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能源等需求也越来越大,随着油田开采的逐年提升,采油废水等综合治理 也摆在越来越突出的地位。特别是稠油开采中,注水,注气对水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常规稠油废水采用除油软化工 艺,出水水质较差,不能满足回注等需求。针对此问题,开发除油、除硅、除硬预处理-MCM 生物处理-OEB 生物处理UF-RO-EDI 工艺处理稠油开采废水,通过实验验证工艺,优化各工艺运行参数,并降低运行成本。实验结果表明,该 工艺设备出水效果后、运行稳定可靠。经除硬除硅沉淀后,出水 COD124mg/L,MCM 出水 COD67mg/L,OEB 出水 COD26mg/L,EDI 出水电导小于 0.06us/cm,二氧化硅小于 10ug/cm。满足注气站锅炉进水要求。
关键词:稠油废水;回用;除硬;锅炉补水;超滤;反渗透;EDI
我国油田稠油多采用注水注气输油的方式,开采过 程中需要注入蒸汽,随着稠油的采出,会产生大量的污 水。随着开采时间的增加,耗水量也越来越高[1]。生产蒸 汽需要消耗大量的淡水资源,将蕴含较高热量值的高含 盐稠油污水处理为蒸馏水回用注气锅炉[2]。既解决了污 水的去向问题,同时也能够节省宝贵的水资源。为维持 原油产量,国内油田开始逐步采用蒸汽辅助重力泄油热 采技术[3],但制约热采工艺油田领域的推广难题在于,该 工艺采油过程中会产水高盐、高温、高硅的含油废水有 效处理和回用[4]。针对某油田稠油联合站采油废水 COD 难于降解、硅含量较高、现有脱盐水处理系统污堵严重 等特点,决定采用如下中试工艺流程:混凝沉淀(包括镁 剂除硅)+MCM (A/O)+ GRT-OEB+UF+一级 RO+二级 RO+EDI。通过实验,验证工艺可行性,考察和优化各工 艺参数流程,为污水处理工程提供最适宜工艺流程及可 信赖技术参数。
1 中试过程与结论
1.1 采油废水进出水水质 试验用采油废水来自稠油联合站出水,经检测,主要 水质指标如下: Ca2+ 87.8mg/L 硅(以 SiO2 计) 140.1mg/L HCO3 - 1714.9 mg/L COD <200mg/L 油类 2.8mg/L 硬度 580mg/L 浊度 200 NTU 试验出水主要用作供锅炉补给水,具体水质要求如 下: 电导率(25℃)<0.2μs/cm SiO2 ≤20μg/L 铁≤50μg/L 铜≤10μg/L 硬度≤2μmol/L
1.2 试验水处理工艺方案 水中的杂质包括了悬浮物、胶体、溶解性有机物和溶 解性无机盐。其中,悬浮物可以采用沉淀、过滤技术(包 括微滤和超滤膜技术)除去;对于胶体需要通过投加絮 凝剂与胶体反应形成固体悬浮物,然后用除去悬浮物的 方法加以去除;对于溶解性有机物可以用生化法(包括 膜生物反应器)、活性炭吸附法或反渗透法去除;对于溶 解性无机盐可以用离子交换、电渗析和反渗透法去除。 综合分析水质特点,本方案拟采取以下技术措施: a. 混凝沉淀池:去除水中 SS、胶体、大部分硅、油、硬 度和碱度; b. MCM 生物膜反应器:降解水中可生化部分 COD; c. GRT-OEB 二级组合:通过高级氧化和生物滤池, 进一步降解水中难生化的 COD;d. 超滤系统:拦截 SS、胶体等,保证出水 SDI 小于 3; e. 二级反渗透:脱盐率 98%,出水含盐量低于 5ppm; f. EDI:深度除盐,产水满足锅炉补给水要求,出水电 导率低于 0.2us/cm。 工艺流程见图 1。
