
- 膜处理工艺在焦化废水深度处理中的应用 2020-07-09
- 离心法在破乳剂评价中的应用 2022-08-18
- 煤化工废水溶剂萃取法处理二元酚废水的现状 2019-11-29
- 水产养殖废水污染危害及处理技术研究 2022-03-26
- 海底隧道渗水海水淡化中试试验研究 2022-07-11
最新文章
- 城镇污水处理厂全流程水质管理方法分析 2023-01-29
- 高排放标准下某高新园区污水处理厂工程实例 2023-01-16
- 一种树状多支化破乳剂的合成与应用 2023-01-14
- 地层注入水悬浮物含量偏高原因分析与治理 2023-01-13
- 浅谈胶印润版液的净化循环使用 2023-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