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广东东莞某一家造纸企业污水处理系统的生化池出水具有色度高、难降解的特点。采用臭氧催化氧化 工艺深度处理该废水,探究了空速、臭氧投加量以及 O3、H2O2物质的量比对 COD 去除率的影响。通过试验优选出空 速为 7 h-1 ,臭氧投加量为 70 g/t,O3、H2O2物质的量比为 0.5 时,出水 COD 满足 GB 18918—2002 一级 A 的要求,为臭氧 催化氧化在造纸废水中的应用提供技术支撑。
[关键词] 臭氧催化氧化;臭氧/双氧水;造纸废水;深度处理
受国家环保政策影响,某造纸厂废纸供应发生 较大变化,进口废纸使用量不断缩减,国内废纸使用 量不断上升,并使用了部分替代纤维原料(如木粉、 木纤维),造成纸机排放的污水成分发生较大变化, 存在较多不可分解或难分解的污染物,使得现有污 水处理系统的出水难以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 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一级 A 排放标准。 臭氧氧化法具有氧化能力强、反应快、使用方便 的特点,近年来广泛用于废水的深度处理〔1〕 。周浪〔2〕 调研了 Al2O3负载 ZnO 催化剂的臭氧氧化效果,结果 表明,其可有效处理造纸废水中的 COD。焦东等〔3〕 以 COD 为评价指标,研究发现,与未添加催化剂的臭 氧直接氧化相比,臭氧催化氧化增强了对造纸废水 中污染物的去除效果,COD 去除率提高了 15.3%。 庄海峰等〔4〕 利用秸秆制备的活性炭催化剂进行臭氧 催化氧化研究,可去除造纸污水 74% 的 COD。 此外,臭氧与双氧水的协同也可提高对废水中 COD 的降解。奉明〔5〕 利用 O3/H2O2高级氧化技术处理 实验室有机废水,投加双氧水后,能有效增强对 COD 的去除。陈炜鸣等〔6〕 研究发现,采用 O3/H2O2工艺处 理垃圾渗滤液时,O3/H2O2工艺优于单独的臭氧,对 COD 的降解增加了 11.01%。马静〔7〕 发现臭氧和过氧 化氢联用时,对造纸废水的 COD去除率达到 68.25%。 本研究考察了催化剂装填量、空速、臭氧投加量 对出水 COD 的影响;在最优催化剂装填量和空速 下,考察双氧水投加对臭氧催化氧化的增强效果,为 造纸废水的深度处理提供了参考。
1 实验材料与方法
1.1 进水水质 实验采用的造纸废水取自广东省东莞市某造纸 厂内污水处理厂。IC 塔出水经过缺氧和 MBBR 的生物处理工艺后由二沉池出水。生化出水的 COD 为 189.13 mg/L、总氮为 14.45 mg/L、氨氮为 2.32 mg/L、 pH 为 7.89,废水呈黄色。生化出水经过混凝和砂滤 后,进入臭氧催化氧化单元。实验在常温下进行。 本次中试试验使用了 A 型催化剂和 B 型催化剂 2 种 催化剂。其中 A 型催化剂的载体为氧化铝、B 型催 化剂的载体为活性炭,2 种催化剂的活性组分都是 过渡金属等。
1.2 实验装置 臭氧中试装置工艺流程见图 1。 由图 1 可知,臭氧催化氧化中试装置的主要流 程为:缓冲罐—砂滤罐—射流器—臭氧反应器—出 水。其中缓冲罐起到均匀水质的作用,砂滤罐可有 效去除进水中的悬浮物(SS),射流器通过产生微气 泡,更好地实现气水混合以提高臭氧的溶解度。实 验采用青岛国林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的 CF-G-2-300G 型臭氧发生器,臭氧发生器的工作压力通过调节 O2 钢瓶减压阀、管路上的微调阀、放空闸阀的开度来实 现。其中臭氧流量和功率决定臭氧浓度。本次实验 所用臭氧反应器为 1 个直径 0.6 m、总高度 2 m 的不 锈钢材质的反应器 A 和 1 个直径 0.2 m、总高度 2.3 m 的 PVC 材质的反应器 B,产生的尾气经尾气破坏器 处理。
1.3 实验设计 (1)单独使用反应器 A,探究 A 型催化剂装填量 和空速对 COD 去除的影响;(2)单独使用反应器 A, 在催化剂装填量和空速一定时,探究臭氧投加量对 COD 去除率的影响;(3)将反应器 A 与反应器 B 联 用,探究臭氧催化氧化和 O3/H2O2催化氧化对造纸废 水中 COD 的去除效果。 1.4 分析方法 COD 采用哈希仪器(DR3900)测定,总氮(TN) 及氨氮(NH4 + -N)由连华试剂测定。臭氧投加量由臭 氧浓度、进水流量决定,臭氧投加量则可根据式(1) 计算。 A = C×Vg VL (1) 式中:A——臭氧投加量,g/t; C——臭氧质量浓度,mg/L; Vg——臭氧体积流速,m3 /h; VL——处理水量,m3 /h。
