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量筒瓶试法和中试测验,考察了不同加药质量浓度下高黏油用原油消泡剂 RD-XPJ的消泡和抑泡性能。瓶试数据说明,消泡剂 RD-XPJ 的消泡/抑泡性能均优于市面所售消泡剂AD-1、AD-2、AD-3、AD-4,表现出快速消泡和高效抑泡性能。连续 20 天的中试数据显示,随着 RD-XPJ 的加药质量浓度优化,减小到最低加药质量浓度 13 mg·L-1,脱气塔内液位仍低于警戒线 2/3 处,保障原油处理流程稳定,可替代现场在用消泡剂。
关 键 词:
乍得 Baobab 油田;高黏油;油基消泡剂;量筒法;脱气塔
BN 油藏位于乍得国家的 Bongor 盆地 Baobab 油田东北部,为层状边水构造-岩性油藏,目的层为PI1~PI4 砂岩组,油层厚度大、丰度高,开发方案设计为常规稀油开发,然而方案实施过程中,靠边水的 N1-19 井、N1-18 井 PI4 砂岩组试油试采出高黏油,影响油田产能建设。自建立原油处理站后,高黏油用消泡剂一直使用国外的原油消泡剂,不仅价格高,还对设备防腐要求高,交付周期长。因此,需要研制出国产的快速消泡和抑泡型产品,在保障现场稳定生产同时,降低生产成本。
1 实验部分
1.1 材料与仪器
1.1.1 实验材料
聚硅氧烷,型号黏度 500、1 000 mPa·s,安徽艾约塔硅油有限公司;改性短链聚醚,型号 L-61和 L-40,江苏省海安石油化工厂;硅烷偶联剂,型号 KH-550 和 KH-570,南京轩浩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斯盘 80 和吐温 60,江苏省海安石油化工厂;液碱,江苏泰楚化工有限公司。
现 场 在 用 消 泡 剂 ( 生 产 用 加 药 质 量 浓 度20 mg·L-1);绿色消泡剂 AD-1、AD-2、AD-3、AD-4,分别为脂肪酸类、纯硅油类、纯聚醚类型、硅脂类,均为市售产品,其中 AD-1、AD-3 均为透明液体消泡剂,AD-4 为半浑浊液体消泡剂,AD-2 为水基白色液体消泡剂;自研消泡剂 RD-XPJ,为接枝改性后的油溶性聚醚硅油溶液,呈透明微黄色液体。
实验用油为乍得的 Bongor 盆地 Baobab 油田的混合油,混合油来源于 Baobab 油田 2.1 期的 CPF 站中未投加消泡剂的脱气塔前端。
1.1.2 实验仪器
小型高压反应罐,型号 CGS299-100-40,成都铂鑫气体设备有限公司;振动水浴摇床,型号PB-1400,美国 Boekel 公司;恒温水浴槽,型号HHW21.600AII,天津泰斯特仪器有限公司;移液枪,型号100~1 000、10~100 μL各1支,艾本德Eppendorf公司;量筒,型号 500、1 000 mL 各 2 支,四川蜀玻(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烧杯,型号 1 000 mL,四川蜀玻(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1.2 实验方法
1.2.1 量筒瓶试法
按《原油消泡剂技术要求》(Q/SHCG 46—2012)评价消泡剂的消泡/抑泡性能。考虑到 Baobab 油田2.1 期的原油黏度高,需保持在井口温度 50 ℃下,采用量筒瓶试法评选。选取新鲜的实验用油,保持油温在 50 ℃,量取 500 mL 原油后,滴加相应加药质量浓度的消泡剂,静置数秒,记录指定的消泡时间下的原油总体积,再次补加 50 mg·L-1的消泡剂,记录原油体积。另重新量取 500 mL 原油,滴加相应加药质量浓度的消泡剂,采用长细管从量筒底部鼓泡 N2,气体流速调整为 5 L·min-1,记录指定的抑泡时间下原油的体积 V,评价消泡剂的抑泡性能。
1.2.2 现场生产工艺
单井中原油通过进气歧管进入一级加热,提高原油温度至 65 ℃后,到达三相高压分离器(即一级分离器),在其中分离出油、气和水。剩余部分油气水经加热炉热交换器的二级加热后,流入脱气塔,分离出油、气,然后经沉降罐 36 h 沉降分离出油、水,经处理后的原油流进原油储罐,经检测储罐原油的含水率低于 0.5%后外输,流程见图 1。
