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甲基丙烯酸(MAA)和丙烯酸乙酯(EA)为原料,通过乳液聚合制备了聚丙烯酸酯类反相破乳剂 P(EA-MAA)。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了各因素对产物分子量、乳液粒径中值、聚合物凝胶残渣以及产物除油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单体总质量分数为10%、单体配比(EAMAA)为11,单体加入顺序为先 EA后 MAA,反应温度70℃,引发剂用量为1‰(占单体总质量分数),反应时间为6h的条件下,制备的P(EA-MAA)分子量大,粒径中值小,聚合物凝胶残渣少,除油率达到94.7%。
关键词 :
聚丙烯酸酯;含油污水;反相破乳剂;乳液聚合
0 引 言
聚丙烯酸酯乳液是一大类具有多种性能用途很广泛的聚合物乳液,在涂料、原油破乳剂等方面已得到广泛应用。目前,聚丙烯酸酯乳液用作处理含油污水的反相破乳剂已成为研究热点。Behles等以芳香单体(苯乙烯)+亲油单体(甲基 丙 烯 酸 异 葵 酯、甲基丙烯酸月桂酯、甲基丙烯酸丁 酯、丙 烯 酸2-乙 基己酯)+可离子化单体(甲基丙烯酸、丙 烯 酸)+亲 水单体(甲基丙烯酸2-羟乙基酯、丙烯酸四氢呋喃酯)为共聚单体,采用乳液聚合制备得到四元共聚物乳液作为反相破乳剂,该药剂 针 对 某 油 井 进 行 了 现 场 试 验,结果表明其破乳性能优于传统的反相破乳剂。Li等在2018年报道了以甲基丙烯酸甲酯、丙 烯 酸 乙酯、甲基丙烯酸和丙烯酰胺为单体制备得到丙烯酸酯乳液类反相破乳剂,并评价了其处理某油田采出液具有优异的破乳效果。张继伟等在2018年报道了聚丙烯 酸 酯 乳 液 反 相 破 乳 剂 BH-512在 海 上 油 田 的 应用,破乳净 水 效 果 优 于 国 外 同 类 药 剂 SZB-4590。国内其他研究者制备了不同体系组成的聚丙烯酸酯乳液反相破乳剂,都表 现 出 了 很 好 的 净 水 除 油 效 果。
丙烯酸酯聚合物多采用乳液聚合的方式制备,制备过程中会产生凝胶物,影响最终除油效果,因此,合成单体种类、引发体系及聚合工艺的选择对乳液粒径大小、产品凝胶残渣率影响较大。确 定 最 优 配 方 组 成、选择合适引发体系和聚合工艺来提高产物的稳定性成为限制其推广使用 的 关 键 因 素。本 文 通 过 考 察 各因素对产物分子量、乳液粒径中值和聚合物凝胶残渣的影响,制备了一种聚丙烯酸酯乳液 P(EA-MAA)。P(EA-MAA)具 有 单 体 残 留 气 味 低,乳 液 粒 径 小,聚合物凝胶残渣少,除油 效 果 好 等 优 点,为 下 一 步 工 业生产提供了参考。
1 实 验
1.1 主要材料与仪器
甲基丙烯酸(MAA),丙烯酸甲酯(MA)、丙 烯 酸乙 酯 (EA)、丙 烯 酸 丁 酯 (BA)、甲 基 丙 烯 酸 甲 酯(MMA)、甲基丙烯酸丁酯(BMA)、丙烯酸(AA)和过硫酸钾(APS)均为分析纯;氢氧化钠、正己烷、无水乙醇均为分析纯试剂。
W-O恒温油水浴锅,上海申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RAT-1L玻璃 反 应 釜,上海申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VERTEX红外光谱仪,瑞士 Bruker公司;TD-500D 便携式水中油分析仪,美 国 TurnerDesigns公 司;核 磁共振波谱仪 BrukerAVANCE HD400,瑞士 Bruker公司;Zeta电位及粒度分析仪ZetaPALS,美国Brookhaven公司;同步综合热分析仪,德国耐弛;冷冻干燥机 FD-1A-50,北京博医康实验仪器。评价 所 用 含 油 污 水 来源于渤海C油田 WHPD平台,含油量为2230mg/L,反相破乳剂的加药浓度为30mg/L。
1.2 乳液聚合制备丙烯酸酯乳液
