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济南乾来环保技术有限公司的网站,真诚为您服务!

济南乾来环保技术有限公司

破乳剂 除油剂 脱色剂 COD去除剂 重金属捕集剂 膜防污堵剂 混凝剂 絮凝剂

咨询服务电话:

13793114545

热门搜索关键词:
新闻资讯
燃煤电厂脱硫废水处理技术工程应用现状与展望
来源:济南乾来环保技术有限公司 发布时间:2022-06-19 09:48:28 浏览次数:
作者:张建华 1 ,池毓菲 1 ,邹宜金 2 ,王炳煌 3 ,张净瑞 3 ,郑煜铭 3 (1. 中国华电集团公司福建公司,福建福州 350000; 2. 福建华电可门发电有限公司, 福建福州 350000; 3.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福建厦门 361021)

[摘要] 燃煤电厂脱硫废水水量波动大、污染物成分复杂、处理难度大、处理成本高,开发经济高效的脱硫废水 处理技术备受关注。 综述了传统三联箱、厂内回用和零液体排放 3 类脱硫废水处理技术的特点,分析了实际工程案 例中不同技术的处理效果、工艺参数边界特征、潜在影响及运行成本。 实践表明,随着国家环保政策的节节加码,零 液体排放技术是脱硫废水处理的主要发展趋势,降低投资与运行成本是未来的研发重点。

[关键词] 脱硫废水;零排放;蒸发结晶;烟道蒸发

燃煤电厂烟气脱硫技术主要分为干法〔1〕 、半干 法〔2〕 和湿法〔3〕 ,其中湿法脱硫使用最为广泛,约占全 球电厂脱硫系统的 85%〔3〕 。湿法脱硫主要有双碱法〔4〕 、 氨法〔5〕 、石灰石-石膏法〔6〕 和海水脱硫法〔7〕 等。 石灰石石膏法由于技术成熟、操作简便、运行稳定、脱硫效 率高,已成为火电厂烟气脱硫的首选〔8〕 。 我国约 92% 的燃煤电厂烟气脱硫机组采用石灰石-石膏法〔9-10〕 。 在石灰石-石膏法烟气脱硫过程中, 为保证脱 硫效率,需要定期从脱硫塔排出脱硫浆液,产生脱硫 废水。该脱硫废水具有水质复杂、处理难度大和成本 高的特点, 对其进行有效处理成为燃煤电厂迫切需 要解决的问题〔11-12〕 。 随着国家环保政策的节节加码, 不同的脱硫废水处理技术应运而生。 笔者通过分析 不同脱硫废水处理技术的应用情况, 阐明了各技术 的优缺点及适用边界条件, 以期为燃煤电厂脱硫废 水处理工艺的选择提供参考。
1 脱硫废水特点及三联箱处理技术

1.1 脱硫废水水质水量特征 燃煤电厂在烟气脱硫过程中, 以脱硫塔中浆液 的 pH、密度和氯离子浓度等为指标不定期排出不定 量的浆液,导致脱硫废水水量波动大;另外,脱硫废 水携带有烟气的多种组分,造成水质复杂。脱硫废水 的典型水质特征、成因和影响如表 1 所示。

综上,脱硫废水水量不稳定,水质复杂,是燃煤 电厂废水处理的难点。 脱硫废水处理技术伴随环保 法规的不断严格而发展,可以概括为 3 类:(1)三联 箱及其优化处理技术, 实现脱硫废水的达标排放; (2)煤场喷洒、水力冲灰和引入渣水系统等厂区回用 技术,实现脱硫废水的厂区回用;(3)脱硫废水零排 放处理技术, 目前主要采用蒸发结晶和烟道蒸发零 排放技术。

1.2 三联箱处理技术

1.2.1 三联箱处理技术原理 在《火电厂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废水水质控制 指标》(DL/T 997—2006)标准实施后,燃煤电厂脱硫 废水达标排放处理工艺主要根据该标准进行设计确 定。 三联箱处理技术最为常见,主要包括中和箱、沉 淀箱和絮凝箱,集中和、反应、絮凝和沉淀等功能于 一体,实现废水中污染物的去除。 运行过程中,在中 和箱中加入碱性物质将脱硫废水 pH 调至 9 以上, 使部分重金属离子形成难溶的氢氧化物而去除;在 沉淀箱中加入有机硫, 其与废水中 Hg2+反应生成难 溶的硫化汞沉淀,使废水中的汞得以去除;在絮凝箱 中加入铁盐、铝盐或有机高分子絮凝剂,使废水中的 悬浮颗粒物发生混凝沉淀而得到去除〔15〕 。