1.2.3 含气原油物性
参照标准 ASTM D4007-11,测定 Baobab 油田2.1 期的原油物性参数:含蜡 8.2%、硫化物 3.5%,倾点 33 ℃,API 密度为 27.8,表观黏度 14.7 mPa·s,综合含水 15%~16%,含气 11%。
2 结果与讨论
2.1 实验合成
2.1.1 实验原理
在原油采出和处理过程中,温度升高和压力降低都会破坏原油的气液平衡,使原油中的轻烃液体挥发成轻烃气体。轻烃气体受原油黏度、管道空间、流动形态等因素的影响,很难顺利逸出原油表面,在管道内原油中形成气泡,引起原油体积膨胀,生成泡沫。含有大量泡沫的原油流进 Baobab 油田2.1 期的 CPF 站内管道中,在脱气塔的前端加药点处投加原油消泡剂,快速解决原油泡沫问题。化学消泡剂的作用过程主要分 3 步:降低气液界面张力,顶替和增溶起泡物质;破坏液膜的双电层而“拆除” 液膜;促进液膜的排液速度,使液膜加速变薄而破灭。
由于消泡剂的表面张力小于原油泡沫的表面张力,可在原油液膜间扩散渗透,渗透性增大,当与泡膜厚度相当时即会取代原有的液膜,形成一个“水/油/水”桥梁,见图 2。
该油桥受两侧高表面张力液体径向牵引,不断变薄,最终其应力失衡起到消泡作用,在消泡过程中形成的油桥及其被拉伸的行为符合DENKOV 等提出的“架桥-拉伸”机理。
2.1.2 合成步骤
RD-XPJ 原油消泡剂是由扬州润达油田化学剂有限公司研制,主要由聚硅氧烷(黏度 500 mPa·s、黏度 1 000 mPa·s)、改性短链聚醚(L-61、L-40)、硅烷偶联剂 KH-550、硅烷偶联剂 KH-570、表面活性剂(斯盘 80、吐温 60)和液碱合成。其中,聚硅氧烷、改性短链聚醚、硅烷偶联剂是主要活性成分,起到化学接枝桥接作用,对消泡和抑泡有促进作用;表面活性剂具有一定的乳化作用,降低液相界面张力,促进破泡过程。称取 8 份聚硅氧烷(V 黏度 500mPa·s/V 黏度 1000mPa·s=3/1)、15 份改性短链聚醚(VL-40/VL-61=1/1)、4 份硅烷偶联剂 KH-550、3 份硅烷偶联剂 KH-570,放置于实验用小型高压反应罐中,然后滴加 0.5 份的全氟磺化类催化剂和 1 份液碱,密闭高压反应罐,给罐中液体通 N2除氧,排氧时间 30 min,升温至 90 ℃,增压至 0.3 MPa,关闭 N2阀门,密封搅拌反应 120 min后,缓慢释放罐内气压至 0.1 MPa,降温低于 45 ℃后,滴加各 0.5 份的斯盘 80 和吐温 60 以及 66 份S-1000 溶剂油,搅拌 30 min,得高黏油用原油消泡剂 RD-XPJ。采用红外光谱图分析,C—H 键吸收振动峰在波数 3 150 cm-1和 1 450 cm-1处,Si—O—CH3键吸收振动峰在波数 1 050 cm-1处。
2.2 消泡剂性能评价
量取实验用油 500 mL,对消泡剂评价消泡性能,另重新取同体积的新实验用油(需静置物理除泡至无原油泡沫存在)对消泡剂评价抑泡性能,重点评价不同加药质量浓度下不同消泡剂的消泡/抑泡性能,数据列于表 1 至表 6、图 3 至图 14 中。
原标题:高黏油用原油消泡剂的研制与应用
原作者:安进 吴超 袁海兵 欧阳向南 肖超国
相关文章
- 膜法水技术在火电厂的应用 2019-10-25
- 双极膜电渗析技术在高盐废水处理中应用 2020-11-14
- 反相乳液聚合法制备复合淀粉絮凝剂及性能(二) 2021-09-23
- 气体再压缩式增湿去湿高盐废水淡化装置的建立与模拟 2020-11-06
- 新型布膜式蒸发器在线材加工污水处理上的应用 2021-08-05
最新文章
- 城镇污水处理厂全流程水质管理方法分析 2023-01-29
- 高排放标准下某高新园区污水处理厂工程实例 2023-01-16
- 一种树状多支化破乳剂的合成与应用 2023-01-14
- 地层注入水悬浮物含量偏高原因分析与治理 2023-01-13
- 浅谈胶印润版液的净化循环使用 2023-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