丙烯酸酯乳液通用的制备方法如下:向装有冷凝管和磁子的四口瓶中加入去离子水,持续通入氮气除氧;恒温水浴 加 热 至70℃时,首 先 加 入 乳 化 剂,搅 拌溶解20min后加入单体酯;继续反应20min之后再加入单体酸;停止通氮 气 并 加 入 引 发 剂,反 应 一 定 时间后可得丙烯酸酯乳液反相破乳剂。将 合 成 丙 烯 酸酯乳液通过400目滤网过滤,收集滤出丙烯酸酯乳液备用,残渣 被 滤 网 截 留。残 渣 量 的 多 少 分 为 3 个 等级:无、少、多。残渣量是评价乳液性质的重要指标之一,残渣过多不利于后 期 放 大 生 产,也 不 利 于 乳 液 长期存放的稳定性。
1.3 反相破乳剂使用性能评价方法
反相破乳剂使用性能评价方法参照SY/T5797—93《水包油乳状液破乳剂使用性能评定方法》中 除 了8.6外的其他规定。
1.4 污水含油量的测定
污水含油 量 的 测 定 采 用 紫 外-荧 光 法:取50 mL的含油污水,加入18.5%的盐酸调节pH 值为1~2,然后加入5mL的正己烷萃取10min,取上层的正己烷萃取液,加入 TD-500D手持式测油仪的样品管中,读出其含油量。
1.5 乳液粒径的测定
取3mL 合成的反相破乳剂乳液,在 30℃ 条 件下,利用Zeta电位及粒度分析仪ZetaPALS的动态光散射(DLS)方 法 测 定 合 成 乳 液 的 粒 径。粒 径 的 大 小可反映乳液的稳定性强弱,以乳液静置15d析出固体沉淀量为指标,粒径大的乳液析出沉淀多,粒径小的乳液几乎无沉淀析出,说明乳液粒径越小乳液稳定性越好。
1.6 产物分子量间接比较
取10mL合成的反相破乳剂乳液,以0.1mol/LNaOH 为溶剂溶解稀释 至100mL,样 品 乳 液 会 转 相变为 透 明 均 相 的 流 体。在 30℃、6r/min 转 速 条 件下,利用61号布氏黏度计转子测其表观黏度。表 观黏度越大,则表明产物分子量越大。
2 结构表征
2.1 红外光谱分析
将一定量的 P(EA-MAA)乳液冷冻干燥后的聚合物粉末与一定量光谱纯溴化钾(质量比1100)混匀,研磨、干燥和压片,在 波 数500~4000cm-1测 定试样的红外吸收光谱,结果见图1。
由图 1 可 知,3240,3460cm-1 归 属 于—OH,1380,2995cm-1 归 属 于—CH3,2925cm-1 归 属于—CH2,1715cm-1是—COOH 中 C=O 峰,1270和1175cm-1这 一 对 峰 是 C—O 反对称和对称伸 展振动特征峰,两峰明显分开,且1175cm-1峰 的 强 度大于1270cm-1,可判断乳液为甲基丙烯酸和丙烯酸酯共聚物。由于图中1175cm-1峰和1270cm-1峰未发生分裂,可判断为乙酯聚合物。另外聚合物在1020,842cm-1处有特征吸收峰,可判断该酯为丙烯酸乙酯。综上可验证合成 P(EA-MAA)聚合乳液由单体 MAA 和 EA 二元共聚形成。
2.2 核磁共振氢谱(1HNMR)分析
以氘代 DMSO 为 溶 剂,将 P(EA-MAA)聚 合 物溶解进行1HNMR 分析,结果见图2。
由图2可知,对于 P(EA-MAA)聚合物,1H-NMR(DMSO)化学位移12.32×10-6属 于 MAA 中—COOH 上 的 H,4.03×10-6属于 EA 中—C—O—CH2—CH3 上的 H,2.19×10-6属于EA聚合主链上中—CH2—CH—上 H,1.71×10-6属于 EA 聚合主链上中—CH2—CH—及 MAA 上聚合主链上—CH2 上 H,1.16×10-6属于 EA 聚合侧链中—CH2—CH3 上 H,0.91×10-6属于 MAA 聚合侧链中—CH3 上 H,2.50×10-6属于 DMSO的溶剂峰,3.32×10-6属于 H2O 的 溶 剂 峰。综 上 可 验 证 合 成 P(EA-MAA)聚合乳液由单体 MAA 和 EA 二元共聚形成。
2.3 DSC分析
DSC分析条件:首先以50℃/min的速度升温到200℃恒温2min,然 后 以20℃/min降 温 到40℃,最后 以 再 10℃/min 升 温 到 300℃,测定玻璃化温度Tg。P(EA-MAA)的 DSC测定结果见图3。
由图3可知,P(EA-MAA)的 Tg为215.4℃。通过查阅可以发现聚甲基丙烯酸(PMAA)的 Tg为185℃,聚丙烯酸乙酯(PEA)的 Tg为-22℃。P(EA-MAA)的Tg高于 PMAA 和 PEA,表明 P(EA-MAA)中 MAA和 EA 链段形成了交替共聚物。
3 结果及讨论
3.1 聚合单体种类的影响