1.2.2 三联箱运行现状 三联箱处理技术广泛应用于脱硫废水的处理, 但在实际工程运行中存在运维成本高、 故障率高和 投运率低等问题。从运行成本上分析,采用三联箱处 理废水,加药种类多而且加药量大,加上粗犷型的现 场管理,造成药剂浪费,导致运行成本增加〔16〕 。同时, 三联箱设备和管路常出现堵塞和腐蚀现象, 影响了 系统的稳定运行,增加了维护成本〔17〕 。从出水指标上 分析, 现有三联箱工艺未设有完整的在线水质检测 和精准的加药系统, 不能及时反馈水质波动情况和 实现精准加药,不能稳定控制运行效果,存在出水水 质指标无法满足排放标准的问题〔18〕 。

1.2.3 三联箱技术发展趋势 针对传统三联箱技术存在的问题, 目前一体化 处理设备受到广泛的关注。 一体化处理设备采用模 块化设计,可减少设施占地面积,并且可节省管道的 铺设;一体化设备的发展伴随着高效絮凝剂的开发, 通过复配、 改性等方式将种类繁多的处理药剂进行 耦合优化,可降低药剂投加量;一体化设备与高效 絮凝剂的匹配可实现悬浮物、重金属和氟化物等污 染物的有效去除。 甘平湘〔19〕 分析了某电厂采用一 体化设备处理脱硫废水的运行数据,结果表明,废 水中各污染物均达到或者优于 DL/T 997—2006 标 准的规定。 唐和平等〔20〕 对比分析了一体化高效絮凝 技术与传统脱硫废水处理工艺的处理效果, 结果表 明,相较于传统三联箱处理技术,一体化处理设备具 有工艺流程简单、运行稳定、处理效率高、建设工 期短和便于实现自动控制的优点,具有良好的应用 前景。

2 脱硫废水厂区回用技术 2.1 煤场喷洒技术 脱硫废水引入煤场进行喷洒的处理工艺简单, 整体设备改造和维护难度低。 但是, 煤场喷水过程 中,需要特别注意以下 2 个方面:一方面,脱硫废水 的喷洒量需要进行控制,保证煤堆的含水率增量小, 以降低对煤燃烧性能的影响;另一方面,脱硫废水呈 酸性,且水中的 Cl-浓度高,需要考虑对锅炉等设备 存在着腐蚀的风险〔21〕 。 毛承慧〔22〕 在研究脱硫废水煤 场喷洒处理对锅炉运行的影响中发现, 脱硫废水的 引入会降低煤灰熔点;燃煤的过程中,氯会以氯化氢 气体的形式析出, 当脱硫废水引入量为 7.5 t/h 时, 可析出的氯化氢气体体积分数达 50×10-6。 煤场喷洒 回用在实际应用中有一定的局限性, 该技术所能消 纳的脱硫废水的水量有限, 且需要严格控制脱硫废 水对燃煤和机组设备的影响。

2.2 水力除灰和干灰调湿技术

脱硫废水回用于灰分的路径主要包括引入冲灰 系统和干灰调湿 2 种。 国内部分电厂是将脱硫废水 作为一部分补水引入水力除灰系统, 实现脱硫废水 的回用。 脱硫废水中的酸性物质能与粉煤灰中的氧 化钙等成分发生反应,提高废水的 pH,使重金属离 子产生氢氧化物沉淀而去除。 脱硫废水回用于水力 除灰系统无需对系统进行改造,具有投资少、运行成 本低和操作管理简便等优点。但是,脱硫废水中高浓 度氯离子的排入对除灰系统的设备会造成潜在的腐 蚀风险〔23〕 。干灰拌湿消纳的脱硫废水水量非常有限, 同时电厂的飞灰已经逐渐向干态运输的方式转变,故 干灰调湿技术在处理脱硫废水中的应用受限。

2.3 引入渣水系统处理技术

将脱硫废水作为炉渣冷却补给水实现废水的厂 内回用,具有投资运行成本低、设备简单和适应性强 等优点。 煤炭经过锅炉高温燃烧后会产生含有大量 碱性金属氧化物的炉渣, 一方面其能与弱酸性的脱 硫废水中和,提高废水的 pH 至弱碱性;另一方面, 炉渣能够吸附去除废水中的悬浮物、 部分重金属和 无机离子; 同时高温炉渣能对引入的脱硫废水进行 部分的蒸发减量。因此,脱硫废水作为补给水引入渣 水系统成为一种解决脱硫废水排放的途径, 逐步受 到关注〔24-26〕 。 陈彪等〔27〕 对嘉兴电厂烟气脱硫废水排 入渣水处理系统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碱性渣水能 够中和脱硫废水,使重金属与氟化物发生沉积作用; 但另一方面, 脱硫废水中的 SO4 2-和 Cl-会造成渣水 系统管道等的堵塞和设备腐蚀。因此,脱硫废水引入 渣水系统需控制好废水中氯离子的浓度、 悬浮物浓 度和 pH,同时对系统管道和设备应做好材质选型和 防腐。 表 2 给出了一些工程案例分析。
3 脱硫废水零排放技术

