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针对橡胶废水烟道喷雾蒸发技术,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液滴群蒸发特性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随着烟气 流速的增大,液滴完全蒸发时间缩短,蒸发率提高,液滴完全蒸发距离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烟气温度越高和烟气水蒸 气含量越小,液滴传质速率越快,液滴群蒸发特性越好;随着进料流量的增大,液滴完全蒸发时间缩短,液滴完全蒸发距 离呈减小趋势,且有一段变化较平缓;进料温度对液滴群蒸发特性影响不明显。
关键词:橡胶废水;烟道;雾化蒸发;蒸发特性;烟气温度;烟气流速;水蒸气含量
橡胶加工过程中会产生高浓度的有机废水, 其水质复杂,氯离子浓度大,杂质种类多,处理困 难。目前常见的橡胶废水处理方法如化学沉淀 法、生物脱除法以及化学脱除法都存在工艺复杂、 设备占地面积大和运行成本高等问题[1-2] 。烟道脱 除技术作为一项投资小、脱除效果好的废水处理 技术广泛应用于石化和橡胶等行业。 烟道蒸发技术最早由K. S. Prabhat等[3] 在1990 年提出并进行了可行性试验。国内管一明[4] 最早 提出烟道蒸发技术,众多学者对其展开研究,主要 集中在液滴群蒸发特性和技术可行性两个方面。 高原等[5-6] 理论计算结果表明,蒸发前后烟道内温 度和湿度的变化不会影响系统的正常运行。张志 荣[7] 首次对废水烟道喷雾蒸发技术进行了详细的 数值研究,结果表明:烟气温度和雾化气液比对液 滴群蒸发率的影响较大;粒径为300~400 μm的液 滴更易发生二次破碎,从而缩短液滴完全蒸发时 间。J. J. Deng等[8] 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废水烟道运 行期间脱除系统入口烟气温度、循环浆液pH值和 脱除效率等无明显变化;除尘器各电压和电流参 数稳定,无大幅波动,这进一步说明废水烟道喷雾 处理方法切实可行。马双枕等[9] 采用X射线衍射、 电子扫描色谱和离子色谱等方法分析了脱硫废水 蒸发结晶产物特性,结果表明,脱硫废水蒸发结晶 产物主要是硫酸钙、氯化钠和硫酸钠等盐类,脱硫 废水烟道蒸发不影响飞灰的综合利用。周正等[10] 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液滴粒径和烟气水蒸气 含量对双流体喷嘴中脱硫废水蒸发过程的影响, 结果表明,液滴粒径越小,烟气水蒸气含量越小, 喷嘴出口液滴粒径越小,蒸发效果越好。 国内外学者对烟道脱除橡胶废水的研究尚不 充分,在液滴群蒸发特性方面主要采用数值模拟 方法来研究不同操作参数对蒸发效果的影响[11-13] , 且绝大多数研究只是通过液滴轨迹云图对比来表 现蒸发效果,较少定量分析研究,而关于液滴群完 全蒸发距离的研究更是寥寥无几。 本工作主要研究橡胶废水烟道喷雾蒸发操作 参数对液滴完全蒸发时间、完全蒸发距离和蒸发 率的影响规律,为烟道喷雾蒸发处理橡胶废水的 工程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1 实验
1. 1 试验原理