1.3.2 MCM 生化系统 MCM 缺氧/厌氧反应器利用 MCM 填料,以固定床的 方式将不同种类的微生物固定在填料表面或填料内部。 本 试 验 的 MCM 好 氧-缺氧耦合反应器 (本 公 司 专 200710195135.8) 采用复合功能型填料 (本公司专利号 201020204406.9)。由于在水流方向、填料内外均存在不 同的溶解氧梯度,因此,微生物种群比常规生化工艺丰 富得多,使难降解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得以去除。 MCM 生物系统好氧出水硝化液回流至缺氧区,缺氧 区不设曝气,溶解氧控制在 0.1-0.3mg/L,好氧区设置曝 气,溶解氧控制在 2-3mg/L。MCM 系统处理量 1.8m3 /h。
1.3.3 OEB 系统 该工艺利用臭氧预氧化作用,使水中难以生物降解 的有机物断链、开环,转化成简单的脂肪烃,改变其生化 特性,在客观上可以增加小分子的有机物,使活性炭的 吸附功能得到更好的发挥。活性炭能够迅速地吸附水中 的溶解性有机物,同时也能富集微生物,使其表面能够 生长出良好的生物膜,靠本身的充氧作用,炭床中的微 生物就能以有机物为养料大量生长繁殖好氧菌,致使活 性炭吸附的小分子有机物充分生物降解。 OEB 系统集合了臭氧和曝气生物滤池系统,臭氧为 下向流。曝气生物滤池为上向流,曝气池底部设置薄膜 曝气装置,提供溶解氧。出水溶解氧 1~3mg/L。OEB 系统 处理量 1.8m3 /h。
1.3.4 UF 超滤系统 原水经超滤处理后纯水可以保证 SDI<3,明显提高反 渗透膜寿命。 UF 超滤系统为中空纤维外压式超滤,选用坎普尔 1060A 膜组件。超滤为恒流运行,超滤系统处理量 1.8m3 / h。
1.3.5 RO 反渗透系统 反渗透为两级反渗透,每级反渗透系统通过浓水循 环,模拟工程项目最后一只膜的运行状况。一级反渗透 产水流量 1.2 m3 /h,回收率 70%,二级反渗透产水量 1.1 m3 /h,回收率 90%。
1.3.6 EDI 系统 EDI 系统模块选用坎普尔 CP1000S,产水流量 1.0 m3 /h。
1.4 试验数据及分析 1.4.1 除硅、软化沉淀系统 对来水投加 NaoH 调节 PH,加 MgCl2 使硅变成沉淀, 产生的絮体投加 PAC 和 PAM,降低来水中的悬浮物、胶 体和溶解硅,并去除部分 COD,减轻后续丹元负荷,也减 缓膜系统堵塞[6]。除硅、软化沉淀系统在传统混凝除硬沉 淀系统中,加上除硅环节。除硅、软化沉淀系统运行效果 如图 2 所示。
1.4.2 MCM 生化系统 MCM 生化系统主要是降解水中溶解性可生化部分 的 COD,减轻后续深化处理 COD 压力。 MCM 生 化 系 统 平 均 进 水 124.57mg/L, 平 均 出 水 COD67.4mg/L,去除率 45.9%,COD 绝对去除值为 57.1mg/ L;平均进水含油 1.09mg/,平均出水含油 0.003mg/L,去除 率 99.7%;进水浊度 3.99NTU,出水浊度 0.78NTU,去除率 80.5%。 MCM 生化系统降低 COD 的同时,沉淀系统出水残 留的含油在生化段进一步除去,减小油膜对滤池、膜系 统的影响。
1.4.3 OEB 系统 OEB 系统为此工艺系统预处理最为关键的环节,臭 氧投加量 10mg/L,出水效果达到预定要求。具体数据如 图 3 所示。 图 3 OEB 系统数据图 由图 3 可以看出,OEB 系统最大进水 COD74mg/L, 最小进水 COD52mg/L,平均进水 COD62.4mg/L。OEB 系 统最大出水 COD49mg/L,最小出水 COD10mg/L,平均出水 COD31.6mg/L,系统平均去除率 49.3%。 OEB 深度处理单元对全膜法系统的稳定运行发挥了 重要作用。
