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济南乾来环保技术有限公司的网站,真诚为您服务!

济南乾来环保技术有限公司

破乳剂 除油剂 脱色剂 COD去除剂 重金属捕集剂 膜防污堵剂 混凝剂 絮凝剂

咨询服务电话:

13793114545

热门搜索关键词:
新闻资讯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焦化废水中的挥发酚含量
来源:济南乾来环保技术有限公司 发布时间:2022-07-12 12:57:33 浏览次数:
                   摘 要 常用挥发酚的测定方法存在耗时长、操作较繁杂的问题。考虑到苯酚类物质在紫外区有光谱吸收、且 其吸光度与苯酚的含量符合朗伯比尔定律,尝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来测定焦化厂废水中挥发酚的含量,并与 HJ503—2009 中的 4- 氨基安替比林分光光度法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紫外分光光度法可准确测定焦化废水中的挥发 酚含量,且分析时间明显缩短,操作更加简便,准确度和精确度都能满足检测要求。
                    关键词 焦化废水;挥发酚;紫外分光光度法;4- 氨基安替比林分光光度法;检测
                    引 言 
                     酚类为原生质毒,属高毒物质,焦化厂炼焦生产 过程中会副产一定量的酚类物质,若生产过程中控制不到位,“三废”处理不当,会对周围环境造成严重污 染,进而对附近人群产生健康危害,因此,挥发酚是焦 化生产废水中一项重要环保控制指标。 目前常用的挥发酚测定方法是 HJ 503—2009《水 质 挥发酚的测定 4- 氨基安替比林分光光度法》中规定的蒸馏后分光光度计比色法,需要预蒸馏、显色等 过程,其中预蒸馏过程耗时长,需要 1 h 左右,且显色 过程需要添加多种试剂,操作过程相对较繁杂[1]。 挥发酚为常见的芳香烃类化合物,具有共轭双键结构。带有共轭双键的化合物在紫外区有光谱吸收, 且吸光度与其含量成正比,符合朗伯比尔定律[2],因 此,可以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废水中挥发酚的含 量;此外,紫外分光光度法无需预蒸馏,无需添加其他 试剂,具有测定时间短,操作简便的优点。因此,笔者 尝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焦化厂废水中挥发酚 的含量,并与 HJ 503—2009 中测定方法进行对比,以验 证该方法的可行性和准确性。测定过程中,为消除样 品中芳香烃类、共轭烯烃类两类有机化合物的干扰,可在碱性条件下用正戊烷进行萃取,将干扰物去除, 挥发酚则形成钠盐留在水样中进行测定,保证测定结 果的准确可靠。
                       1 实 验
                       1.1 仪器设备
                        可见 - 紫外分光光度计:1 cm 石英比色皿;梨形 分液漏斗:1 000 mL;其他分析实验常用玻璃器皿。
                       1.2 试剂和溶液
                       除非另有说明,分析时所用试剂均使用符合国家 标准的分析纯化学试剂。
                       1.2.1 苯酚:分析纯,不含其他芳香烃类化合物,必 要时需在蒸馏装置中重蒸精制。
                       1.2.2 氢氧化钠:ρ(NaOH)=4.0 g/L。
                       1.2.3 正戊烷:分析纯。
                       1.2.4 盐酸:ρ(HCl)=1.19 g/mL。
                           1.2.5 碘化钾(KI)。
                         1.2.6 溴酸钾 - 溴化钾溶液:c(1/6KBrO3)=0.1 mol/L。称取 2.784 g 溴酸钾溶于水,加入 10 g 溴化钾,溶 解后移入 1 000 mL 容量瓶中,用实验用水(三级水)稀 释至标线。
                         1.2.7 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c (Na2S2O3)≈0.012 5mol/L。称取 3.1 g 硫代硫酸钠溶于煮沸放冷的水中,加入 0.2 g 碳酸钠,溶解后移入 1 000 mL 容量瓶中,用实验用水稀释至标线[3]。