2 结果与讨论
2.1 催化剂装填量的选择 在进水流量为 0.5 m3 /h,臭氧投加量为 150 g/t 的 条件下考察反应器 A 在催化剂装填量分别为 68、 136、180 L 下 对 COD 去 除 效 果 的 影 响 。 结 果 表 明,随着催化剂装填量的增加,COD 去除率也逐渐 增 加 ,O3 ∶ΔCOD 分别为 2.22、1.76、2.67。后期反应 器 A 中催化剂装填高度为 0.24 m 时,COD 去除率在 30% 左右,这可能是因为实验后期,造纸废水的生化 出水,先经过高密沉淀池-砂滤罐后,再进入到臭氧 反应器,进水的 COD 降低而造成的。为了降低投资 成本,在后续实验过程中,反应器 A 装填了 0.24 m 的 A 型催化剂,催化剂的装填体积为 68 L。
2.3 臭氧投加量的选择 除了臭氧自身对污染物的氧化作用,臭氧在催 化剂的作用下生成的不具有选择性的羟基自由基 (·OH),可 将 大 分 子 的 污 染 物 转 化 为 小 分 子 的 污 染物〔8〕 。臭氧投加量会影响着高活性的·OH 数量, 是影响臭氧氧化效果的关键因素。反应器 A 中装填 68 L 的 A 型催化剂,反应器 B 中装填 60 L 的 B 型 催化剂,反应器 A 与反应器 B 串联,高密沉淀池出水 为臭氧单元的进水。在空速为 7 h-1 的条件下,考察 不 同 臭 氧 投 加 量 对 COD 去 除 效 果 的 影 响 ,结 果 见图 2。 由图 2 可知,臭氧投加量为 70 g/t时的 COD 总去 除率较低(45%)。当臭氧投加量≥120 g/t 时,COD 总 去除率高于 50%。可以发现,空速一定时,随着臭氧 投加量的增加,COD 总去除率增加,但是反应器 A 的 COD 去除率基本不变,这表明臭氧投加量为 120 g/t 时,已达到反应器 A 的 COD 去除的峰值,增大臭氧 投加量,反应器 A 对 COD 的去除率稳定在 30% 左 右,反应器 B 对 COD 的去除率稳定在 22% 左右。可 以发现,臭氧投加量分别为 120、140、160 g/t 时,对 COD 的去除效果差别并不明显,因为自由基链反应 过程包括链反应的开始、链反应的传递和链反应的 终止,可能最低臭氧投加量(120 g/t)就足以诱发自 由基链反应发生,所以再增加臭氧投加量对反应过 程没有影响,即对 COD 的去除效果差别并不明显。 臭氧投加量为 180 g/t 时,臭氧出水的 COD 可达到要 求(48 mg/L),此时 O3 ∶ΔCOD 为 2.75。 反应器 A 和反应器 B 联用时的 IC 进水、二沉池 出水、反应器 A 出水和反应器 B 出水见图 3。 由图 3 可知,IC 塔进水中的杂质较多,经过生化 处理后,生化池出水的色度仍然较高,经过臭氧反应 器处理后,对造纸废水的色度有很好的去除效果。 由于臭氧投加量为 70 g/t 时,臭氧单元的出水 COD 未达标,因此考虑通过投加双氧水进行臭氧氧 化的性能强化。
3 结论 造纸废水进水水质波动较大,本次实验发现反 应器 A 与反应器 B 联用,在空速为 7 h-1 、臭氧投加 量为 180 g/t 时,臭氧出水的 COD 可达到要求,此时 O3 ∶ΔCOD 为 2.75。在此基础上,投加双氧水,结果 表明,臭氧与双氧水协同处理的效果更好,在空速为 7 h-1 ,臭氧投加量为 70 g/t,H2O2、O3物质的量比为 0.5 时 ,臭 氧 出 水 的 COD 可 达 到 要 求 ,此 时 O3 ∶ΔCOD 为 1.2。
相关文章
- 小球藻和双眉藻对虾塘养殖废水氮、磷的去除效果 2022-03-08
- 某化工废水五日生化需氧量实验 2020-05-22
- MVR 技术在含氯废水治理中的应用 2022-06-26
- MBR工艺在高速公路服务区中水回用中的应用 2022-09-28
- 利用二吸塔出口绝干尾气绝热蒸发浓缩减排 酸性废水的技术 2022-06-01
最新文章
- 城镇污水处理厂全流程水质管理方法分析 2023-01-29
- 高排放标准下某高新园区污水处理厂工程实例 2023-01-16
- 一种树状多支化破乳剂的合成与应用 2023-01-14
- 地层注入水悬浮物含量偏高原因分析与治理 2023-01-13
- 浅谈胶印润版液的净化循环使用 2023-01-13