3.1 蒸发结晶零排放处理技术

蒸发结晶零排放处理技术是目前实现脱硫废水 零排放的形式之一〔28-29〕 。 其原理是通过蒸汽加热或 者其他热源加热的方式浓缩脱硫废水, 使废水中水 分蒸发而盐浓度不断提高,形成过饱和溶液,最终析 出结晶盐,实现零排放。蒸发结晶技术类型主要包括 多效蒸发(MED)、热力蒸汽压缩强制循环(TVC)和 机械蒸汽再压缩(MVR)等。 其中,常用的脱硫废水 蒸发技术主要有 MED 和 MVR。 广东河源电厂采用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产生 的脱硫废水水量为 20 m3 /h。 电厂以 MED 多效蒸发 技术为核心,采用“混凝沉淀+化学软化+MED”工艺 实现脱硫废水的零排放处理〔30〕 。 蒸发过程采用电厂的 蒸汽作为热源, 处理过程产生的蒸馏水循环回用于 电厂,对析出的氯化钠等结晶盐进行收集〔31〕 。华能长 兴电厂废水总量为 22 m3 /h,由脱硫废水和混床再生 排水组成。 该电厂采用“预处理+RO+FO+TVC”的处 理工艺实现高倍浓缩和盐回收。运行结果表明,每年 可回收 10 万 t 的蒸馏水回用于电厂补给水;回收的 结晶盐 NaCl 和 Na2SO4 的纯度>95%,含水率<0.5%, 产量为 418~711 kg/h〔32〕 。 国电汉川发电公司是国内 首个将 MVR 蒸发结晶技术用于脱硫废水零排放工 程的企业。电厂 36 m3 /h 的脱硫废水采用“药剂软化+ 管式膜过滤+纳滤分盐+高压反渗透浓缩+MVR”的 零排放处理工艺〔33〕 。 通过 NF 分盐技术和 MVR 蒸发 结晶技术的组合,获得了高纯度的结晶盐,实现了 资源化利用〔34〕 。万勇刚等〔33〕 的研究表明,实施零排放 处理工艺后,按照 8 000 h/a 的运行时间计算,电厂 每年可获得 272 800 t 的水资源,同时每年少产生 6 960 t 的固体废弃物。 蒸发结晶技术与膜分离技术相结合, 可有效地 回收水资源及获得高纯度的结晶盐。 但该工艺在工 程运用中存在以下亟需解决的问题:一方面需要 简化工艺流程和优化运行控制,进一步降低建设和 运行成本;另一方面根据我国的《盐业管理条例》规 定,禁止利用盐土、硝土和工业废渣、废液加工制盐, 脱硫废水经过该工艺蒸发产生的结晶盐无法进行售 卖,会产生额外的固废。

3.2 烟气蒸发零排放处理技术 烟气蒸发零排放处理技术是将脱硫废水雾化喷 入烟道,雾化的废水与热烟气充分接触蒸发,从而实 现脱硫废水的零排放〔35〕 。 根据脱硫废水的烟气蒸发 类型,可分为直接烟道蒸发和旁路烟道蒸发〔36〕 。