聚合实验过程中,聚合体系组成如下。单体:2.8%(质量百分比)酯(丙烯酸甲酯 MA、丙烯酸乙酯 EA、丙烯酸丁酯 BA、甲基丙烯酸甲酯 MMA、甲基丙烯酸丁酯 BMA)、5.2%(质 量 百 分 比)酸(丙 烯 酸 AA、甲基丙烯酸 MAA);溶剂:92.0%(质量百分比)水;引发剂:0.4%(相对单体质量分数)过硫酸铵(APS);乳化剂:SDBS,2.0g/L(相对水质量分数)。
3.1.1 酸为 AA,改变酯
表1列出了酸 为 AA 改变酯时所得聚合产物的性质及性能评 价 结 果。由 表1可 知,当 酯 为 EA 时,聚合产物表观黏度大、乳液粒径小且污水处理效果最好,但残渣较多。
3.1.2 酸为 MAA,改变酯
表2列出了 酸 为 MAA 改变酯时所得聚合产物的性质及 性 能 评 价 结 果。
由 表 2 可 知,当 酯 为 EA时,聚合产物表观黏度 大、乳液粒径小且污水处理效果最好。综合表1和表2的结果可知,不论酸为 AA还是 MAA,酯 均 是 EA 最 好;当 酯 为 EA 时,AA 的效果虽然相 对 较 好,但 AA 的 残 渣 多,故 选 择 MAA和EA共聚最佳,也验证了前述分析结果具有合理性。
3.2 单体浓度的影响
聚合实验过程中,聚合体系组成如下。单体:单体质量比 EAMAA=3.56.5不 变,改 变 单 体 含 量(8%,10%,12%,15%,20%);溶剂:水(水+单体质量分数为100%);引发剂:0.4%APS;乳化剂:2.0g/L(相对水质量分数)SDBS。聚合工艺采用一步法。
表3列出了单体浓度改变时所得聚合产物的性质及性能评价结果。由表3可知,不同单体加量合成乳液残 渣 均 较 少、乳 液 稳 定 性 好,当 单 体 浓 度 大 于10%后,聚合产物 中 和 后 黏 度 增 幅 明 显,表 明 产 物 分子量增幅较大,但对产 物 污 水 处 理 效 果 影 响 并 不 大。对比发现单体浓度为10%时所得产物的处理效果最佳。综上,选择单体浓度10%为最佳。
3.3 EA/MAA 比例的影响
聚合实验过 程 中,聚 合 体 系 组 成 如 下。单 体:单体浓度 10% 不 变,改变单体质量比 (EA MAA=6.53.5,5.05.0,3.56.5,2.57.5,1.58.5);溶剂:90.0%(质量百分比)水;引发剂:0.4%(相对单体质 量 分 数)APS;乳 化 剂:2.0g/L(相 对 水 质 量 分数)SDBS。聚合工艺采用一步法。
表4列出 了 EA/MAA 比 例 改 变 时 聚 合 产 物 的性质及性能评价结果。由表4可知,随着 MAA 含量的增大,乳液中和后黏度增大,粒径增大,特别是大于75%后,乳 液 已 不 再 稳 定。对 比 发 现 采 用 单 体 配 比EAMAA=5.05.0评价含油污水效果较好,处理后污水含油值较低,为158mg/L。综上可知,选择单体配比 EAMAA=5.05.0作为最佳比例。
3.4 引发剂加量的影响
聚合实验过 程 中,聚合体系组成如 下。单 体:维持单体浓度10%、单体质量比 EAMAA=5.05.0不变;溶剂:90.0%(质量百分比)水;乳化剂 SDBS浓度2.0g/L(相对水质量分数)不变;改变引发剂浓度分别为:0.1%,0.2%,0.3%,0.4%,0.5% APS(相对单体的质量分数)。
表5列出了引 发 剂 浓 度 改 变 时 所 得 聚 合 产 物 的性质及性能评价结果。由表5可知,对比不同 引 发 剂加量合成乳液,不同加 量 合 成 乳 液 残 渣 均 较 少、乳 液稳定性好;采用引发剂加量为0.1%APS(相对单体的质量分数)合成乳液处理 WHPD平台含油污水效果最好,处理后污水浊度值较低,为122mg/L,且较为节省成本。综上,选择引发剂加量0.1%作为最佳加量。
3.5 反应温度的影响
聚合实验过 程 中,聚 合 体 系 组 成 如 下。单 体:维持单体浓度10.0%(质量百分比)、单体质量比 EAMAA=5.05.0不 变;溶 剂:90.0%(质 量 百 分 比)水;乳化剂SDBS浓度2.0g/L(相对水质量分数)不变;引发剂 APS为0.1%(相对单体质量分数)不变;改变反应温度分别为55,60,65,70,75℃。