本烟道喷雾蒸发试验台采用相似性原理设 计,为达到试验台模型与烟道原型的流动相似,二 者需几何相似、运动相似和动力相似。其中几何 相似指模型与原型对应的几何尺寸成相同比例; 运动相似指模型与原型对应速度(或加速度)方向一致,大小成相同比例;动力相似指模型与原型对 应点上所受的力方向一致,大小成相同比例。 1. 2 试验系统 烟道喷雾蒸发试验台包括以下几个部分:热 风系统、进料及雾化系统、数据测量和采集系统, 试验台结构如图1和2所示。
1. 3 数据处理 蒸发率是衡量喷雾蒸发效果的一个重要指 标。本试验将蒸发率定义为蒸发量与喷雾总量的 百分比,公式如下:
式中:R为蒸发率,%;Q为喷嘴喷射的流量,L;V为 蒸发后剩余的废水流量,L。
2 数值研究
2. 1 控制方程
2. 1. 1 液滴加热阶段 在液滴加热阶段,由于气液两相没有质量交 换,其热平衡方程可以表示如下:
式中:Nu为气相努赛尔数;dp为液滴直径,m;k3 为 气相导热系数,W·(m2 ·K)-1 ;Red为液滴雷诺数; Pr为气相普朗特数。
2. 1. 2 液滴蒸发阶段 液滴从热气流中吸收的热量主要用于液滴的 加热和蒸发,气液两相发生传热、传质反应。其热 平衡方程如下:
2. 1. 3 液滴沸腾阶段 当液滴温度达到液滴沸点温度(Tb ),即Tp≥Tb 时,液滴温度保持不变,其沸腾蒸发速率方程为
2. 2 几何模型 选取中间一段长12 m的烟道模型来展开数值 研究,平均烟气流速为12 m·s -1 ,温度为423 K,废 水流量为1. 5 t·h-1 ,具体结构如图3所示。采用六 面体结构化网格划分,对雾化喷嘴附近网格进行 加密处理,网格质量在0. 95以上,基本满足Fluent 的网格质量要求;此外,为了降低网格数量对模拟 结果的影响,选取出口平均温度作为考察量,综合 考虑计算成本和求解精度,选择100万网格进行求 解,具体网格划分如图4所示。
对于连续相采用速度进口和压力回流出口, 壁面设置为无滑移绝热壁面。离散相液滴通过雾 化器喷射到烟道内,喷射方向与烟气流速方向一 致,雾化喷嘴位置在(2. 7,2. 1,2)处。 烟气模拟参数为:流速 12 m·s -1 ,温度 423 K,水蒸气质量分数 0. 05。液滴模拟参数为:进料 温度 300 K,进料流量 0. 834 kg·s -1 ;喷射压力 44 MPa,喷嘴孔径 1. 68 mm,雾化角度 55°。
2. 3 边界条件 采用离散相模型(DPM)研究脱硫废水液滴喷 入烟道的蒸发过程。对于连续相采用标准k-ε模 型,壁面条件选择标准壁面函数,采用压力与速度 耦合的SIMPLE算法、二阶迎风离散方式求解;对 于离散相计算,在连续相收敛后,打开离散相模型 且考虑相间耦合。 入口设置为速度入口,且方向垂直于进口截 面,速度分布为8~20 m·s -1 ;出口压力为101 kPa; 所有壁面设置为无滑移绝热边界,壁面的离散相 模型边界条件为捕捉。
2. 4 模拟可靠性验证 为了验证数值模型的准确性,建立与试验模 型尺寸一致的几何模型,对试验工况进行数值研 究,试验与数值模拟结果见图5。
3 结果与讨论
3. 1 烟气温度 不同烟气温度下液滴的运行轨迹及蒸发规律 如图6和7所示。 由图6和7可见:烟道喷雾呈实心锥形的射流 形态,雾化区域呈中心低、两边高的温度分布趋 势;随着烟气温度的升高,液滴完全蒸发时间缩短,液滴完全蒸发距离减小,且减小的幅度逐渐减 缓;蒸发率随着烟气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这是由 于随着烟气温度的升高,气液间温差增大,对数平 均温差变大,根据D2 定律,液滴蒸发时间与对数 平均温差成反比,因此液滴完全蒸发时间缩短;此 外,烟气温度的升高,也缩短了液滴达到临界蒸发 温度所需要的时间,即随着液滴完全蒸发时间的 缩短,在相同的进气流速下,液滴向前运动的距离 也随之减小。而烟气温度越高,单位体积内烟气 的热能越高,根据能量守恒定律,能够蒸发的水就 越多,因此蒸发率越大;但随着蒸发的进行,更多 的水被蒸发,使得气液边界层水蒸气分压压差减 小,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传质速率,因此蒸发率增长 幅度减缓。 此外,烟气温度越高,液滴群Z方向长度越小, 即液滴完全蒸发距离越短,这也间接说明液滴最 长停留时间缩短。