                          1.2.8 淀粉溶液:ρ=0.01 g/mL。称取 1 g 可溶性淀 粉,用少量实验用水调成糊状,加沸水至 100 mL,冷却 后移入试剂瓶中,置冰箱内冷藏保存。
                       1.2.9 挥发酚标准溶液
                        1. 2.9 . 1 挥发酚标准贮备溶液(苯酚的质量浓度1 000 mg/L)制备方法:称取 1.00 g 精制苯酚,溶解于实验用 水,移入 1 000 mL 容量瓶中,用实验用水定容至标线。 置冰箱内冷藏,可稳定保存一个月。 标定方法:吸取 10.0 mL 挥发酚标准贮备溶液于250 mL 碘量瓶中,加实验用水稀释至 100 mL,再加入10.0 mL 0.1 mol/L 溴酸钾 - 溴化钾溶液后,立即加入5 mL 盐酸,盖上碘量瓶塞,摇匀,于暗处放置 15 min, 加入 1 g 碘化钾,盖上碘量瓶塞并水封,摇匀,放置暗 处 5 min,用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至淡黄色,加入1 mL 淀粉溶液,继续滴定至蓝色刚好褪去,记录用 量。同时以实验用水代替挥发酚标准贮备溶液做空白实验,记录硫代硫酸钠溶液用量。 挥发酚标准贮备溶液质量浓度按式(1)计算:
                         式中:ρ———挥发酚标准贮备溶液质量浓度,mg/L; V1———空白实验中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用量,mL; V2———滴定挥发酚标准贮备溶液时硫代硫酸钠 标准溶液的用量,mL; C———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浓度,mol/L; V———挥发酚标准贮备溶液体积,mL。
                     1.2.9.2 挥发酚标准使用液:ρ(C6H5OH)=10.0 mg/L。 取 5 mL 标定好的挥发酚标准贮备溶液加入 500 mL 容 量瓶中,用实验用水定容至标线,使用当天配制。
                     1.2.10 磷酸溶液(1+9):量取 50 mL 磷酸,缓慢倒入450 mL 实验用水中。
                    1.2.11 甲基橙指示液:ρ (甲基橙)=0.5 g/L。称取0.1 g 甲基橙溶于实验用水后,移入 200 mL 容量瓶中,用实验   用水稀释至标线。
                     1.3 试样制备
                        1.3.1 样品采集与保存 水样采集至聚乙烯瓶或玻璃瓶内,要尽快分析。 如需保存,应加硫酸使水样酸化至 pH<2,2 ℃~5 ℃ 下可保存 7 d[4]。
                       1.3.2 含苯系物样品的预处理
                       1.3.2.1 共轭烯烃类有机化合物的去除在样品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调节样品为碱性 (pH 值为 10 左右),然后将样品全部转移至 1 000 mL的分液漏斗中,并量取 50.0 mL 正戊烷加入分液漏斗中,振荡 3 min,经常开启旋塞排气,静置分层后,打开 分液漏斗旋塞,将下层水相放至 500 mL 烧杯中,将上 层有机相导入废液桶中,如此反复萃取 3 次。
                      1.3.2.2 无机干扰物的去除若样品中存在具有紫外吸收特性的无机化合物, 且对测定结果影响较大,可采用预蒸馏法去除[5]。
                    预蒸馏过程:取 250 mL 样品移入 500 mL 全玻璃蒸馏器中,加 25 mL 实验用水,加数粒玻璃珠以防暴 沸,再加数滴甲基橙指示液,若试样未显橙红色,则需 继续补加磷酸溶液。连接冷凝器,加热蒸馏,收集馏出 液 250 mL 至容量瓶中。蒸馏过程中,若发现甲基橙红 色褪去,应在蒸馏结束后放冷,再加 1 滴甲基橙指示 液。若发现蒸馏后残液不呈酸性,则应重新取样,增加 磷酸溶液加入量,进行蒸馏。
                    1.4 分析步骤
                     1.4.1 校准曲线 在 8 个 100 mL 容量瓶中分别加入 0、1.00 mL、2.00 mL、5.00 mL、10.00 mL、25.00 mL、50.00 mL 和100.00 mL 挥发酚标准使用液,加实验用水至标线,摇 匀后,其所对应的挥发酚质量浓度分别为 0、0.10mg/L、0.20 mg/L、0.50 mg/L、1.00 mg/L、2.50 mg/L、5.00 mg/L 和 10.00 mg/L,在波长 211 nm 的紫外光下,以水作参比,用 1 cm 石英比色皿测量吸光度。 以样品空白校正后的吸光度为纵坐标,其对应的 挥发酚质量浓度为横坐标,绘制校准曲线,见图 1。