1.4.4 超滤 UF 系统 超滤作为反渗透预处理系统,经过超滤处理后可以保证 其出水 SDI 小于 2,以提高反渗透膜的寿命。 超滤压差基本稳定在 68kpa 左右,压差出现波动原 因为 CEB 清洗前后压差的波动。经过正常反洗或 CEB 反洗均能下降至正常水平,这代表膜的运行是正常的, 压差是可恢复的。
1.4.5 反渗透 RO 系统 反渗透设计为两级反渗透。一级反渗透回收率 70%, 脱盐率 98%,二级反渗透回收率 90%,脱盐率 99%。 反渗透为恒流运行,通过压力变化及电导脱盐率来 判断膜运行状况。即固定产水流量,浓水流量及错流量, 通过压力变化及电导脱盐率来判断膜运行状况。 中试运行中,一级反渗透进水电导 6500-8000us/cm, 出水电导维持在 200us/cm -250us/cm。二级反渗透出水 电导 10us/cm -30us/cm,进水电导随着温度及前段预处 理效果有小幅度变化。具体数据如图 4、5。
图 4、图 5 可知,一级反渗透运行稳定,出水水质符合 设计要求。无论进水电导怎么变化,脱电导率都在 96% 以上。一级反渗透平均进水压力 11.0bar,平均段间压力 10.8bar,平均浓水压力 10.4bar,压力变化平稳。 一级反渗透运行稳定,与工艺前端的预处理有很大 关系,特别是 OEB 工艺段。良好的预处理降低了反渗透污堵的可能,保证了反渗透的平稳运行。一级反渗透的 稳定出水,使得二级反渗透系统正常运行平稳进水压力 和浓水压力波动较小,平均入水压力 8bar,平均浓水压 力 7.6bar,表明膜系统运行良好,没有污染。
1.4.6 EDI 系统 EDI 系统出水水质可达 15MΩ.cm 以上。EDI 系统自 运行以来,调试完成后,出水效果稳定良好。出水总硅在 17ug/l,低于出水总硅 20ug/l 的标准。出水电导最低能达 到 0.062us/cm,平均出水电导 0.070 us/cm,远低于出水 标准 0.2 us/cm,这为出水效果留有很大余量。
2 结论 2.1 实验证明,下述工艺流程完全可以将油田热采 废水处理到满足锅炉给水要求: 原 水-沉 淀 池-MCM - OEB-超滤-一级反渗透-二级反渗透-EDI。 2.2 除硅、软化工艺能够有效去除稠油热采废水中 的硅和钙离子含量,处理后全硅含量小于 50mg/L,能够 满足后续降膜处理运行的需求。 2.3 GRT-OEB 深度处理单元对全膜法系统的稳定 运行发挥了重要作用。 2.4 通过实验验证,本文提出的工艺系统运行稳定可 靠,出水水质好,具有较强的抗负荷冲击能力。能实现水 资源的循环利用,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良好。
相关文章
- 气浮-生物接触氧化法处理含油食品废水 2020-07-08
- MBR 工艺在石化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2021-02-06
- 垃圾渗滤液膜管堵塞怎么办? 2020-03-12
- 高 Mg2+ 采矿废水利用技术研究一 2022-07-01
- 综合废水回用应用研究 2021-02-21
最新文章
- 城镇污水处理厂全流程水质管理方法分析 2023-01-29
- 高排放标准下某高新园区污水处理厂工程实例 2023-01-16
- 一种树状多支化破乳剂的合成与应用 2023-01-14
- 地层注入水悬浮物含量偏高原因分析与治理 2023-01-13
- 浅谈胶印润版液的净化循环使用 2023-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