3. 3 烟气水蒸气含量 烟气水蒸气含量对液滴完全蒸发时间、液滴 完全蒸发距离和蒸发率的影响如图10和11所示。
从图10和11可以看出:烟气水蒸气含量对液 滴完全蒸发时间和液滴完全蒸发距离的影响规律 基本一致,即随着烟气水蒸气含量的增大,液滴完 全蒸发时间延长,液滴完全蒸发距离增大,但液滴 完全蒸发时间延长幅度逐渐减缓;蒸发率随烟气 水蒸气含量的增大而减小。根据液滴蒸发过程的 理论分析,气液边界层水蒸气分压压差是质传递 的驱动力;液滴蒸发过程中,随着烟气水蒸气含量 增大,气液边界层水蒸气分压压差减小,导致液滴 向气相中的扩散速率下降,传质速率减小,液滴完 全蒸发时间延长,从而使液滴完全蒸发距离增大, 蒸发率呈下降趋势。
3. 5 进料温度 进料温度对液滴完全蒸发时间、液滴完全蒸 发距离和蒸发率的影响如图14和15所示。 从图14和15可以看出,随着进料温度的升高, 液滴完全蒸发时间缩短,液滴完全蒸发距离减小, 蒸发率呈上升趋势,但总体上变化都不大。这是 因为进料初始温度越高,液滴升温到临界蒸发温 度所需要的时间越短,相应的液滴完全蒸发时间 缩短,液滴完全蒸发距离减小。但是根据液滴传 热传质理论可知,液滴升温到临界蒸发温度所需 时间占液滴总蒸发时间的比例很小,因此进料温 度的变化对液滴完全蒸发时间和液滴完全蒸发距 离的影响较小。此外,液滴从烟气中吸收的能量 主要用于液滴的相变过程,液滴升温阶段所需的 能量占很小的比例,蒸发率的变化基本可以忽略不计。因此工程应用上不需要增加额外的设备用 于升高进料初始温度。
通过对橡胶废水烟道喷雾蒸发特性影响因素 的研究,得出如下结论。 (1)废水烟道喷雾呈实心锥形的射流形态;雾 化区域呈中心低、两边高的温度分布趋势,且中心 低温区长度随着操作参数的变化而变化。 (2)烟气流速的提高增大了气液间的对流强 度,加快了液滴传质速率,缩短了液滴完全蒸发时 间,提高了蒸发率;但烟气流速的提高使得液滴受 到的气流曳力增大,液滴向前运动的能力增强,即 某段时间液滴完全蒸发距离增大。 (3)烟气温度越高、烟气水蒸气含量越小,液 滴传质速率越快,液滴群蒸发特性越好。 (4)进料流量越大,喷射压力越大,雾化粒径越小,液滴蒸发速率越大;同样使得液滴初始速度 增大,液滴向前运动能力增强,液滴完全蒸发距离 减小。进料温度对液滴群蒸发特性的影响较小。
相关文章
- 墨瑞鳕循环水养殖系统不同生物滤池深度对生物膜微生物群 2022-07-14
- 微生物絮凝剂NII4处理生活污水的研究 2020-10-13
- 国内焦化废水处理技术研究进展及发展方向 2022-07-28
- 生化组合工艺处理煤气化废水试验 2020-12-01
- 木薯淀粉接枝丙烯酰胺絮凝剂制备的影响因素分析 2020-05-23
最新文章
- 城镇污水处理厂全流程水质管理方法分析 2023-01-29
- 高排放标准下某高新园区污水处理厂工程实例 2023-01-16
- 一种树状多支化破乳剂的合成与应用 2023-01-14
- 地层注入水悬浮物含量偏高原因分析与治理 2023-01-13
- 浅谈胶印润版液的净化循环使用 2023-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