                     1.4.2 样品测定
                      1.4.2.1 清洁水样:直接取 50 mL 水样,按与校准曲 线相同的步骤测量吸光度。
                      1.4.2.2 有干扰物的水样:取经预处理的水样 50 mL(若水样中挥发酚质量浓度超过 10 mg/L,可适当稀 释),按与校准曲线相同的步骤测量吸光度。经蒸馏或在酸性条件下煮沸方法预处理的水样,须加一定量氢氧化钠溶液调节水样至中性,用水稀释至 50 mL 标 线,再按与校准曲线相同的步骤测量吸光度。
                      1.4.3 空白实验用实验用水代替样品,按与样品相同的步骤进行 预处理和测定。
                      1.5 分析结果计算
                     样品中挥发酚的质量浓度(以苯酚计)按式(2) 计算:
                     式中:ρ 为样品中挥发酚的质量浓度,mg/L;A 为分光 光度计上显示的吸光度;0.064 为吸光系数,L/(mg·cm);光在样本中经过的距离(比色皿厚度)为 1 cm。 
                      2 不同测定方法测定结果对比
                     2.1 标准样品测定结果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对不同挥发酚含量的 4 个 标准样品溶液进行测定,每个样品重复测定 3 次,平 均结果见表 1。
                         由表 1 可知,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挥发酚标 准溶液中的挥发酚的含量,其测定结果与标准值的相 对误差在±5%之内,因此,采用此方法测定焦化废水中的挥发酚,其测定结果准确可靠。
                         2.2 未知浓度废水样测定结果
                          用预蒸馏后的 4- 氨基安替比林分光光度法和紫 外分光光度法分别测定 5 个未知挥发酚含量的废水 样,每个样品重复测定 3 次,平均结果见表 2。
                          由表 2 可知,紫外分光光度法的测定结果与 HJ503—2009 中方法测定结果相比,其相对误差基本 在±5%之内,因此,采用此方法测定焦化废水中的挥 发酚,其测定结果准确可靠。
                          2.3 样品加标回收率 
                         取焦化厂含挥发酚废水一份,用紫外分光光度法 测定挥发酚质量浓度,测定结果为 1.23 mg/L,再向此 样品溶液中分别添加质量浓度为 0.50 mg/L、2.50 mg/L、5.00 mg/L 的挥发酚标准溶液,再测定挥发酚含量,测 定结果见表 3。
                      由表 3 可知,紫外分光光度法的加标回收率在90%~110%,说明焦化废水中的其他组分对此方法的干 扰程度在可接受范围之内,因此,采用此方法测定焦 化废水中的挥发酚,其测定结果可靠。
                     2.4 不同测定方法的分析时间对比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和 4- 氨基安替比林分光光度法分别测定焦化废水中的挥发酚,单次分析时间分别为 20 min 和 2 h,相对于 4- 氨基安替比林分光光度法,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时间明显缩短,节省了分 析化验时间,提高了分析效率。 
                     3 结 语
                       紫外分光光度法可准确测定焦化废水中挥发酚 含量,分析时间短,操作简便;通过比较该方法和 HJ503—2009 中方法的测定结果,其准确度和精确度能 达到检测要求,因此,可以应用在焦化废水的监控中。 在检测中需注意:(1) 空白试剂的吸光度应不超 过 0.030(1 cm 石英比色皿);(2)水样萃取后,水样中 残留有萃取溶剂,会影响测定结果,需要在碱性条件下加热煮沸或者通氮鼓风,去除残留萃取剂;(3)水样预蒸馏过程中,某些对测定结果有影响的有机物很可 能与挥发酚同时馏出,对测定有干扰,需要将蒸出液 在碱性条件下萃取处理。
                         原标题: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焦化废水中的挥发酚含量
                         原作者:张昌邦 ,常 冲 ,李巧琳,张盛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