3.2.1 直接烟道蒸发处理技术 直接烟道蒸发是利用压缩空气对脱硫废水进行 雾化, 废水以雾滴的形式喷入空预器与除尘器之间 的烟道进行蒸发结晶〔37〕 。 蒸发产生的水蒸气随烟气进入脱硫塔,而结晶盐进入除尘系统被捕获收集〔38〕 。 直接烟道蒸发技术具有工艺简单、处理流程短、设备 投资少、占地面积少等优点,现投运的电厂见表 3。 但该方法也存在一定的缺陷, 在燃煤电厂锅炉负荷 普遍降低的新常态下,空预器后的烟气温度降低,废 水蒸发效率受限;在蒸发不完全的情况下易出现结垢 现象,未蒸干液滴黏附在烟道内壁,易引起烟道腐蚀。 此外, 一些电厂在除尘器前加装了低低温省煤器,烟 道蒸发可利用的有效长度减少, 限制了蒸发水量〔39〕 。 因此,直接烟道蒸发技术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市场推 广受阻。
3.2.2 旁路烟道蒸发处理技术 高温旁路烟气蒸发技术是在直接烟道蒸发技术 上进行的优化,其原理是将烟道中的高温烟气(空预 器前 330 ℃左右的烟气)引入到旁路烟气蒸发器内 进行脱硫废水的蒸发结晶处理。 根据脱硫废水雾化 方式的不同, 可以分为旋转雾化蒸发技术和双流体 蒸发技术。 (1)旋转喷雾旁路烟道蒸发技术。 旋转喷雾技术是利用旋转雾化器的离心力将废 水伸展为薄膜或拉成丝, 随后在雾化盘边缘破裂形 成 80 μm 左右的雾滴。 雾滴喷入蒸发塔后与热烟气 接触,水分被蒸干,盐分结晶析出。 山西临汾热电有 限公司在国内首次采用旁路烟道旋转喷雾干燥技术 实现脱硫废水的零排放。该技术运行过程简单,易操 作,处理稳定有效,未发生喷嘴堵塞和烟道结垢的问 题, 且运行费用相对较低, 每吨脱硫废水电耗约为 10 kW·h,约 3.6 元〔40〕 。 (2)双流体喷雾旁路烟道蒸发技术。 双流体雾化技术是利用高速压缩空气与脱硫废 水之间产生的摩擦力和剪切力, 使脱硫废水瞬间被 拉成丝,液丝在较细处发生断裂而形成 50 μm 以下 的雾滴喷入旁路烟道蒸发器。 河南焦作万方电厂是 国内首家采用双流体旁路烟道蒸发技术实现脱硫废 水零排放的电厂〔41〕 。运行过程中,未发现旁路烟道内 壁有积灰的情况, 同时蒸发器底部的浮灰流动性较 好,未出现结垢现象。 旁路烟道蒸发可有效避免直接烟道蒸发处理水 量不足、检修不便和烟道腐蚀结垢的问题,同时其具 有设备构造简单、可进行隔离拆卸、维修方便简单等 优点。因此,旁路烟道蒸发技术在脱硫废水零排放处 理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但在工艺设计中应注意 以下几个问题: ①由于旁路烟道蒸发抽取的是空预 器的高温烟气,烟气抽取后会略微降低锅炉效率,并 对燃烧稳定性造成影响, 一般应控制抽取烟气量在 5%范围内; ②控制出口烟气温度在 140 ℃以上,避 免造成酸露点腐蚀;③若核算后,粉煤灰的氯离子超 过 0.06%的标准限值, 需将蒸发后的结晶盐单独收 集,保证粉煤灰的品质不受影响;④确保喷入的脱硫 废水 pH 为中性偏碱,避免高温氯挥发。 (3)2 种喷雾技术对比。

2 种喷雾技术对比如表 4 所示
4 脱硫废水零排放技术经济效益对比

调研已建的脱硫废水零排放项目, 对比了不同 工艺路线的建设投资和运行成本等方面的差异,结 果如表 5 和图 1 所示。 由表 5 可知, 烟道蒸发和蒸发结晶零排放技术 逐渐得到推广和认可,基于“预处理+浓缩+旁路烟 道蒸发(蒸发结晶)”的工艺路线成为脱硫废水零排 放的主流,其中是否设置浓缩系统根据水量而定。由 图 1 可知,在建设成本方面,旁路烟道蒸发和蒸发结 晶技术的工程项目其吨水投资成本较高, 吨水投资成本均接近或超过 200 万元。而从运行成本上分析, 不同的工艺路线成本相差较大, 采用蒸发结晶技术 的运行成本明显高于烟气蒸发处理技术, 主要是二 者热源不同,前者采用蒸汽蒸发,处理成本高;而后 者是利用电厂烟气进行蒸发,成本低。 综上分析,脱 硫废水零排放处理的投资和运行成本居高不下依然 是当前亟需解决的主要问题。 未来对于脱硫废水零 排放处理不仅要关注技术层面的问题, 同时其投资 和运行成本问题将决定其是否具有推广价值。
5 结论与展望

针对燃煤电厂脱硫废水处理, 阐述了传统三联 箱、 废水厂区回用和零排放处理技术的工程应用进 展和发展方向。 (1)与传统三联箱处理技术相比,三 联箱一体化处理技术是实现脱硫废水达标排放的有 效途径;(2)对于脱硫废水的厂区内回用,需要进行 综合影响评估,防止产生二次污染和设备腐蚀、结垢 等问题;(3)旁路烟道蒸发和蒸发结晶技术是实现脱 硫废水零排放的主要形式, 其中旁路烟道蒸发在适 用性方面更具优势。对于旁路烟道蒸发零排放技术, 在设计中应注意控制抽取的烟气量、 出口烟气温度 和系统氯离子平衡等问题, 保证机组的安全稳定运 行。不同脱硫废水处理技术的适用边界条件不同,需 要结合电厂自身的实际情况, 确定经济可行并能稳 定运行的处理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