表6列出了反应温度改变时聚合产物的性质及性能评价 结 果。由 表 6 可 知,改变反应温度合成乳液,不同反应温度合成 乳 液 残 渣 均 较 少(55℃下 合 成乳液聚合不完全,聚合 过 程 未 见 明 显 蓝 光,反 应 后 颜色清浊,上层有少许油酯;60/65℃下合成 后 乳 液,有较浓单体气味,且表观黏度较低,外观与70℃合成乳液无明显差 别;65℃下 合 成 后 乳 液 处 理 D 平 台 污 水后,污水整体浑浊均匀,久 置 下 层 并 未 变 清 澈);采 用反应温 度 为70℃合 成 乳 液 处 理 WHPD 平 台 含 油 污水效果较好,处 理 后 污 水 含 油 值 较 低,为148mg/L。综上,选择反应温度为70℃作为最佳温度。
3.6 反应时间的优化
聚合实验过 程 中,聚 合 体 系 组 成 如 下。单 体:维持单体浓度10.0%(质量百分比)、单体质量比 EAMAA=5.05.0不 变;溶 剂:90.0%(质 量 百 分 比)水;乳化剂SDBS浓度2.0g/L(相对水质量分数)不变;引发剂 APS加量为0.1%(相对单体质量分数)不变;维持反应温度为70℃;改变反应时间分别为4,6,8,10,12h。
表7列出了反应时间改变时所得聚合产物的性质及性能评价结果。由表7可知,改变反应时间合成乳液,不同反应时间合成乳液残渣均较少,乳液稳定性好;采用反应时间为6h合成乳液处理 WHPD平台含油污水效果较好,处理后污水含油量较低,为126mg/L。
3.7 单体加料顺序的影响
聚合实验过 程 中,聚合体系组成如 下。单 体:维持单体浓度10.0%(质量百分比)、单体质量比 EAMAA=5.05.0不 变;溶 剂:90.0%(质 量 百 分 比)水;乳化剂SDBS浓度2.0g/L(相对水质量分数)不变;引发剂 APS加量为0.1%(相对单体质量分数)不变;维持反应温度为70℃;反应时间为6h;改变单体加入前后顺序分别为:1)MAA+EA;2)EA+MAA;3)MAA/EA(一起加入)。
表8列出了单 体 加 入 顺 序 改 变 时 所 得 聚 合 产 物的性质及性能评价结果。由表8可知,改变单体加入顺序合成乳液,不同单体加入顺序合成乳液残渣均较少,乳液稳定性好(先加入 MAA 再加入 EA,合成乳液过程中 蓝 光 不 强,合成后乳液有较大单体气味残留);采用单体加入顺序EA+MAA合成乳液处理 WH-PD平台含油污水效果较好,处理后污水含油量较低,为156mg/L。综上,选择单体加入顺序为先EA后 MAA。
4 结 论
1)经过考察不同因素对聚合产物的影响,以聚合残渣量、乳液稳定性和处理 WHPD 含油污 水 性 能 为指标,优化得到 P(EA-MAA)最佳合成条件如 下:聚合工艺推荐一锅法、MAA+EA的浓度为10%、MAAEA=11(质量百分比)、引发剂选择 APS(加量相对单体质量为0.1%),乳 化 剂 选 择 SDBS,其 在 水 中 的浓度推荐为1.5g/L,反应温度为70℃,首先加入乳化剂搅拌溶解20min,接着加 入 EA 搅 拌 乳 化20min,最后加入 MAA 搅拌30min,反应时间为6h。
2)通过对 样 品 红 外 分 析、核 磁 共 振 分 析、TG 和DSC分 析 发 现:P(EA-MAA)是 单 体 丙 烯 酸 乙 酯(EA)和甲基丙烯酸(MAA)的交替共聚物。
3)针 对 海 上 渤 海 油 田 的 WHPD 含 油 污 水,P(EA-MAA)的具 有 较 好 的 清 水 效 果,加 药 浓 度 为30mg/L时,除油率为94.7%。
原标题:聚丙烯酸酯反相破乳剂制备条件优化及性能评价
原作者:王永军 张 颖 程 艳 李成成 方申文
相关文章
- 改性膨润土去除含磷废水实验研究 2022-03-10
- 食品废水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2021-09-28
- 中国海油炼化污水处理与回用技术综述 2021-01-30
- 船舶含油污水的破乳絮凝处理研究 2020-09-16
- 高浓度印刷废水处理工程 2022-11-21
最新文章
- 城镇污水处理厂全流程水质管理方法分析 2023-01-29
- 高排放标准下某高新园区污水处理厂工程实例 2023-01-16
- 一种树状多支化破乳剂的合成与应用 2023-01-14
- 地层注入水悬浮物含量偏高原因分析与治理 2023-01-13
- 浅谈胶印润版液的净化循环使用 2023-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